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檢測鱘類抗病原感染基因的方法。
背景技術:
1、鱘魚屬于軟骨硬鱗魚類,其分類地位介于軟骨魚與硬骨魚之間,是研究魚類及脊椎動物進化的活化石,也是生物免疫系統進化樹上的重要分支節點。目前,鱘魚還面臨多種疾病威脅,尤其是細菌性疾病,包括分枝桿菌、產堿假單胞菌、遲緩愛德華菌、腦膜膿毒性伊麗莎白菌以及弗氏檸檬酸桿菌。
2、p53腫瘤抑制基因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廣泛存在于各類生物中,在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細胞周期阻滯、細胞衰老、細胞分化、dna修復、自噬、凋亡及先天免疫調控中發揮核心作用。當宿主感染dna病毒時,病毒基因組復制會觸發p53介導的凋亡反應從而啟動dna損傷反應。p53在rna病毒先天免疫應答中同樣發揮作用。此外,p53還參與調控免疫反應,具有抗菌活性。因此,深入研究鱘魚p53基因免疫調控機制對鱘魚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檢測鱘類抗病原感染基因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預防或治療鱘魚病原感染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鑒定了鱘魚中魚類抗病原基因。
3、所述抗病原基因的鑒定方法:設計特異性引物以鱘魚cdna為模版pcr擴增,并對其基因結構及氨基酸序列進行分析。
4、優選的,特異性引物根據鱘魚轉錄組文庫中抗病原基因設計。
5、本發明還通過rt-qpcr檢測了抗病原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達分布。
6、優選的,取樣器官為脾臟、血液、腦、鰓、皮膚、心臟、頭腎、中腎、肝臟、腸道及肌肉。
7、本發明還分析了病原感染后鱘魚抗病原基因mrna的表達模式。
8、優選的,所述鱘類病原包括病毒rna類似物poly?i:c和海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marinum)。
9、體內體外實驗檢測了抗病原基因的變化情況。
10、根據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能有效鑒定鱘魚中抗病原基因。
1.一種鱘類抗病原感染基因的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原基因為p53基因,其cdna全長為1916bp,包含1173bp的開放閱讀框(orf),編碼390個氨基酸,genbank登錄號為on45421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結構分析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qpcr檢測的組織包括:脾臟、血液、腦、鰓、皮膚、心臟、頭腎、中腎、肝臟、腸道及肌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感染包括病毒rna類似物poly?i:c刺激和海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marinum)感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oly?i:c刺激實驗采用鱘魚脾臟細胞系,檢測感染后3h、6h、12h、24h和48h的基因表達變化。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分枝桿菌感染實驗采用鱘魚外周血淋巴細胞,檢測感染后4h、8h、12h、24h和48h的基因表達變化。
8.一種鱘類抗病原感染基因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原基因為p53基因,用于制備鱘魚病害防控制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防控制劑用于抑制病毒復制或細菌胞內存活,從而提高鱘魚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