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級離心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多級離心泵。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多級離心泵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軸承發熱問題。這是由于其配用功率很大、自身重量大、轉速快,定子部分承受力很大所造成的。軸承的發熱易引起軸承的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多級離心泵,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軸承發熱導致軸承損壞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級離心泵,包括具有軸承安裝孔的軸承支撐體、安裝在軸承安裝孔內的軸承以及支撐在軸承上的轉動軸,多級離心泵還包括環形冷卻腔,環形冷卻腔設置在軸承支撐體上,并位于軸承的徑向外側,環形冷卻腔具有進口和出口 ;隔板,設置在環形冷卻腔內,進口和出口分別位于隔板的兩側。進一步地,軸承支撐體具有第一環形壁和位于第一環形壁的徑向內側的第二環形壁,轉動軸和軸承安裝在第二環形壁的內部,軸承通過位于其兩端的兩個軸承蓋固定,兩個軸承蓋均與軸承支撐體連接,第一環形壁、第二環形壁以及兩個軸承蓋之間圍成的空間形成環形冷卻腔。進一步地,第一和第二環形壁之間連接有多個連接件,多個連接件中的一個連接件形成隔板,多個連接件中的其余連接件上均形成有過流通道。進一步地,連接件沿周向均勻分布在第一和第二環形壁之間。進一步地,兩個軸承蓋分別與每個連接件連接。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多級離心泵在工作時,冷卻水從進口進入環形冷卻腔,隔板將進口和出口分隔開,冷卻水沿環形冷卻腔流動并從出口流出,冷卻水的流動可以實現軸承的間接散熱將軸承的熱量帶走從而有效地降低了軸承的溫度。這樣,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軸承發熱導致軸承損壞的問題。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多級離心泵的實施例的剖視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I的多級離心泵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圖3示出了圖I的多級離心泵的軸向示意圖;圖4示出了圖3的M-M處剖視示意圖;以及[0015]圖5示出了圖3的N-N處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I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多級離心泵包括軸承支撐體4、軸承2和轉動軸I。軸承支撐體4具有軸承安裝孔,軸承2安裝在軸承安裝孔內,轉動軸I支撐在軸承2上。多級離心泵還包括環形冷卻腔3和隔 板61,環形冷卻腔3設置在軸承支撐體4上,并位于軸承2的徑向外側,環形冷卻腔3具有進口 3a和出口 3b,隔板61設置在環形冷卻腔3內,進口 3a和出口 3b分別位于隔板61的兩側。本實施例的多級離心泵工作時,冷卻水從進口 3a進入環形冷卻腔3,隔板將進口和出口分隔開,冷卻水沿環形冷卻腔3流動并從出口 3b流出,冷卻水的流動可以實現軸承2的間接散熱將軸承2的熱量帶走從而有效地降低了軸承2的溫度。這樣,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軸承發熱導致軸承損壞的問題。如圖2所示,軸承支撐體軸承支撐體4具有第一環形壁41和位于第一環形壁41的徑向內側的第二環形壁42,轉動軸I和軸承2安裝在第二環形壁42的內部,軸承2通過位于其兩端的兩個軸承蓋5固定,兩個軸承蓋5均與軸承支撐體4連接,第一環形壁41、第二環形壁42以及兩個軸承蓋5之間圍成的空間形成環形冷卻腔3。在本實施例中,冷卻水與被冷卻的軸承2之間是完全隔絕的,環形冷卻腔3是在軸承支撐體4整體鑄造出來的,冷卻水不會流到軸承腔(第二環形壁42的內側)而造成軸承2的損壞。如圖3至圖5,第一和第二環形壁之間連接有多個連接件6,多個連接件6中的一個連接件形成隔板61,多個連接件6中的其余連接件62上均形成有過流通道62a。在本實施例中,兩個軸承蓋5分別與每個連接件6連接。優選地,連接件6沿周向均勻分布在第一和第二環形壁之間,連接件6優選為六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級離心泵,包括具有軸承安裝孔的軸承支撐體(4)、安裝在所述軸承安裝孔內的軸承(2)以及支撐在所述軸承(2)上的轉動軸(I ),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級離心泵還包括 環形冷卻腔(3),所述環形冷卻腔(3)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撐體(4)上,并位于所述軸承(2)的徑向外側,所述環形冷卻腔(3)具有進口(3a)和出口(3b); 隔板(61),設置在所述環形冷卻腔(3)內,所述進口(3a)和出口(3b)分別位于所述隔板(61)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級離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支撐體(4)具有第一環形壁(41)和位于所述第一環形壁(41)的徑向內側的第二環形壁(42),所述轉動軸(I)和軸承(2)安裝在所述第二環形壁(42)的內部,所述軸承(2)通過位于其兩端的兩個軸承蓋(5)固定,所述兩個軸承蓋(5)均與所述軸承支撐體(4)連接,所述第一環形壁(41)、第二環形壁(42)以及兩個軸承蓋(5)之間圍成的空間形成所述環形冷卻腔(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級離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環形壁之間連接有多個連接件(6),所述多個連接件(6)中的一個連接件形成所述隔板(61),所述多個連接件(6)中的其余連接件(62)上均形成有過流通道(62a)。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級離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6)沿周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環形壁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級離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軸承蓋(5)分別與每個所述連接件(6)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級離心泵,包括具有軸承安裝孔的軸承支撐體(4)、安裝在所述軸承安裝孔內的軸承(2)以及支撐在所述軸承(2)上的轉動軸(1),所述多級離心泵還包括環形冷卻腔(3),所述環形冷卻腔(3)設置在所述軸承支撐體(4)上,并位于所述軸承(2)的徑向外側,所述環形冷卻腔(3)具有進口(3a)和出口(3b);隔板(61),設置在所述環形冷卻腔(3)內,所述進口(3a)和出口(3b)分別位于所述隔板(61)的兩側。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軸承發熱導致軸承損壞的問題。
文檔編號F04D29/046GK202789560SQ2012204949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楊葛靈, 章序文, 劉峰, 王國棟, 高山松, 李永倫, 王發友 申請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