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捻線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漁網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多功能捻線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漁網從功能上分為刺網、曳網(拖網)、圍網、建網和敷網。要求有高透明度(部分尼龍網)和強度,好的耐沖擊性、耐磨性、網目尺寸穩定性和柔軟性,適當的斷裂伸長(22%?25%)。由單絲、復絲捻線(有結網)或單絲經編織、一次熱處理、染色和二次熱處理加工而成。漁網通常用裝有4?8把梳櫛的拉舍爾經編機將經紗成圈連接成網,稱經編無結網,由于經編機速度較高(600轉/分),編結的網門幅闊,橫目數可達800目以上,變換規格方便,生產效率比前兩種方法高幾倍。經編無結網平整、耐磨、重量輕、結構穩定、結節強度高、網衣破損后不變形、不松散,可廣泛應用于海上捕魚,淡水捕魚和養殖以及其他各種特殊用途。現有的漁網捻線裝置大多是采用直線捻合,捻合后強度不高,使用壽命短、容易斷線。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耗低、捻線效果好的多功能捻線系統。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多功能捻線系統,它包括有放線架、放線座、線筒,其中,放線座為多個,其主體呈U形,該U形主體一側外壁通過導線機構活動鉸接在導線架一側,U形主體另一側外壁通過轉向機構安裝在放線架上,線筒活動套裝在放線座的筒軸上,線筒外側的放線座上設有線筒軸,導線架另一側設有捻線機構。
[0005]所述的導線機構包括有導向軸、導線導向臂、導線導向輪、導線緩沖輪,其中,導向軸一端與放線座連接,另一端穿過導線架上的軸座與捻線機構相配合,導線導向臂垂直安裝在導向軸上,導線導向臂頂部設有導線導向輪,導線導向臂中部設有導線緩沖輪,導線緩沖輪通過彈性組件安裝在導線導向臂上,導線緩沖輪下方的導向軸上設有導線孔,導線孔出口沿導向軸中心向捻線機構方向延伸形成出口,該出口位于鉸線輪內,其出口端設有螺旋形扭線紋;所述的彈性組件包括有復位座、復位彈簧、卡塊,其中,復位座一端通過卡塊鉸接在導線導向臂上,復位座另一端兩側延伸形成鉸塊,導線緩沖輪活動裝配在兩個鉸塊之間,復位彈簧一端與導線導向臂連接,另一端與復位座連接。
[0006]所述的轉向機構包括有轉向臂、導線轉向輪、轉向緩沖輪、轉向軸,其中,轉向軸一端安裝在安裝座上,轉向軸另一端穿過放線座形成入線端,轉向臂垂直安裝在轉向軸上,轉向軸頂部設有導線轉向輪,轉向軸中部外側設有轉向緩沖輪,轉向緩沖輪下方的轉向軸頂部設有轉向孔,轉向孔另一端向轉向軸中心延伸并從入線端穿出與導線環相配合,放線座一側設有與轉向孔相配合的導環機構,所述的導環機構包括有調節桿、轉向套,其中,放線座一側延伸形成連接塊,連接塊上設有調節桿,調節桿一端安裝在連接塊上,并通過安裝螺母B4鎖定,調節桿另一端設有轉向套,導線桿桿體活動套裝在轉向套內,轉向套兩端設有與導線桿相配合的調位螺母,導線桿一端設有限位塊,另一端固定有導線環,導線環與轉向孔相配合。
[0007]所述的捻線機構包括有安裝在導線架側壁不同方向上的若干組撐線機構,相鄰撐線機構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接,其中一組撐線機構上設有同步傳動輪,同步傳動輪通過傳動帶與動力電機相連接,導線架底部設有張緊支架,張緊支架頂部設有張緊輪,張緊輪輪面壓在過傳動帶上;導線架中部部位設有捻線橫梁,捻線橫梁垂直于導線架側壁,捻線橫梁另一端設有捻線筒;所述的撐線機構包括有撐板、撐線輪、撐線桿,其中,撐板一端固定在導線架上,另一端懸空形成懸空端,懸空端安裝有撐線桿,撐線桿一端通過螺母活動安裝在導線架的懸空端,撐線桿端部設有U形的輪座,撐線輪安裝在輪座內,撐線輪外周面上設有線槽;導線架上設有活動鉸接的鉸線輪,鉸線輪外周面上設有皮帶槽,同步帶繞在皮帶槽上,同步傳動輪安裝在其中一個鉸線輪外側,同步傳動輪上設有穿孔,穿孔與相應同步傳動輪上的導線孔位于同一直線上。
[0008]本發明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線筒放出的線首先經過轉向軸轉向,使線始終沿一個方向送出,防止打結,放出的線穿過導線環后從轉向孔入線端進入,然后繞過轉向緩沖輪和導線轉向輪后再繞過導線導向輪、導線緩沖輪后再進入導線孔,動力電機通過同步帶帶動所有鉸線輪旋轉,鉸線輪旋轉時使導線孔內的線同步旋轉成螺旋狀,再通過撐線輪平滑轉向后輸入捻線筒內進行捻線;采用本方案后的結構簡單、能耗低、捻線效果好、全自動無需人工值守。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發明的導線機構示意圖。
[0011]圖3為本發明的轉向機構示意圖。
[0012]圖4為本發明的捻線機構示意圖。
[0013]圖5為本發明的彈性組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至附圖5,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捻線系統包括有放線架1、放線座2、線筒3,其中,放線座2為多個,其主體呈U形,該U形主體一側外壁通過導線機構A活動鉸接在導線架5—側,U形主體另一側外壁通過轉向機構B安裝在放線架1上,線筒3活動套裝在放線座2的筒軸上,線筒3外側的放線座2上設有線筒軸4,導線架5另一側設有捻線機構C。所述的導線機構A包括有導向軸A1、導線導向臂A2、導線導向輪A3、導線緩沖輪A4,其中,導向軸A1—端與放線座2連接,另一端穿過導線架5上的軸座A5與捻線機構相配合,導線導向臂A2垂直安裝在導向軸A1上,導線導向臂A2頂部設有導線導向輪A3,導線導向臂A2中部設有導線緩沖輪A4,導線緩沖輪A4通過彈性組件安裝在導線導向臂A2上,導線緩沖輪A4下方的導向軸A1上設有導線孔A6,導線孔A6出口沿導向軸A1中心向捻線機構C方向延伸形成出口,該出口位于鉸線輪Cl 1內,其出口端設有螺旋形扭線紋;所述的彈性組件包括有復位座A7、復位彈簧A8、卡塊A9,其中,復位座A7—端通過卡塊A9鉸接在導線導向臂A2上,復位座A7另一端兩側延伸形成鉸塊,導線緩沖輪A4活動裝配在兩個鉸塊之間,復位彈簧A8—端與導線導向臂A2連接,另一端與復位座A7連接。所述的轉向機構B包括有轉向臂B10、導線轉向輪B11、轉向緩沖輪B12、轉向軸B13,其中,轉向軸B13—端安裝在安裝座B14上,轉向軸B13另一端穿過放線座2形成入線端,轉向臂B10垂直安裝在轉向軸B13上,轉向軸B13頂部設有導線轉向輪B11,轉向軸B13中部外側設有轉向緩沖輪B12,轉向緩沖輪B12下方的轉向軸B13頂部設有轉向孔B15,轉向孔B15另一端向轉向軸B13中心延伸并從入線端穿出與導線環B9相配合,放線座2—側設有與轉向孔B15相配合的導環機構,所述的導環機構包括有調節桿B3、轉向套B5,其中,放線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