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zhuǎn)支架相對于所述基座的轉(zhuǎn)動軸線為第一軸線,所述抬升支架的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基座轉(zhuǎn)動連接,所述抬升支架相對于所述基座的轉(zhuǎn)動軸線為第二軸線,所述第二軸線平行于所述第一軸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翻轉(zhuǎn)支架的所述第一連接端具有第一弧形滑塊,所述第一弧形滑塊與所述第一弧形滑槽滑動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支架包括抬升滑槽,在靠近所述第二軸線的方向上,所述抬升滑槽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傾斜的傾斜槽段;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聯(lián)動組件包括: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還包括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貫穿的滑孔,所述滑孔位于所述導向槽遠離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一側,所述第二連桿與所述滑孔滑動連接,且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滑孔遠離所述抬升滑槽的一側。
8.根據(jù)權利要求5-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機構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第一端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彈性件的第二端與所述抬升支架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包括第一板部、彎折板部以及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均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板部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第二板部與所述抬升支架連接,所述彎折板部連接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之間,所述彎折板部向靠近或者遠離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彎折;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9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滑槽還包括第一平滑槽段和第二平滑槽段,所述傾斜槽段連通于所述第一平滑槽段和所述第二平滑槽段之間,所述第一平滑槽段相對于所述第二平滑槽段遠離所述第二軸線;
11.根據(jù)權利要求3-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機構還包括軸套,所述軸套的第一端套設于所述第一軸芯且與所述第一軸芯轉(zhuǎn)動連接,所述軸套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軸芯干涉配合,所述軸套的第二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軸線的方向與所述基座滑動連接。
12.根據(jù)權利要求3-11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機構還包括過渡滑塊,所述過渡滑塊的第一端與基座轉(zhuǎn)動連接,所述過渡滑塊的第二端與所述翻轉(zhuǎn)支架轉(zhuǎn)動連接,所述過渡滑塊與所述基座之間的轉(zhuǎn)動軸線為所述第一軸線,所述過渡滑塊與所述抬升支架之間的轉(zhuǎn)動軸線為所述第一軸線;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zhuǎn)支架還具有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弧形滑槽與所述第一弧形滑塊相鄰接,所述過渡滑塊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弧形滑塊,所述第二弧形滑塊與所述第二弧形滑槽滑動連接;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相對于所述第二弧形面遠離所述第一軸線,且所述第一弧形面與所述第一弧形滑塊相鄰接,部分所述第一弧形面向遠離所述第一軸線的方向凹陷形成弧形配合滑槽;
15.根據(jù)權利要求2-13中任一項所述的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軸線在參考面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軸線在參考面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參考面平行于第二表面。
16.一種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結構件、支撐外殼、散熱外殼,以及如上述權利要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抬升機構,其中,所述支撐外殼和所述散熱外殼位于所述結構件的同一側,所述支撐外殼與所述結構件轉(zhuǎn)動連接,所述散熱外殼與所述結構件轉(zhuǎn)動連接,基座與所述結構件連接,翻轉(zhuǎn)支架與所述支撐外殼連接,所述抬升支架與所述散熱外殼連接;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包括蓋板和側板,所述側板圍繞所述蓋板的邊緣設置,且所述側板位于所述蓋板朝向所述結構件的一側,所述側板具有貫穿的散熱孔。
18.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權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殼體,以及顯示模組,所述顯示模組與所述殼體的結構件連接,且位于所述結構件遠離所述支撐外殼和所述散熱外殼的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