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涂料領域,具體來說一種防火工業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現行防火工業涂料技術路線主要分為膨脹型與非膨脹型兩大體系,二者在防火機制與力學特性上存在根本性矛盾。膨脹型防火涂料以聚磷酸銨(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三元體系為代表,通過高溫下發泡形成碳質隔熱層實現防火保護。其防火性能優勢顯著,典型產品可達到120分鐘以上耐火極限,且無鹵配方體系煙霧毒性等級控制在f1級。然而,膨脹層由疏松多孔的炭質結構構成,導致涂層抗沖擊強度不足5mpa,長期暴露下易產生微裂紋;同時涂層與鋼材基體的附著力依賴物理吸附作用,經鹽霧試驗1000小時后粘結強度下降40%以上。更為重要的是,膨脹型涂料的熱循環敏感性突出,經歷-40℃~80℃冷熱循環50次后會出現層間剝離現象,整體防護效能衰減達35%。非膨脹型防火涂料則以硅酸鹽類材料為核心,通過高溫熔融形成陶瓷化保護層。這類涂料具有高附著力優勢,涂層與鋼材基體結合強度可達8mpa以上,且在海洋大氣環境下使用壽命超過20年。但其耐火極限最大僅90分鐘,無法滿足超高層建筑的嚴苛防火時效要求;同時陶瓷化層導熱系數高達0.35w/m·k,遠高于膨脹型涂層的0.22w/m·k,實際隔熱效果受限。此外,非膨脹型涂料最小涂覆厚度需達到20mm,導致單位面積荷載增加30%-50%,在需要輕量化的場景中適用性差。
2、上述問題的根源在于防火機制與力學性能的本質沖突。膨脹體系的結構性矛盾在于防火效能依賴于高溫下炭層的快速膨脹,但膨脹過程必然伴隨涂層本體結構的破壞;非膨脹型涂料的本征脆性則導致其無法承受結構變形產生的應變。常規阻燃劑(如氫氧化鋁)在提高防火性能的同時,吸濕性導致涂層附著力下降,進一步加劇了性能對立。這種技術困境使得現有技術體系已觸及性能極限,亟需通過分子設計實現阻燃組分與力學增強組分的協同作用,建立新型防火涂料的技術范式。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防火工業涂料,按質量份計包括:環氧樹脂40-50份,四溴鄰苯二甲酸酐(tbpa)8-12份,有機聚硼硅氮烷(psnb)15-20份,季戊四醇10-15份,三聚氰胺6-8份,改性納米二氧化硅3-5份,環氧固化劑dds8-10份,助劑3-4份。
2、優選的,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e-51、雙酚f型環氧樹脂f-44或酚醛環氧樹脂f-51中的一種或多種。
3、優選的,所述助劑為分散劑0.5-1.0份,消泡劑0.1-0.3份,潤濕劑0.5-1.0份,防沉劑1.0-1.5份,紫外線吸收劑0.5-1.0份。
4、優選的,所述分散劑為byk-163、byk-190或efka-4010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消泡劑為byk-052、foamasternxz或emultroldfmafo-1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潤濕劑為byk-345、wss-713或tegowet500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防沉劑為disparlon6900-20x或bentone34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紫外線吸收劑為tinuvin292或uv-360中的一種或多種。
5、一種防火工業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6、(1)將環氧樹脂與四溴鄰苯二甲酸酐(tbpa)混合后,在高溫下攪拌反應,形成均質體系;
7、(2)向所述均質體系中依次加入有機聚硼硅氮烷(psnb)、季戊四醇、三聚氰胺,剪切攪拌得到阻燃基料;
8、(3)對納米二氧化硅進行表面改性后,分次加入所述阻燃基料中,繼續剪切攪拌;
9、(4)將環氧固化劑dds與助劑預混后分兩次加入基料,調節體系黏度得到固化劑;
10、(5)將阻燃基料與固化劑混合均勻,得到成品涂料。
11、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高溫為80-100℃,攪拌時間為1-2小時,攪拌速度為300-500r/min。
12、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剪切攪拌速度為800-1000r/min,攪拌時間為45-60分鐘,且psnb、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的添加間隔為5分鐘。
13、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表面改性采用硅烷偶聯劑kh-560,添加量為納米sio2質量的3%,改性工藝包括超聲分散30分鐘(頻率40khz)及分三次加入阻燃基料(每次間隔10分鐘)。
14、優選的,步驟(4)中,所述稀釋劑為c12-c14縮水甘油醚,黏度調節范圍為900-1100mpa·s,且dds分兩次加入時首次加入量為總質量的50%。
15、優選的,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混合溫度為50℃,攪拌速度為300r/min,混合時間為20分鐘,隨后在40℃下靜置脫泡1小時。
16、有益效果:
17、本發明通過創新性的組分設計與工藝優化,成功突破了傳統防火工業涂料在防火性能與力學性能上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多項關鍵性能的協同提升。
18、其核心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
19、首先,采用tbpa與psnb協同阻燃體系,通過溴系阻燃劑快速炭化形成初始多孔屏障,結合有機聚硼硅氮烷高溫下生成的sio2-b2o3玻璃態網絡,構建了"初始炭層阻隔-高溫陶瓷化加固"的雙重防護機制,顯著延長了耐火極限,突破了傳統膨脹型與非膨脹型涂料的技術局限;
20、其次,納米二氧化硅經偶聯劑改性后,通過化學鍵合與梯度分散工藝,顯著增強了涂層與基材的界面結合力,抗沖擊強度大幅提升,有效抵抗機械損傷,同時附著力顯著增強,確保涂層與基材的牢固結合,解決了傳統膨脹型涂料脆性開裂的痛點;
21、再者,通過環氧樹脂類型優化與固化工藝調控,構建了致密的三維交聯網絡,導熱系數明顯降低,兼具膨脹型涂料的高效隔熱性與非膨脹型涂料的結構穩定性。工藝創新方面,獨創的"五步協同法"實現了組分分散度與黏度的精準控制,使涂覆厚度大幅減少,養護周期顯著縮短。環境適應性方面,添加紫外線吸收劑與防沉劑后,涂層耐候性與耐腐蝕性顯著改善,長期使用性能穩定。
22、該技術通過分子設計與工藝協同,突破了傳統防火涂料的性能極限,為防火領域提供了兼具高效防火、高強韌性與長壽命保護的革命性解決方案。
1.一種防火工業涂料,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計包括:環氧樹脂40-50份,四溴鄰苯二甲酸酐(tbpa)8-12份,有機聚硼硅氮烷(psnb)15-20份,季戊四醇10-15份,三聚氰胺6-8份,改性納米二氧化硅3-5份,環氧固化劑dds8-10份,助劑3-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工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e-51、雙酚f型環氧樹脂f-44或酚醛環氧樹脂f-51中的一種或多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工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劑為分散劑0.5-1.0份,消泡劑0.1-0.3份,潤濕劑0.5-1.0份,防沉劑1.0-1.5份,紫外線吸收劑0.5-1.0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工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為byk-163、byk-190或efka-4010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消泡劑為byk-052、foamasternxz或emultroldfmafo-1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潤濕劑為byk-345、wss-713或tegowet500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防沉劑為disparlon6900-20x或bentone34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紫外線吸收劑為tinuvin292或uv-360中的一種或多種。
5.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防火工業涂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高溫為80-100℃,攪拌時間為1-2小時,攪拌速度為300-500r/min。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剪切攪拌速度為800-1000r/min,攪拌時間為45-60分鐘,且psnb、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的添加間隔為5分鐘。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表面改性采用硅烷偶聯劑kh-560,添加量為納米sio2質量的3%,改性工藝包括超聲分散30分鐘(頻率40khz)及分三次加入阻燃基料(每次間隔10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稀釋劑為c12-c14縮水甘油醚,黏度調節范圍為900-1100mpa·s,且dds分兩次加入時首次加入量為總質量的50%。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混合溫度為50℃,攪拌速度為300r/min,混合時間為20分鐘,隨后在40℃下靜置脫泡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