本發明涉及拱橋施工,具體涉及一種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隨著橋梁結構在外觀造型上的創新,使得橋梁的施工難度也在逐漸加大,同時在注重節約材料用量的趨勢下,橋體內部結構設計也越來越復雜。各類橋梁逐漸朝著節省材料、外形新穎、整體輕便、安全高效等特點的方向發展。
2、現有的拱形橋梁大多將承臺以下設計為混凝土結構,承臺以上設計為鋼結構,過渡段采用鋼混組合結構,橋體鋼混結合段的內部主要包括鋼結構、混凝土結構、鋼筋以及緩粘結預應力束,為了加強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的連接強度,于鋼混結合段設計了大量的預應力束,其自身硬度大,難以彎曲,同時鋼混結合段設計為異形,且拱橋的承臺與橋體之間的鋼混結合段存在傾角,致使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精確安裝的難度極大。
3、常規的安裝技術是采用貼合拱橋線型的支撐架,為鋼混結合段的安裝提供支撐作用,同時通過使用吊裝以及手拉葫蘆的牽引配合完成安裝,導致定位困難,施工難度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1、(一)本發明提供一種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緩解現有技術中使用吊裝以及手拉葫蘆的牽引配合完成安裝導致施工難度較大的技術問題。
2、(二)技術方案
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步驟1,拱橋的拱座沿縱橋向設有支撐組件,支撐組件的頂部安裝液壓動力組件、滑動組件及牽引組件,所述液壓動力組件包括連接鋼絞線,所述牽引組件包括牽引架及牽引線;
5、步驟2,鋼混結合段內部提前安裝有導向管,將所述鋼混結合段吊運輸送至所述支撐組件上方的滑動起始位置,所述鋼混結合段底部與所述支撐組件對應的所述滑動組件進行組裝,通過所述滑動組件限定所述鋼混結合段的滑動方向,將所述液壓動力組件通過連接鋼絞線與所述鋼混結合段相連,以帶動所述鋼混結合段沿所述滑動組件的延伸方向滑動,所述牽引線的一端與所述牽引架相連,穿過導向管,另一端與所述拱座端部預留的緩粘結預應力束相連;
6、步驟3,所述鋼混結合段到達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端部時,停止滑動,將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和所述鋼混結合段通過牽引線輔助進行穿束施工;
7、步驟4,所述穿束施工完成后,所述鋼混結合段繼續滑動至與所述拱座相接后停止滑動;
8、步驟5,調節所述鋼混結合段的傾斜角度后進行混凝土澆筑。
9、進一步的,所述導向管設有多個,沿所述鋼混結合段的高度方向間隔布設,每個所述導向管的一端與所述鋼混結合段使用螺母卡位固定,另一端突出于所述鋼混結合段且朝向所述拱座,所述導向管與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一一對應。
10、進一步的,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滑槽和滑軌,所述液壓動力組件還包括液壓穿心千斤頂;
11、所述滑槽設于所述鋼混結合段的底壁,所述滑軌設于所述支撐組件的頂部,所述液壓穿心千斤頂通過所述連接鋼絞線與所述鋼混結合段相連,所述滑槽、所述滑軌能夠滑動配合以通過所述液壓穿心千斤頂和所述連接鋼絞線帶動所述鋼混結合段滑動。
12、進一步的,所述滑軌的兩側均設有側向限位件,所述側向限位件固設于所述支撐件組件,且與所述鋼混結合段的側壁相抵。
13、進一步的,所述支撐組件還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放置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待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與所述牽引線連接固定后,進行所述支撐架拆除工作。
14、進一步的,所述拱座的兩側設有預埋座,所述預埋座安裝有支撐牛腿,所述支撐牛腿頂壁設有三向千斤頂,當所述鋼混結合段滑動至與所述拱座相接停止滑動時,所述三向千斤頂調節所述鋼混結合段的傾斜角度。
15、進一步的,所述鋼混結合段的側壁固設有輔助調節桿,當所述鋼混結合段滑動至與所述拱座相接停止滑動時,所述輔助調節桿背離所述鋼混結合段的端部貼合于所述三向千斤頂的輸出端,所述三向千斤頂通過所述輔助調節桿調節所述鋼混結合段的傾斜角度。
16、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穿束施工過程沿所述鋼混結合段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進行,將相對的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端部在牽引線的輔助下,穿入至所述導向管。
17、進一步的,所述導向管突出于所述鋼混結合段端部的長度沿所述鋼混結合段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減少。
18、進一步的,由下至上依次進行穿束施工時,當前一層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的端部在牽引線的輔助下穿入至所述導向管后,滑動所述鋼混結合段至下一層緩粘結預應力束的端部位置,并重復上述穿束施工至每個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與所述導向管一一對應。
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20、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首先在拱座沿縱橋向布設的支撐組件頂部安裝液壓動力組件、滑動組件及牽引組件,所述液壓動力組件包含有連接鋼絞線,所述牽引組件包含有牽引架及牽引線,鋼混結合段內部提前安裝有導向管,通過使用起吊設備將鋼混結合段吊運輸送至拱座一側的支撐組件上方對應的滑動起始位置,將鋼混結合段和支撐組件相對應的滑動組件進行組裝,通過滑動組件限定鋼混結合段的滑動方向,液壓動力組件通過連接鋼絞線與鋼混結合段相連并帶動鋼混結合段沿滑動組件的延伸方向滑動,牽引線的一端與牽引架相連,穿過導向管,另一端與拱座端部預留的緩粘結預應力束相連,當鋼混結合段到達拱座端部預留的緩粘結預應力束端部時停止滑動,并將緩粘結預應力束的端部與鋼混結合段進行穿束施工,由于設置有牽引架和牽引線,可以保證穿束施工的作業效率,當穿束完成后,將鋼混結合段繼續滑動至與拱座相接后停止滑動,再對鋼混結合段的位置進行調節,同時也會調節鋼混結合段的傾斜角度,當調節至設定的傾斜角度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將鋼混結合段與拱座固定為一體。使用上述安裝方法通過液壓動力組件、滑動組件和牽引組件為鋼混結合段滑動提供動力和導向,同時在滑動至指定位置后進行穿束施工,穿束施工完成后繼續滑動至指定位置,調節傾斜角度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整個過程原理清晰,施工難度得到有效降低,可以充分提升整體的施工效率。
1.一種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管(101)設有多個,沿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高度方向間隔布設,每個所述導向管(101)的一端與所述鋼混結合段(100)使用螺母卡位固定,另一端突出于所述鋼混結合段(100)且朝向所述拱座(200),所述導向管(101)與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201)一一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滑槽(400)和滑軌(401),所述液壓動力組件(300)還包括液壓穿心千斤頂(30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401)的兩側均設有側向限位件(402),所述側向限位件(402)固設于所述支撐組件,且與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側壁相抵。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還包括支撐架(501),所述支撐架(501)放置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201),待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201)與所述牽引線(502)連接固定后,進行所述支撐架(501)拆除工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座(200)的兩側設有預埋座,所述預埋座安裝有支撐牛腿(202),所述支撐牛腿(202)頂壁設有三向千斤頂(203),當所述鋼混結合段(100)滑動至與所述拱座(200)相接停止滑動時,所述三向千斤頂(203)調節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傾斜角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側壁固設有輔助調節桿(102),當所述鋼混結合段(100)滑動至與所述拱座(200)相接停止滑動時,所述輔助調節桿(102)背離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端部貼合于所述三向千斤頂(203)的輸出端,所述三向千斤頂(203)通過所述輔助調節桿(102)調節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傾斜角度。
8.根據權利要求2-7任一項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穿束施工過程沿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進行,將相對的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201)端部在牽引線(502)的輔助下,穿入至所述導向管(10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管(101)突出于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端部的長度沿所述鋼混結合段(100)的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減少。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帶緩粘結預應力的異形拱橋鋼混結合段安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進行穿束施工時,當前一層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201)的端部在牽引線(502)的輔助下穿入至所述導向管(101)后,滑動所述鋼混結合段(100)至下一層緩粘結預應力束(201)的端部位置,并重復上述穿束施工至每個所述緩粘結預應力束(201)與所述導向管(101)一一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