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是有關于一種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一種利用多相互感電感器的供電模塊。
背景技術:
1、典型供電模塊在最佳化性能方面面臨重大挑戰,特別是在高效能運算系統中。在支援大電流專用集成電路、服務器負載功率供電端及電信應用等時,供電組件(例如:電感器)的放置至關重要。傳統方法通常無法有效解決與這些類型應用相關的空間和熱限制。因此,實現最佳電力供給的同時最小化供電模塊的高度,除了提高供電模塊的功率密度外,并確保供電模塊的可靠性和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供電模塊包含第一印刷電路板、第二印刷電路板、互感電感器磁心以及至少一導電柱。互感電感器磁心夾在第一印刷電路板和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且互感電感器磁心包含至少一開槽以將第一印刷電路板暴露于第二印刷電路板。導電柱延伸穿過開槽并電氣連接第一印刷電路板至第二印刷電路板。
2、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至少一開槽包含多個開槽。至少一導電柱包含多對初級和次級卷繞柱。多對初級和次級卷繞柱的每一對設置于多個開槽的不同一個中。
3、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供電模塊進一步包含突片延伸進入多個開槽的一個。突片設置于多對初級和次級卷繞柱的一對,且配置以變換多對初級和次級卷繞柱的一對之間的漏電感。
4、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供電模塊進一步包含多個連接柱以及多個導電走線。連接柱位于互感電感器磁心外部,延伸于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導電走線形成于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通過連接柱以卷繞布置將不同的初級和次級卷繞柱電氣連接在一起。
5、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卷繞布置是串聯卷繞布置。
6、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供電模塊進一步包含環面核心卷繞著多個連接柱的一個。
7、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互感電感器磁心包含第一側部、第二側部以及中央部。中央部夾在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之間。至少一開槽包含多個開槽形成于第一側部和中央部之間和/或第二側部和中央部之間。
8、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中央部包含多個橫桿延伸朝向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橫桿界定出多個開槽。
9、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中央部包含至少一突片于橫桿之間,延伸至多個開槽的一個。
10、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導電柱包含初級和次級卷繞柱,各設置于突片不同的一側上。
11、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間隙形成于第一側部和中央部之間,第二間隙形成于第二側部和中央部之間,且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具有預定間距。
12、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間隙和第二間隙填充間隙間隔件。
13、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預定間距沿著互感電感器磁心的長度變化。
14、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至少一開槽包含多個開槽。至少一導電柱包含多個初級卷繞柱,各設置于多個開槽的一個并形成單匝初級卷繞用于互感電感器磁心。供電模塊進一步包含控制器配置以基于互感電感器磁心的配置,執行初級卷繞柱的脈沖寬度調制階段定序。
15、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卷繞組件包含第一印刷電路板、第二印刷電路板、至少一互感電感器磁心以及多對導電柱。互感電感器磁心夾在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各互感電感器磁心包含第一側部、第二側部以及中央部。中央部夾在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之間。中央部包含多個橫桿延伸朝向第一側部及第二側部,橫桿界定出的多個開槽。導電柱延伸穿過開槽,電氣連接第一印刷電路板至第二印刷電路板。多對導電柱的每一對形成初級和次級卷繞用于互感電感器磁心。
16、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卷繞組件進一步包含突片,延伸至多個開槽的一個。突片設置于多對導電柱的一對之間并配置以變換初級和次級卷繞的一個之間的漏電感。
17、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卷繞組件進一步包含多個連接柱以及多個導電走線。連接柱位于互感電感器磁心外部,延伸于第一印刷電路板和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導電走線形成于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通過連接柱以卷繞布置電氣連接初級和次級卷繞。
18、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卷繞布置是串聯卷繞布置。
19、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卷繞組件進一步包含多個環面核心,各卷繞著多個連接柱的一個。
20、于本公開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供電模塊包含第一印刷電路板、第二印刷電路板、互感電感器磁心、多對導電柱、多個連接柱、多個導電走線以及控制器。互感電感器磁心夾在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包含第一側部、第二側部以及中央部。中央部夾在第一側部及第二側部之間,中央部包含多個橫桿,延伸朝向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橫桿界定出的多個開槽。多對導電柱延伸穿過多個開槽,電氣連接第一印刷電路板至第二印刷電路板。多對導電柱的每一對形成初級和次級卷繞用于互感電感器磁心。連接柱位于互感電感器磁心外部,延伸于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之間。導電走線形成于第一印刷電路板和第二印刷電路板,通過連接柱以卷繞布置電氣連接導電柱。控制器配置以執行與多對導電柱的每一對相連的初級纏繞的脈沖寬度調制階段定序。
1.一種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一突片延伸進入所述多個開槽的一個,該突片設置于所述多對初級和次級卷繞柱的一對,且配置以變換所述多對初級和次級卷繞柱的該對之間的一漏電感。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卷繞布置是一串聯卷繞布置。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一環面核心卷繞著所述多個連接柱的一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互感電感器磁心包含: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中央部包含多個橫桿延伸朝向該第一側部和該第二側部,所述多個橫桿界定出所述多個開槽。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該中央部包含至少一突片,于所述多個橫桿之間,延伸至所述多個開槽的一個。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導電柱包含一初級和次級卷繞柱,各設置于該突片不同的一側上。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一第一間隙形成于該第一側部和該中央部之間,一第二間隙形成于該第二側部和該中央部之間,且該第一間隙和該第二間隙具有一預定間距。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間隙和該第二間隙填充一間隙間隔件。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該預定間距沿著該互感電感器磁心的長度變化。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
15.一種卷繞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卷繞組件,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一突片,延伸至所述多個開槽的一個,該突片設置于所述多對導電柱的一對之間并配置以變換該初級和次級卷繞的一個之間的一漏電感。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卷繞組件,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卷繞組件,其特征在于,該卷繞布置是一串聯卷繞布置。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卷繞組件,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多個環面核心,各卷繞著所述多個連接柱的一個。
20.一種供電模塊,其特征在于,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