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葉片泵葉片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
背景技術:
1、葉片泵是一種動力元件,它通過轉子槽內的葉片與泵殼的相互作用,將吸入的液體由進油側壓向排油側,葉片泵主要由定子、轉子、葉片、泵體和端蓋組成,轉子和定子中心重合,定子內表面近似橢圓形,轉子上有槽,葉片放在槽內并可沿槽滑動,當轉子旋轉時,葉片因離心現象壓向定子內表面,并隨定子內表面曲線的變化迫使葉片在槽內往復滑動,使得相鄰兩葉片所構成的封閉容積增大或縮小,當該容積增大時,形成吸油過程,當該容積縮小時,形成壓油過程;
2、葉片泵的葉片是其一個重要的部件,呈矩形狀金屬,其加工過程以及成型后,表面存在一定的毛刺,此時需要對其進行端面處理操作,現有技術中的端面處理過程中,需要將葉片進行限位后,對其進行端面打磨,完成單面打磨后,需要卸下再次限位,再次打磨,導致需要對六個面均完成打磨所耗費的時間較長,所以,針對該問題,如何解決是需要考慮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該裝置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利用第一弧形摩擦層、第二弧形摩擦層和矩形摩擦層的配合下,可實現多個面同時打磨,極大的提高了整體的打磨效率,且還可對打磨后的碎屑進行集中收集。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包括支撐臺,所述支撐臺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一l狀板,所述第一l狀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橫板,所述橫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桿,所述電動伸縮桿的伸縮端固定連接有下壓盤,所述下壓盤的上端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導向桿,兩個所述導向桿的上端均貫穿橫板,且滑動連接,所述支撐臺的上端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轉動柱;放置機構,所述放置機構包括豎直貫穿轉動柱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設置有回形框,所述回形框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塊,兩個所述連接塊的另一側均與放置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動柱的上端開設有環狀槽,多個所述放置槽均貫穿環狀槽;平磨機構,所述平磨機構包括多個設置在回形框內側的回形摩擦層,所述下壓盤的下端設置有第一環形摩擦層,所述支撐臺的上端設置有第二環形摩擦層;轉動機構,所述轉動機構用于驅動轉動柱轉動;磁性吸附機構,所述磁性吸附機構與轉動機構配合;負壓收集機構,所述負壓收集機構用于對打磨碎屑進行集中收集。
4、優選地,所述轉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支撐臺右側的雙軸電機,所述雙軸電機的上端輸出軸固定連接有齒輪,所述轉動柱的外側固定連接有齒圈,所述齒圈與齒輪嚙合。
5、優選地,所述磁性吸附機構包括嵌設在下壓盤內部的第一環形電磁鐵,所述支撐臺的內部嵌設有第二環形電磁鐵。
6、優選地,所述支撐臺內部開設有兩個滑腔,兩個所述滑腔內均設置有可上下滑動的滑動板,兩個所述滑動板的下端均通過第二彈簧與滑腔的內底部彈性連接,兩個所述滑動板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圓頭抵桿,兩個所述圓頭抵桿的上端貫穿對應滑腔的內頂部,所述轉動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弧形抵動條,所述弧形抵動條與兩個圓頭抵桿配合。
7、優選地,兩個所述滑腔的內底部均安裝有無自鎖式按壓開關,位于左側的所述無自鎖式按壓開關與第二環形電磁鐵電性連接,位于右側的所述無自鎖式按壓開關與第一環形電磁鐵電性連接。
8、優選地,所述負壓收集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臺右側的第二l狀板,所述第二l狀板的豎直部左側固定連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內設置有可左右滑動的第一活塞板,所述雙軸電機的下端輸出軸固定連接轉動盤,所述轉動盤的下端偏心處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那與轉動盤的左側轉動連接。
9、優選地,所述第一l狀板的豎直部左側固定連接有柱狀空心筒,所述柱狀空心筒內設置有可左右滑動的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右側通過第一彈簧與柱狀空心筒的右側內壁彈性連接,所述柱狀空心筒的左側空間通過釋放通口與外界連通,所述柱狀空心筒的左側空間與活塞筒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一單向管連通,所述活塞筒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一單向口與外界連通,所述支撐臺內部設置有負壓腔,所述負壓腔的左側空間與柱狀空心筒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二單向管連通,所述柱狀空心筒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二單向口與外界連通。
10、優選地,所述第一單向管、第二單向管、第一單向口和第二單向口內部均安裝有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管內的單向閥流向為活塞筒右側空間單向進入柱狀空心筒左側空間,所述第二單向管內的單向閥流向為負壓腔單向進入柱狀空心筒右側空間中,所述第一單向口內的單向閥流向為有由右向左,所述第二單向口內的單向閥流向為由左向右。
11、優選地,所述轉動柱內部開設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內部分別通過多個吸附口與多個放置槽連通,所述轉動桿上豎直貫穿設置有轉動管,所述轉動管與轉動桿固定連接,所述轉動管的上端延伸至吸附腔內,所述轉動管的下端延伸至負壓腔內部,所述負壓腔的左側空間呈豎直狀安裝有過濾網,所述負壓腔的內底部安裝有密封門。
12、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13、1、設置有第一環形電磁鐵、第二環形電磁鐵、第一環形摩擦層、第二環形摩擦層和回形摩擦層等結構,在使用時,葉片上下端面均可被打磨到,而葉片上下運動的同時,其外側面與回形摩擦層接觸,實現外側面的打磨,在上述方式中,可同時實現六個面打磨,提高了整體的打磨效率。
14、2、相對現有的平磨裝置,該裝置一次性可進行多個葉片的打磨,且打磨時不需要限位操作,利用該方式,進一步的提高了整體的打磨效率。
15、3、由于第一環形電磁鐵和第二環形電磁鐵間歇性的通電,所以打磨產生的碎屑會往復的受到第一環形電磁鐵和第二環形電磁鐵的吸引,不會直接擴散到周圍,避免了打磨產生的金屬粉塵擴散到周圍的情況出現。
16、4、在電機關閉后,負壓腔內呈負壓狀,會通過轉動管、吸附腔和吸附口,將多個放置槽內氣體抽入負壓腔內部,采用該方式,下落的金屬粉末會隨氣流被抽至負壓腔內部,并被收集,實現了集中收集。
17、本發明顯著提升了葉片打磨效率,通過多向摩擦設計實現葉片六個面的同時打磨。其批量處理能力進一步加速了打磨流程,且電磁鐵間歇通電有效控制碎屑擴散。關機后,負壓系統將打磨產生的金屬粉末集中收集,簡化了后續清理工作。綜上所述,本發明不僅高效打磨,還實現了環保作業與便捷維護。
1.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支撐臺(1)右側的雙軸電機(4),所述雙軸電機(4)的上端輸出軸固定連接有齒輪(5),所述轉動柱(14)的外側固定連接有齒圈(15),所述齒圈(15)與齒輪(5)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機構包括嵌設在下壓盤(11)內部的第一環形電磁鐵(18),所述支撐臺(1)的內部嵌設有第二環形電磁鐵(2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1)內部開設有兩個滑腔(32),兩個所述滑腔(32)內均設置有可上下滑動的滑動板(35),兩個所述滑動板(35)的下端均通過第二彈簧(33)與滑腔(32)的內底部彈性連接,兩個所述滑動板(35)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圓頭抵桿(36),兩個所述圓頭抵桿(36)的上端貫穿對應滑腔(32)的內頂部,所述轉動柱(14)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弧形抵動條(43),所述弧形抵動條(43)與兩個圓頭抵桿(36)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滑腔(32)的內底部均安裝有無自鎖式按壓開關(34),位于左側的所述無自鎖式按壓開關(34)與第二環形電磁鐵(24)電性連接,位于右側的所述無自鎖式按壓開關(34)與第一環形電磁鐵(18)電性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收集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臺(1)右側的第二l狀板(7),所述第二l狀板(7)的豎直部左側固定連接有活塞筒(8),所述活塞筒(8)內設置有可左右滑動的第一活塞板(41),所述雙軸電機(4)的下端輸出軸固定連接轉動盤(6),所述轉動盤(6)的下端偏心處轉動連接有連接桿(44),所述連接桿(44)的另一端那與轉動盤(6)的左側轉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狀板(2)的豎直部左側固定連接有柱狀空心筒(16),所述柱狀空心筒(16)內設置有可左右滑動的第二活塞板(39),所述第二活塞板(39)的右側通過第一彈簧(40)與柱狀空心筒(16)的右側內壁彈性連接,所述柱狀空心筒(16)的左側空間通過釋放通口(38)與外界連通,所述柱狀空心筒(16)的左側空間與活塞筒(8)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一單向管(9)連通,所述活塞筒(8)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一單向口(10)與外界連通,所述支撐臺(1)內部設置有負壓腔(20),所述負壓腔(20)的左側空間與柱狀空心筒(16)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二單向管(23)連通,所述柱狀空心筒(16)的右側空間通過第二單向口(17)與外界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向管(9)、第二單向管(23)、第一單向口(10)和第二單向口(17)內部均安裝有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管(9)內的單向閥流向為活塞筒(8)右側空間單向進入柱狀空心筒(16)左側空間,所述第二單向管(23)內的單向閥流向為負壓腔(20)單向進入柱狀空心筒(16)右側空間中,所述第一單向口(10)內的單向閥流向為有由右向左,所述第二單向口(17)內的單向閥流向為由左向右。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葉片泵葉片平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柱(14)內部開設有吸附腔(27),所述吸附腔(27)內部分別通過多個吸附口(28)與多個放置槽(29)連通,所述轉動桿(26)上豎直貫穿設置有轉動管(25),所述轉動管(25)與轉動桿(26)固定連接,所述轉動管(25)的上端延伸至吸附腔(27)內,所述轉動管(25)的下端延伸至負壓腔(20)內部,所述負壓腔(20)的左側空間呈豎直狀安裝有過濾網(22),所述負壓腔(20)的內底部安裝有密封門(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