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具體涉及一種多場景馴化鱖魚攝食配合飼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1、鱖魚又名桂魚、鱸桂,是一種鱸形目的肉食性魚類。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頭尖嘴大,大眼,體青果綠色帶金屬光澤,體側有不規則的花黑斑點;小細鱗,尾鰭截形,背鰭前半部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為軟條。鱖魚肉質細嫩,且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刺少,可補五臟、益脾胃、充氣胃、療虛損,適用于氣血虛弱體質,可治虛勞體弱、腸風下血等癥,深受人們喜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2、傳統鱖魚養殖主要以活魚作為餌料,養殖成本高昂,經濟效益低;同時活魚養殖不利于管理,易造成細菌、病毒的水平傳播,增加養殖風險。因此,通過馴化方法來改變鱖魚攝食活餌的習性,從而轉變為攝食水產配合飼料,對于鱖魚養殖行業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用配合飼料養殖鱖魚不僅成本大大降低,方便管理操作,還縮短了養殖周期,同時阻斷了活魚帶來的細菌、病毒及寄生蟲的水平傳播,降低了養殖風險,有利于全國性的推廣。
3、然而現有的馴化鱖魚攝食飼料的方法較為復雜、成本高昂并容易破壞水質,不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因此,本發明希望提出一種耗時短、成本低且馴化效果顯著的馴化鱖魚攝食配合飼料的方法,以滿足鱖魚養殖的實際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多場景馴化鱖魚攝食配合飼料的方法,該方法馴化流程簡單方便、馴化時間短、成本低且馴化效果顯著,可滿足多場景的鱖魚馴化需求,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場景馴化鱖魚攝食配合飼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1)在網箱中放入鱖魚標粗苗,投喂活魚仔喂養1-2餐;
4、(2)投喂死魚仔喂養2-3餐;
5、(3)投喂死魚仔拌鱖魚配合飼料粉料,喂養2-3餐;所述死魚仔拌鱖魚配合飼料粉料中死魚仔與鱖魚配合飼料粉料的質量比為(4-6):1;
6、(4)投喂鱖魚膨化配合飼料與死魚仔拌鱖魚配合飼料粉料的混合料,喂養3-4餐;所述混合料中鱖魚膨化配合飼料與死魚仔拌鱖魚配合飼料粉料的質量比為(1-4):1;
7、(5)投喂鱖魚膨化配合飼料,喂養不少于8餐;
8、(6)過篩分級,篩上苗繼續投喂鱖魚膨化配合飼料喂養2-3周,完成鱖魚的馴化;
9、所述鱖魚配合飼料粉料/鱖魚膨化配合飼料包含以下組分:白魚粉、蝦粉、酵母粉、面粉、木薯淀粉、去皮豆粕、腸膜蛋白粉、魚油、磷酸二氫鈣、多維多礦、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絞股藍。
10、上述鱖魚配合飼料粉料、鱖魚膨化配合飼料的配方相同,但物理性質存在差異。前者為粉料,后者為膨化顆粒。在所述鱖魚配合飼料粉料/鱖魚膨化配合飼料中,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作為誘食劑起到促進鱖魚攝食的作用;白魚粉、蝦粉可提供動物蛋白源;面粉、木薯淀粉在飼料中起到黏合和膨化作用;酵母粉具有誘食作用,還可促進腸道發育、維護腸道健康、提高消化吸收、促進生長;腸膜蛋白粉提供動物蛋白,起到免疫增強,維護腸道健康的作用并提高生長效率;去皮豆粕可提供植物蛋白;魚油提供脂肪源;磷酸二氫鈣用于補充鈣磷;絞股藍起到保肝利膽的作用,維護肝臟健康。
11、上述馴化鱖魚攝食配合飼料的方法可用于多種養殖場景,網箱可設置于土塘、帆布池、pvc桶或水泥池中,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12、優選地,所述活魚仔/死魚仔選自鯪魚仔、白鰱魚仔、草魚苗中的至少一種。
13、優選地,所述活魚仔/死魚仔的規格為1500-5000尾/斤。
14、優選地,所述喂養的頻次為1-2餐/天。更優選地,在網箱中放入鱖魚標粗苗的第一天喂養的頻次為1餐/天,在網箱中放入鱖魚標粗苗的第二天及之后喂養的頻次為2餐/天。
15、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網箱的規格選自3m×2m×1.5m、3m×3m×1.5m或4m×3m×1.5m。
16、優選地,按重量份數計,所述鱖魚配合飼料粉料/鱖魚膨化配合飼料包含以下組分:白魚粉?52-56份、蝦粉?10-14份、酵母粉?5-8份、面粉?2-4份、木薯淀粉?6-8份、去皮豆粕?5.5-6份、腸膜蛋白粉?3.5-4.5份、魚油?4-5份、磷酸二氫鈣?0.3-0.6份、多維多礦?2.5-3.5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0.04-0.07份、絞股藍?0.06-0.1份。
17、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網箱中還設置有噴水裝置和增氧裝置。噴水裝置主要起集群攝食的信號,還能讓魚仔或者飼料在水中翻滾移動,刺激鱖魚搶食。而增氧裝置用于日常增氧,利于鱖魚正常活動。
18、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鱖魚標粗苗的規格為60-300尾/斤。
19、優選地,在步驟(4)中,后一餐所投喂混合料中鱖魚膨化配合飼料所占百分數大于前一餐。
20、優選地,步驟(6)中所述過篩為過9-12朝篩。需要說明的是,9朝篩對應篩孔間距約為6mm、10朝篩對應篩孔間距約為8mm、11朝篩對應篩孔間距約為10mm、12朝篩對應篩孔間距約為12mm。
21、優選地,經所述過篩分級,篩下苗重復步驟(2)-(6)進行馴化。
2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3、(1)本發明所提出的鱖魚馴化方法可適用于不同規格的鱖魚苗,鱖魚苗最小可達300尾/斤,能顯著降低生產成本;
24、(2)本發明所提出的鱖魚馴化方法不需要儲存冰鮮魚或制作軟顆粒飼料,僅使用鱖魚配合飼料粉料和鱖魚膨化配合飼料即可,上述飼料的營養全面,添加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的原料,且制備方法簡單易操作,可根據魚苗規格不同選擇不同的粒徑的膨化飼料(粒徑長度可控制在1.5-2.0cm)。此外,本發明所用膨化飼料不會沉入水底,浮水率達98%,便于鱖魚攝食,浪費較少,經過調制熟化后的膨化飼料更加容易消化吸收,也不會因腐敗變質造成水體污染和病原傳播,可以量化生產,不受環境、條件、場地等因素影響;
25、(3)本發明所提出的鱖魚馴化方法僅需投喂活魚僅1-2餐即可,不僅馴化時間縮短,而且顯著節約活魚仔成本;此外,采用本發明的方法馴化鱖魚從活魚仔過渡到鱖魚膨化配合飼料僅需要5-6天就可以完成,且后續僅需使用鱖魚膨化配合飼料,馴化攝食吃飼料時間更長,長達21天以上,在生產上更具有經濟效益。此外,本發明的馴化流程更加清晰,馴化過渡平穩,能夠更加有利于鱖魚食性的轉變,有效提高馴化效果。
26、(4)在馴化過程中,本發明通過嚴格的過篩分級(根據實際情況,選擇9朝、10朝、11朝、12朝篩進行過篩),能有效避免苗規格差異大、吃料不穩定、閉口或反口現象,起到更好的馴化效果;
27、(5)本發明所提出的鱖魚馴化方法適用范圍廣,網箱可設置于土塘、帆布池、pvc桶或水泥池中以開展鱖魚的馴化操作,因此不僅可適用于普通土塘,還可在工廠化條件下實現規模化馴化養殖。
1.一種多場景馴化鱖魚攝食配合飼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魚仔/死魚仔選自鯪魚仔、白鰱魚仔、草魚苗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魚仔/死魚仔的規格為1500-5000尾/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養的頻次為1-2餐/天;優選地,在網箱中放入鱖魚標粗苗的第一天喂養的頻次為1餐/天,在網箱中放入鱖魚標粗苗的第二天及之后喂養的頻次為2餐/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網箱的規格選自3m×2m×1.5m、3m×3m×1.5m或4m×3m×1.5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網箱中還設置有噴水裝置和增氧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鱖魚標粗苗的規格為60-300尾/斤。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后一餐所投喂混合料中鱖魚膨化配合飼料所占百分數大于前一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過篩為過9-12朝篩。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經所述過篩分級,篩下苗重復步驟(2)-(6)進行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