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稻的栽培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器,還涉及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方法,還涉及一種水稻栽培設備。
背景技術:
1、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廣泛種植于南方各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雜交水稻因其分蘗能力強、產量高的顯著優勢,在我國南方各省得到了廣泛推廣。雜交稻的穩定供給對保障糧食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主要以機械化直播和機械化插秧為主。與機械插秧相比,直播具有生產成本低、作業流程少、節省勞動力等優勢,能顯著降低生產成本,近年來已成為農業技術推廣的重點方向之一。排種器是水稻直播機的核心部件,其作業性能最終影響著穴播機的作業質量。而氣力式排種器因其具有結構簡單、作業高效、對種子的損傷較低等優勢,能夠滿足雜交稻的精量播種需求。
3、然而,現有的氣力式排種器仍存在一些技術問題,一方面,現有排種器的吸種孔容易發生堵塞,導致吸種不穩定,從而影響排種的精度。另一方面,排種盤與種室殼體之間缺乏有效的隔離設計,導致種子在排種盤上旋轉吸附時容易飛出或卡入縫隙,容易造成種子損傷。此外,氣力式排種器的充種率較低,種子在吸種過程中容易受到氣流波動的影響,容易導致種子吸附不均。
4、因此,如何提高排種器的吸種穩定性、避免吸孔堵塞,成為當前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器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器和排種方法,避免吸種孔堵塞。
2、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栽培設備。
3、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4、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器,包括排種器殼體、排種盤、供種機構、排種軸機構,排種軸機構帶動排種盤在排種器殼體內轉動;排種器殼體包括種室殼體和氣室殼體,種室殼體和排種盤的前側圍成種子空間,氣室殼體和排種盤的后側圍成氣室空間;排種盤上設有成圈的吸種孔;種子空間內一側為充種區,另一側為卸種區,氣室空間內被分隔為正壓氣室和負壓氣室,負壓氣室對應充種區設置,正壓氣室對應卸種區設置;排種器還包括卸種毛刷和防堵毛刷;在吸種孔的前方和后方分別設置凹槽;在卸種區,設置在種子空間內的卸種毛刷和設置在氣室空間內的防堵毛刷前后正對設置,將卡在吸種孔處的種子刷落。
5、作為一種優選,排種盤上設有兩圈吸種孔,內圈和外圈吸種孔一一正對;在吸種孔前方的凹槽為橢圓形凹槽,每個吸種孔對應設置一個橢圓形凹槽;在吸種孔后方的凹槽為矩形凹槽,一個矩形凹槽覆蓋內、外圈對應設置的兩個吸種孔;防堵毛刷覆蓋單個矩形凹槽。
6、作為一種優選,防堵毛刷通過壓力機構安裝在氣室殼體內;壓力機構包括底座、轉軸、彈簧、支撐桿、輥軸芯;底座與氣室殼體的內側固定連接,支撐桿的一端通過轉軸與底座轉動式連接,支撐桿的另一端設有可自轉的輥軸芯,防堵毛刷為圓柱形,套接在輥軸芯外;支撐桿的中部與底座之間設有將防堵毛刷壓緊并貼合在排種盤表面的彈簧。
7、作為一種優選,周向相鄰吸種孔之間設置導種擾流結構;導種擾流結構為內側小、外側大的等腰梯形凸起;多個等腰梯形凸起排列成圈且圓周均布。
8、作為一種優選,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器,還包括c形的隔離環;種室殼體的后側設有安裝槽,隔離環固定在安裝槽中;排種盤的前側設有圓環形凹槽,隔離環嵌入圓環形凹槽中并相對于圓環形凹槽滑移;隔離環的開口對應卸種區設置。
9、作為一種優選,氣室殼體內設有內弧形板,內弧形板為c形環狀結構,內弧形板將氣室空間分隔成負壓氣室和正壓氣室,c形環狀結構內側為負壓氣室,外側為正壓氣室,正壓氣室對應卸種區設置;c形環狀結構的外圈邊緣設有一圈安裝槽,保證負壓氣室氣密性的密封橡膠圈嵌入安裝槽中。
10、作為一種優選,排種軸機構包括傳動軸、鏈輪、固定環、軸承、平鍵、六角法蘭面螺母和墊板;傳動軸包括從后往前依次設置的第一軸段、第二軸段、第三軸段、第四軸段,第一軸段至第三軸段軸徑依次變大,第四軸段軸徑比第三軸段小;固定環將軸承固定在第二軸段,軸承與氣室殼體配合;鏈輪通過平鍵固定在第一軸段;墊板套接在第四軸段,且頂在第三軸段的前端,排種盤套接在第四軸段,第四軸段的前端設有外螺紋,六角法蘭面螺母旋入外螺紋,將排種盤和墊板壓緊;排種盤和墊板之間通過定位釘鎖緊。
11、作為一種優選,種室殼體設有進種口和排種口,進種口和供種機構相接,并對應充種區設置,排種口設置在卸種區下方;種室殼體和氣室殼體通過緊定螺絲連接。
12、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方法,采用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器,水稻種子從供種機構進入種子空間內的充種區后,通過氣室空間的負壓氣室作用,種子被吸附在吸種孔上,并隨排種盤轉動,種子到達卸種區后,在氣室空間的正壓氣室的作用下掉落,從排種口排出,卡在吸種孔上無法掉落的種子則通過卸種毛刷和防堵毛刷共同作用刷落,從排種口排出。
13、一種水稻栽培設備,裝有一種水稻精量氣吸式排種器。
14、本發明的原理是:
15、增加防堵毛刷,通過卸種毛刷和防堵毛刷的聯動,將卡在吸種孔中無法正常掉落的種子掃下,避免吸種孔堵塞。
16、對排種盤結構、排種盤和種室殼體之間的連接結構、負壓氣室的密封結構、排種軸機構的快速裝拆結構、排種器整體的快速裝拆結構進行優化設計。
17、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8、1.有效避免吸種孔堵塞。
19、當種子以某些角度被吸種孔吸附時,例如吸附種子尖端位置,種子會卡緊在吸種孔中難以刷落,單靠前側的卸種毛刷也無法刷落。本發明卸種毛刷的刷毛與排種盤的前側保持接觸狀態,從前側施力掃落種子;防堵毛刷的刷毛穿過凹槽和吸種孔從后側施力推落種子。在兩個毛刷的共同作用下,所有種子均可掃落,避免堵塞。
20、2.吸種孔后側采用矩形凹槽式結構設計,防堵毛刷輥通過彈簧預緊力與矩形凹槽緊密貼合。當排種盤旋轉時,通過摩擦作用帶動毛刷輥同步轉動,可保證刷毛從后往前穿過吸種孔,對種子后側施加足夠推力。
21、3.排種盤設置雙排吸種孔,以吸種孔為中心設置橢圓形凹槽,吸附過程更加穩定可靠;搭配設置在吸種孔之間的導種擾流結構,可持續擾動堆積種子,提高種群在排種器內部的流動性,提升吸種的成功率。梯形導種擾流結構更容易打破種子的堆積狀態。
22、4.排種盤與種室殼體之間設置隔離環,通過雙凹槽嵌套固定,避免種子在高速旋轉中飛出或卡入縫隙,同時可防止種子被結構邊緣擠壓損傷。
23、5.氣室殼體通過內弧形板分為負壓氣室和正壓氣室,優化了氣流的流通路徑,確保氣流穩定。通過設置安裝槽并安裝密封橡膠圈,有效提高了氣室的密封性和負壓穩定性。穩定的負壓環境使種子能夠穩定地吸附在吸種孔上,避免種子在旋轉過程中因氣流波動而脫落,確保種子精準排出。
24、6.排種軸采用多段結構設計,關鍵部位通過定位環、墊板、軸承和定位釘等多個限位部件進行支撐和固定,減少了零部件的震動和錯位現象。
25、7.排種軸機構和排種器整體均采用快速拆裝式設計,可方便對排種器進行檢修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