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農藥,具體涉及一種殺菌組合物防治柑橘樹脂病的用途,殺菌組合物由氟吡菌酰胺、喹啉銅、助劑組成。
背景技術:
1、氟吡菌酰胺為廣譜、高效、內吸性殺菌劑,提供保護和治療作用,具有滲透性,可向頂傳導,用量很低,持效期長。可用于谷物、玉米、蔬菜、葡萄、梨果、核果、香蕉、馬鈴薯、油菜、花生、特種作物及其他大田作物等70多種作物,也可用于工業(yè)植被、園藝植物等,防治灰霉病(botrytis?cinerea)、白粉病、菌核病(sclerotinia?spp.)、褐腐病(monilia?spp.)等,也可以防治香蕉葉斑病(sigatoka)、大豆猝死綜合癥(sds)。非常獨特的是,作為殺菌劑的氟吡菌酰胺,還可以有效防治線蟲的侵害,如根結線蟲等,它是第一個sdhi類殺線蟲劑,也是第一個對使用者和環(huán)境低毒的殺線蟲劑,未來有望成為線蟲防治戰(zhàn)略中的支柱產品。而且,氟吡菌酰胺還能提高農產品的可儲存性,延長它們的貨架壽命。
2、柑橘樹脂病又稱砂皮病、蒂腐病,是由柑橘間座殼菌侵染所引起的、發(fā)生在柑橘上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枝干、果實、葉片等部位,發(fā)生嚴重時,造成大面積毀園或貯運過程中大量爛果,影響樹體壽命和果實商品價值。
3、柑橘樹脂病是中國柑橘產區(qū)普遍發(fā)生且危害嚴重的病害之一。5-6月份雨水多,出現(xiàn)第1次發(fā)病高峰。到9-10月份雨水再次增多,病害再次蔓延危害。遇凍害、澇害,引起樹勢衰弱,發(fā)病重。管理粗放,肥料供應不足,施肥不及時或配合不當,園中積水以及天牛、吉丁蟲等危害重,均利于發(fā)病。
4、發(fā)明人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將作用機理不同的氟吡菌酰胺與喹啉銅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懸浮劑組合物,可以有效控制柑橘樹脂病的發(fā)生,降低了農藥用藥量、降低了農民防治成本,并且對作物安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殺菌組合物防治柑橘樹脂病的用途。尤其在柑橘樹脂病發(fā)病后可以快速的控制病情蔓延,還能增強柑橘免疫力,降低柑橘紅蜘蛛爆發(fā)。
2、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殺菌組合物防治柑橘樹脂病的用途,所述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為氟吡菌酰胺和喹啉銅,其中氟吡菌酰胺與喹啉銅的重量比為1:1~1:9,優(yōu)選的重量比為1:7。
4、進一步地,殺菌組合物含有氟吡菌酰胺、喹啉銅、助劑,組合物的劑型為懸浮劑。
5、進一步地,殺菌組合物中氟吡菌酰胺與喹啉銅的總重量為100~600克/升,優(yōu)選的總重量為400克/升。
6、進一步地,所述的助劑選自分散劑、潤濕劑、增稠劑、防凍劑、消泡劑、ph調節(jié)劑、水中的一種或多種。
7、殺菌組合物制成懸浮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及含量:氟吡菌酰胺2~100克/升、喹啉銅50~500克/升、分散劑1~90克/升、潤濕劑1~90克/升、增稠劑1~20克/升、防凍劑1~80克/升、消泡劑0.1~20克/升、ph調節(jié)劑0~10克/升、水余量。
8、本發(fā)明的用于防治柑橘樹脂病的殺菌組合物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產生以下有益效果:(1)與單劑相比,該組合物對防治柑橘樹脂病具有更顯著的增效作用;(2)兩種不同作用機理化合物進行混配,能有效延緩病害抗藥性產生,尤其在已發(fā)病時期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蔓延,速效性好;(3)防治譜廣,有效防治樹脂病外,對其他真菌、細菌病害也有很好的效果;(4)可以促進柑橘葉片葉綠素合成,增強光合作用,治病增產;(5)還能增強柑橘免疫力,降低柑橘紅蜘蛛爆發(fā)。
1.一種殺菌組合物防治柑橘樹脂病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殺菌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為氟吡菌酰胺和喹啉銅,其中氟吡菌酰胺與喹啉銅的重量比為1:1~1:9。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殺菌組合物中氟吡菌酰胺與喹啉銅的重量比為1:7。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殺菌組合物含有氟吡菌酰胺、喹啉銅、助劑,組合物的劑型為懸浮劑。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殺菌組合物中氟吡菌酰胺與喹啉銅的總重量為100~600克/升。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殺菌組合物中氟吡菌酰胺與喹啉銅的總重量為400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