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景觀雕塑,具體為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
背景技術:
1、雕塑是一種相對永久性的藝術,傳統的觀念認為雕塑是靜態的、可視的、可觸的三維物體,通過雕塑訴諸視覺的空間形象來反映現實,因而被認為是最典型的造型藝術、靜態藝術和空間藝術。
2、經檢索,在已公開申請號為cn202222851563.4提到一種動態雕塑的轉動裝置,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轉動安裝有轉臺,所述轉臺的上表面開設有用于放置底座的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底部等間距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安裝有行程滑塊,所述行程滑塊的上表面固定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上端固定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兩端均轉動安裝有與底座外側相抵的轉輪。通過絲桿與行程滑塊之間的螺紋連接,使得弧形架上的轉輪與底座外壁相抵,從而實現底座安裝后的固定,方便后期的拆卸、更換,在弧形架、復位彈簧的作用下,使得相應的兩個轉輪相互靠近,進一步可以提高弧形架的夾持力度,確保底座、雕塑主體安裝后的穩定。
3、上述方案雖然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現有可轉動的動態雕塑大多是通過電機進行驅動,而電機在運行時需要進行供電,則動態雕塑在建造時需要單獨拉電來進行供電,增加了實際安裝時的步驟和繁瑣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包括底座體,所述底座體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雕塑座,所述雕塑座的頂部連接有雕塑本體,所述底座體的內部設置有驅動結構,所述連接座的外圍設置有多個太陽能發電板;
4、所述驅動結構包括位于底座體內部底端的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頂部連接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的外側且位于連接座的內部下方開設有齒輪槽。
5、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和驅動齒輪的內部鍵連接,所述驅動齒輪和齒輪槽之間嚙合連接。
6、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底座體的內部底端周邊位置設置有環形的承載座,所述連接座整體卡入底座體的內部并且置于承載座上。
7、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底座體上設置有控制按鈕,且所述驅動電機的控制端和控制按鈕電性連接。
8、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多個所述太陽能發電板均為環形設計,且其內壁上設置有若干插接柱,所述連接座的外圍上還開設有和若干插接柱配合使用的插接槽,且所述插接柱和插接槽一一對應插接。
9、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連接座的外圍還嵌入設置有電源連接插頭,多個所述太陽能發電板的輸出端通過逆變器之后和電源連接插頭進行插接,所述電源連接插頭的另一端和驅動電機的供電端進行電性連接。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的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時,在使用該動態雕塑時,可通過太陽能發電板來對該動態雕塑中的驅動電機進行供電,使得驅動電機帶動上方的雕塑本體進行轉動,來實現該動態雕塑的轉動目的。
1.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包括底座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體(1)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座(2),所述連接座(2)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雕塑座(3),所述雕塑座(3)的頂部連接有雕塑本體(4),所述底座體(1)的內部設置有驅動結構(5),所述連接座(2)的外圍設置有多個太陽能發電板(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51)的輸出軸端和驅動齒輪(52)的內部鍵連接,所述驅動齒輪(52)和齒輪槽(53)之間嚙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體(1)的內部底端周邊位置設置有環形的承載座(7),所述連接座(2)整體卡入底座體(1)的內部并且置于承載座(7)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體(1)上設置有控制按鈕,且所述驅動電機(51)的控制端和控制按鈕電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太陽能發電板(6)均為環形設計,且其內壁上設置有若干插接柱(61),所述連接座(2)的外圍上還開設有和若干插接柱(61)配合使用的插接槽(62),且所述插接柱(61)和插接槽(62)一一對應插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雕塑驅動機構的動態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座(2)的外圍還嵌入設置有電源連接插頭(63),多個所述太陽能發電板(6)的輸出端通過逆變器之后和電源連接插頭(63)進行插接,所述電源連接插頭(63)的另一端和驅動電機(51)的供電端進行電性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