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尤其涉及一種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1、水稻生產的發展形成了高產和優質二個發展方向。它們在育種和栽培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數優質稻品種都存在著莖稈較細、病蟲抵抗能力偏弱、高產條件下易倒伏等問題,加上部分地域鎘超標,成為了阻礙優質稻發展的瓶頸。本發明根據現代農業生產的特點,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新方法,將對優質米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提供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通過應用適于大面積生產的輕簡栽培措施,大幅度增加優質稻品種的有效穗、結實率和抗倒伏能力,降低鎘含量,達到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要求、提高大面積優質稻種植效益的目的,以解決上述優質稻生產難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s1、適時播種,避過不良天氣影響;
4、s2、增加用種和基本苗數,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增加有效穗,優化產量結構;
5、s3、科學的肥水管理,后期控制氮肥施用;
6、s4、抓好后期管理,以保證灌漿結實有充足的光合產物來源;
7、s5、落實抗倒伏技術,以防止高產條件下的倒伏發生;
8、s6、進行病蟲草害防治,以防止病蟲草害,保障健康生長。
9、步驟s1中避過不良天氣影響,具體為根據不同季節來避讓不同災害性天氣。由于氣象災害發生的時間和程度是不一樣的,只能是按照歷年的大致時段,通過播種期調節,避過長江中下游地區早季育秧階段的倒春寒、7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高溫熱害、晚稻抽穗期的“寒露風”等規律性氣象災害。
10、步驟s2中通過增加用種和基本苗數,以增加有效穗和提高結實率。增加用種量的作用就是增加基本苗,基本苗數的增加可以顯著增加有效穗數,有效穗數的增加會導致每穗總粒數減少,降低弱勢花的比例,縮短二次灌漿時間、提高結實率。增加用種量和基本苗也不是越多越好,從優質稻品種較強的分蘗能力、適宜的群體密度和投入產出比來看,用種量為早季常規優質稻播種量60kg/hm2、雜交稻45kg/hm2、中晚季常規優質稻播種量52.5kg/hm2,雜交稻37.5kg/hm2是比較適宜的。并且增加用種量是為了增加基本苗,因此,要同時抓好耕整和用工質量,提高成秧率。
11、步驟s3中按照水稻“三定栽培法”,在平衡施肥的基礎上,單產8250、9000、10500kg/hm2的施氮量分別為150、165、195kg/hm2,豐產潛力在8500--9500kg/hm2之間的優質稻品種,氮素施用水平應控制在165-180kg/hm2之間。
12、步驟s3中氮肥施用具體包括以下步驟:以底肥為主、早施分蘗肥、巧施穗肥和葉面肥;底肥以緩釋性復合肥為主,占氮肥總量的50%;分蘗肥以氮肥為主,占總施氮量的50%左右,配以少量磷鉀肥;穗肥以氯化鉀為主,后期控制氮肥施用;在分蘗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等配合病蟲防治施用氨基酸水溶肥或蕓苔素、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促進生長。
13、步驟s3中肥水管理實行三葉前旱育、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孕穗期保持濕潤、有水抽穗、干濕壯籽的方法。
14、步驟s4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5、s41、水分管理:孕穗期濕潤灌溉,滿足幼穗分化對水、肥的大量需求;抽穗期保持水層,遇高溫時要灌深水或活水灌溉,降低田間氣溫;遇低溫時保持深水,增加熱容量,減輕低溫為害;灌漿期干干濕濕的水分管理,增加土壤氧氣含量,提高根系活力;收割前7天斷水;
16、s42、孕穗期養分管理:采用氯化鉀150kg/hm2作穗肥,以保持葉片功能,促進灌漿結實,增強植株機械強度;
17、s43、病蟲防治:對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稻瘟病進行防治。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稻后期管理要以養根保葉為中心,滿足水肥需求、提高光合效率。
19、步驟s5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20、s51、根據土壤肥力實行氮、磷、鉀平衡施肥;
21、s52、科學的水分管理;
22、s53、分蘗盛期,施多效唑純品225-300g/hm2降低株高;
23、s54、做好病蟲防治;
24、s55、減少直播栽培。
2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曬田作為水分管理上防倒伏的重要措施,需要掌握好時機和程度。要在苗數達到預定穗數指標時及時曬田,在進入拔節期前后必須曬田,正所謂“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不同的品種有不一樣的苗數指標,常規優質稻一般在330-375萬/hm2之間;雜交優質稻在300-350萬/hm2之間。
26、步驟s6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27、s61、防蟲:應用殺蟲燈、性誘劑、深水滅蛹或稻樁處理、稻田養鴨、以蟲治蟲等綠色防控技術,輔以打早、打小的化學防治手段做好稻薊馬、二化螟、卷葉螟、稻飛虱的防治;
28、s62、防病:做好病稻草處理、曬種、種子消毒,栽培上采用不偏施氮肥的健身栽培方法,結合以防為主的藥物防治手段,主防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
29、s63、提高耕整質量,發揮機械除草的作用;盡量采用機插、拋秧方式,提高秧苗的生長優勢;加上深耕翻漚和機械粉碎滅草、以水控草等農業綜合措施,輔以封閉與殺草結合的化學除草手段,防治以稗草為主的稻田草害。
3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農業綜合措施要作為病蟲草害防控的重要手段,很多內容都包含在高產栽培技術之中。化學防治要注意對癥、適時、準確用藥。
3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32、本發明提供的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通過增加基本苗,減少氮素肥料施用,特別是后期控氮并利用抗倒伏、防病蟲技術,增加有效穗,提高結實率,形成適于現代農業輕簡栽培的高產群體結構,發揮品種的豐產潛力,增強抗倒伏能力,達到防倒伏、創高產的目的。
1.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避過不良天氣影響具體為根據不同季節來避讓不同災害性天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用種量為早季常規優質稻播種量60kg/hm2、雜交稻45kg/hm2、中晚季常規優質稻播種量52.5kg/hm2,雜交稻37.5kg/hm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按照水稻“三定栽培法”,優質稻品種的豐產潛力在8500--9500kg/hm2之間,氮素水平控制在165-180kg/hm2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氮肥施用具體包括以下步驟:以底肥為主、早施分蘗肥、巧施穗肥和葉面肥;底肥以緩釋性復合肥為主,占氮肥總量的50%;分蘗肥以氮肥為主,占總施氮量的50%左右,配以少量磷鉀肥;穗肥以氯化鉀為主,后期控制氮肥施用;在分蘗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等配合病蟲防治施用氨基酸水溶肥或蕓苔素、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促進生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肥水管理實行三葉前旱育、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孕穗期保持濕潤、有水抽穗、干濕壯籽的方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9.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優質稻輕簡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6具體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