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車輛智能化控制及熱管理,尤其涉及一種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1、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熱管理系統已成為保障動力電池安全與性能的核心技術。當前行業普遍采用基于固定閾值觸發的熱管理控制策略,即在電池溫度超出設定范圍時啟動冷卻/加熱裝置,溫度達標后立即關閉。這種被動式控制方式存在顯著缺陷,一方面,頻繁啟停熱管理部件導致能耗增加,尤其在一些特定行駛情況下,系統可能進行不必要的深度調溫;另一方面,現有技術無法根據行程特征優化熱管理時序,不僅造成能源浪費,還制約了熱管理系統能效的進一步提升,亟需提供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改善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及設備,以解決不僅造成能源浪費,還制約了熱管理系統能效的進一步提升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申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說明書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包括:
4、獲取當前車輛的行程規劃信息和電池狀態數據;
5、基于行程規劃信息和電池狀態數據,預測行程結束時電池的第一預測溫度和預測剩余電量;
6、根據第一預測溫度和預測剩余電量調整熱管理的運行參數。
7、第二方面,本說明書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車輛預測性熱管理裝置,包括:
8、獲取單元,用于獲取當前車輛的行程規劃信息和電池狀態數據;
9、預測單元,用于基于行程規劃信息和電池狀態數據,預測行程結束時電池的第一預測溫度和預測剩余電量;
10、處理單元,用于根據第一預測溫度和預測剩余電量調整熱管理的運行參數。
11、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存儲器和處理器之間互相通信連接,存儲器中存儲有計算機指令,處理器通過執行計算機指令,從而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對應的任一實施方式的車輛預測性熱管理的方法。
12、第四方面,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運行時,實現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
13、第五方面,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或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存儲在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所述計算機設備的處理器從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讀取所述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
14、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及設備,該方法首先獲取當前車輛的行程規劃信息和電池狀態數據,然后基于行程規劃信息和電池狀態數據,預測行程結束時電池的預測溫度和預測剩余電量,最后根據預測溫度和預測剩余電量調整熱管理的運行參數。根據實時的行程規劃和電池狀態,對熱管理進行預測性調整,顯著提升了電池的能耗控制,進而提升駕駛體驗。
1.一種車輛預測性熱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行程規劃信息和所述電池狀態數據,預測行程結束時電池的第一預測溫度和預測剩余電量,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預測溫度和所述預測剩余電量調整熱管理的運行參數,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熱管理為加熱時,所述在所述剩余里程數小于里程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預測溫度和所述預測剩余電量調整所述運行參數,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預測溫度和所述預測剩余電量確定加熱目標溫度和加熱啟動溫度,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熱管理為冷卻時,所述在所述剩余里程數小于里程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預測溫度和所述預測剩余電量調整所述運行參數,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溫度閾值包括第一冷卻溫度閾值和第二冷卻溫度閾值,其中所述第一冷卻溫度閾值小于所述第二冷卻溫度閾值,則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預測溫度與冷卻溫度閾值確定第一冷卻目標溫度和冷卻啟動溫度,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熱管理為冷卻,且當前車輛處于充電狀態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當前車輛的行程規劃信息和電池狀態數據,包括:
11.一種計算機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