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燃燒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旋流燃燒器。
背景技術:
1、對沖燃燒方式的煤粉鍋爐配備的燃燒器為旋流燃燒器,不同于直流燃燒器,旋流燃燒器具有很強的單只燃燒組織能力(在燃燒過程中,燃料與氧化劑混合并發生化學反應的能力)。
2、旋流燃燒器本體需要穿過鍋爐的熱二次風箱,旋流燃燒器的設計理念均采用濃淡相(按徑向呈現外濃內淡或者內濃外淡的煤粉氣流形式)的氣流分布形式;二次風氣流為旋轉射流,卷吸高溫煙氣來對濃相助燃。
3、但是,目前的旋流燃燒器中,濃淡分離比例等因素影響著旋流燃燒器的燃燒效果。
4、因此,如何燃燒效果,是本技術領域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旋流燃燒器,以優化燃燒效果。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旋流燃燒器,包括:
4、通道主體,所述通道主體具有氣流通道段,所述氣流通道段包括互不相通的濃相氣流通道及淡相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段的一端具有濃相氣流進口端及淡相氣流進口端,所述氣流通道段的另一端具有濃相氣流出口端及淡相氣流出口端;
5、與所述通道主體可拆卸連接的濃淡分離裝置,所述濃淡分離裝置能夠分離流向所述濃相氣流通道及所述淡相氣流通道的煤粉氣流中的濃相煤粉及淡相煤粉,使得濃相煤粉氣流流入所述濃相氣流通道且淡相煤粉氣流流入所述淡相氣流通道;
6、其中,所述濃淡分離裝置的數量為至少兩個,不同所述濃淡分離裝置能夠對氣流進行不同濃淡比例的分離,以使得所述濃相煤粉氣流與所述淡相煤粉氣流中的煤粉或氣體比例不同。
7、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濃淡分離裝置包括:
8、與所述氣流通道段可拆卸連接的濃淡流體分離段,所述濃淡流體分離段具有氣流進口及氣流出口,所述氣流出口與所述濃相氣流通道的濃相氣流進口端及所述淡相氣流通道的淡相氣流進口端連通;
9、設置于所述濃淡流體分離段內的濃淡分離部件,用于分離由所述氣流進口向所述氣流出口流動的煤粉氣流,使得煤粉氣流分離為所述濃相煤粉氣流及所述淡相煤粉氣流。
10、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濃淡流體分離段與所述氣流通道段之間具有濃淡氣流定型段,所述濃淡氣流定型段與所述濃淡流體分離段及所述氣流通道段中至少一個可拆卸地連接;
11、所述煤粉氣流經過所述濃淡流體分離段的所述濃淡分離裝置分離后進入所述濃淡氣流定型段,形成相對分離的所述濃相煤粉氣流及所述淡相煤粉氣流。
12、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濃淡氣流定型段的長度與其直徑的比值取值范圍是1.0-1.2。
13、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濃淡分離部件為紡錘體結構,不同所述濃淡分離裝置中的紡錘體結構的尺寸不同。
14、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氣流通道段具有依次連接的氣流進入段、氣流擊散段及氣流發展段,所述氣流進入段及所述氣流發展段呈目標夾角設置,所述氣流擊散段連接于所述氣流進入段及所述氣流發展段之間;
15、所述濃相氣流通道具有與所述氣流進入段對應的濃相氣流進入段、與所述氣流擊散段對應的濃相氣流擊散段及與所述氣流發展段對應的濃相氣流發展段,所述濃相煤粉氣流中的濃相煤粉能夠在所述濃相氣流擊散段被擊散,擊散并呈混亂狀態的所述濃相煤粉氣流能夠在所述濃相氣流發展段形成穩定的氣流;
16、所述淡相氣流通道具有與所述氣流進入段對應的淡相氣流進入段、與所述氣流擊散段對應的淡相氣流擊散段及與所述氣流發展段對應的淡相氣流發展段,所述淡相煤粉氣流中的淡相煤粉能夠在所述淡相氣流擊散段被擊散,擊散并呈混亂狀態的所述淡相煤粉氣流能夠在所述淡相氣流發展段形成穩定的氣流。
17、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濃相氣流發展段的長度與其直徑的比值取值范圍是4-5;
18、所述淡相氣流發展段的長度與其直徑的比值取值范圍是4-5。
19、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濃相氣流擊散段朝向所述濃相氣流進口端的通道壁為用于擊散所述濃相煤粉氣流的濃相擊散面,所述濃相擊散面與所述濃相氣流進入段和/或所述濃相氣流發展段的延伸方向呈一定夾角設置;
20、所述淡相氣流擊散段朝向所述淡相氣流進口端的通道壁為用于擊散所述淡相煤粉氣流的淡相擊散面,所述淡相擊散面與所述淡相氣流進入段和/或所述淡相氣流發展段的延伸方向呈一定夾角設置。
21、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濃相氣流擊散段的通道壁耐磨性高于所述濃相氣流發展段的通道壁耐磨性;
22、所述淡相氣流擊散段的通道壁耐磨性高于所述淡相氣流發展段的通道壁耐磨性。
23、可選地,上述旋流燃燒器中,所述通道主體還包括中心風通道,所述中心風通道的進口端位于所述氣流通道段外且所述中心風通道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氣流通道段內,所述中心風通道的出口端與所述濃相氣流出口端及所述淡相氣流出口端中的一個對應設置;
24、或,所述旋流燃燒器還包括位于所述氣流通道段的另一端外側的二次風通道,所述二次風通道的出口端與所述濃相氣流出口端及所述淡相氣流出口端中的一個對應設置。
25、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旋流燃燒器,能夠根據煤質的差異選取不同的濃淡分離裝置與通道主體可拆卸連接,使得對應該煤質的煤源能夠適用于該旋流燃燒器,以達到調節濃相煤粉氣流與淡相煤粉氣流中的煤粉或氣體比例的作用,提高了旋流燃燒器對不同煤種的適應性,從而提高了旋流燃燒器的燃燒效果。
1.一種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濃淡分離裝置(300)包括: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濃淡流體分離段(310)與所述氣流通道段之間具有濃淡氣流定型段(200),所述濃淡氣流定型段(200)與所述濃淡流體分離段(310)及所述氣流通道段中至少一個可拆卸地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濃淡氣流定型段(200)的長度與其直徑的比值取值范圍是1.0-1.2。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濃淡分離部件(320)為紡錘體結構,不同所述濃淡分離裝置(300)中的紡錘體結構的尺寸不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通道段具有依次連接的氣流進入段、氣流擊散段及氣流發展段,所述氣流進入段及所述氣流發展段呈目標夾角設置,所述氣流擊散段連接于所述氣流進入段及所述氣流發展段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濃相氣流發展段(113)的長度與其直徑的比值取值范圍是4-5;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濃相氣流擊散段(112)朝向所述濃相氣流進口端的通道壁為用于擊散所述濃相煤粉氣流的濃相擊散面(114),所述濃相擊散面(114)與所述濃相氣流進入段(111)和/或所述濃相氣流發展段(113)的延伸方向呈一定夾角設置;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濃相氣流擊散段(112)的通道壁耐磨性高于所述濃相氣流發展段(113)的通道壁耐磨性;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主體(100)還包括中心風通道(130),所述中心風通道(130)的進口端位于所述氣流通道段外且所述中心風通道(130)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氣流通道段內,所述中心風通道(130)的出口端與所述濃相氣流出口端及所述淡相氣流出口端中的一個對應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