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燈,具體是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社會基礎設施也逐漸完善,但公園路燈作為一種常見的基礎設施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外面手機沒電了需要充電的問題,無線WIFI的覆蓋問題,空氣質量監測問題等;因此,我們需要設計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包括太陽能電板、節能LED燈、PM2.5自動監測設備、路燈支柱、蓄電池、底座、燈桿和滅蚊燈;所述太陽能電板通過支撐桿固定設置在燈桿的右側上方,太陽能電板通過電線與蓄電池相連;所述熒光燈罩固定設置在燈桿的右側下方,節能LED燈固定設置在熒光燈罩內;光敏電阻固定設置在燈桿上熒光燈罩和路燈支柱之間,并且光敏電阻背對熒光燈罩;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固定設置在燈桿左側上方;所述燈桿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上方頂部;所述線路管道內設置有電線;所述蓄電池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內部下方,通過電線連接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內所有用電部件;USB防護罩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中間的表面,USB接口固定設置在USB防護罩內部;螺絲將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滅蚊燈通過連接桿設置在燈桿的左側下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PM2.5自動監測設備固定設置在USB防護罩上方的路燈支柱表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路燈支柱內設置有線路管道。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的底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太陽能電板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為路燈內所有的用電設備提供電能;滅蚊燈可以有效的消除公園里的蚊蟲,為夏季傍晚出來散步的人們提供更舒適的環境;光敏電阻用于檢測公園內是否需要照明,以避免白天時開燈,浪費能源;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與4G基站的無線模塊相連,可以實現公園區域無線WIFI信號的覆蓋;USB接口可以為公園里手機沒電的人們及時提供電源;PM2.5自動監測設備5=可以實時監測公園空氣的PM2.5的含量,以便讓人們及時了解空氣質量;本實用新型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具有節能環保、無線WIFI覆蓋、電子產品充電、PM2.5監測和智能開關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中路燈支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太陽能電板,2-光敏電阻,3-節能LED燈,4-熒光燈罩,5-PM2.5自動監測設備,6-路燈支柱,7-USB防護罩,8-蓄電池,9-底座,10-螺絲,11-支撐桿,12-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13-燈桿,14-連接桿,15-滅蚊燈,16-電線,17-線路管道,18-USB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包括太陽能電板1、節能LED燈3、PM2.5自動監測設備5、路燈支柱6、蓄電池8、底座9、燈桿13和滅蚊燈15;所述太陽能電板1通過支撐桿11固定設置在燈桿13的右側上方,太陽能電板1通過電線16與蓄電池8相連,太陽能電板1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可以節約能源;所述熒光燈罩4固定設置在燈桿13的右側下方,節能LED燈3固定設置在熒光燈罩4內,熒光燈罩4用于保護節能LED燈3,并且熒光燈罩4上的熒光粉可以進一步加強照明亮度;光敏電阻2固定設置在燈桿13上熒光燈罩4和路燈支柱6之間,并且光敏電阻2背對熒光燈罩4,光敏電阻2用于檢測公園內是否需要照明,以避免白天時開燈,浪費能源;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12固定設置在燈桿13左側上方,并與4G基站的無線模塊相連,可以實現公園區域無線WIFI信號的覆蓋;所述滅蚊燈15通過連接桿14設置在燈桿13的左側下方,可以有效的消除公園里的蚊蟲,為夏季傍晚出來散步的人們提供更舒適的環境;所述燈桿13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6上方頂部;所述路燈支柱6內設置有線路管道17;所述線路管道17內設置有電線16;所述蓄電池8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6內部下方,通過電線16連接太陽能多功能公園路燈內所有用電部件;USB防護罩7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6中間的表面,USB接口18固定設置在USB防護罩7內部,USB防護罩7可以防止USB接口18被外界環境的破壞,延長USB接口18的使用壽命,USB接口18可以為電子設備充電,可以為公園里手機沒電的人們及時提供電源;所述PM2.5自動監測設備5固定設置在USB防護罩7上方的路燈支柱6表面,PM2.5自動監測設備5可以實時監測公園空氣的PM2.5的含量,以便讓人們及時了解空氣質量;所述底座9固定設置在路燈支柱6的底部,用于支撐路燈支柱6;螺絲10將底座9固定在地面上,增加路燈穩定性。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