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變電工程,具體涉及一種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1、電力工程分成發電、輸電和變電三大塊。變電站包括戶外變電站與戶內變電站兩大類。戶內變電站以節省占地面積、建設周期短、工程造價低、供電可靠性高等優勢,在變電工程技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以戶內變電站中的gis配電裝置舉例說明。戶內變電站中,gis配電裝置出線通常采用傳統“一”字型出線,即gis配電裝置的三個出線套管沿墻體水平方向橫向一字排開,相鄰兩個出線套管之間具有間距,導線向上引接,架空出線位于三個出線套管的上方。該種方式橫向空間占用很大,架空出線回數有限,導致沒有空間架空出線的回路只能采用電纜出線,造價高。同時這種方式的配電裝置主母線較長,費用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減小沿墻體水平方向的出線占用空間。
2、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包括第一耐張絕緣子串、第二耐張絕緣子串、第三耐張絕緣子串、第一出線套管、第二出線套管、第三出線套管、a相引接線、b相引接線、c相引接線、a相線、b相線、c相線和地線;
3、所述第一耐張絕緣子串、第二耐張絕緣子串和第三耐張絕緣子串的一端均通過安裝座安裝于墻體上、且均位于墻體外側;所述第一耐張絕緣子串、第二耐張絕緣子串和第三耐張絕緣子串的另一端均向遠離所述墻體的方向l1延伸,且分別形成a相掛線點、b相掛線點和c相掛線點;所述第一耐張絕緣子串、第二耐張絕緣子串和第三耐張絕緣子串從上至下兩兩相間隔布置、且形成耐張絕緣子串組;
4、所述地線的一端與墻體內的接地預埋件相連,另一端向遠離所述墻體的方向l1延伸;所述a相線、b相線和c相線的一端,分別與所述a相掛線點、b相掛線點和c相掛線點相連,所述a相線、b相線和c相線的另一端均向遠離所述墻體的方向l1延伸;所述地線、a相線、b相線和c相線從上至下兩兩相距布置、且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并形成出線豎直面;
5、所述第一出線套管、第二出線套管和第三出線套管的一端均與戶內配電裝置沿水平方向伸出墻體的分支母線相連,另一端均向遠離所述墻體的方向l1延伸、且形成放射狀結構;所述第一出線套管、第二出線套管和第三出線套管的軸線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并形成套管豎直面;所述分支母線、第一出線套管、第二出線套管和第三出線套管位于耐張絕緣子串組的同側;所述出線豎直面與套管豎直面之間具有間距;
6、所述第一出線套管遠離分支母線的一端與a相線通過a相引接線引接;所述第二出線套管遠離分支母線的一端與b相線通過b相引接線引接;所述第三出線套管遠離分支母線的一端與c相線通過c相引接線引接。
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出線套管向遠離所述墻體的方向l1傾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一出線套管遠離所述分支母線的一端位于所述a相線與b相線之間;
8、所述第二出線套管水平布置,且位于b相線的側方;
9、所述第三出線套管向遠離所述墻體的方向l1傾斜向下布置,所述第三出線套管遠離所述分支母線的一端位于所述b相線與c相線之間。
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出線套管遠離分支母線的一端靠近所述a相線,所述第二出線套管遠離分支母線的一端與b相線相齊平,所述第三出線套管遠離分支母線的一端靠近所述c相線。
11、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分支母線下方的斜撐,所述斜撐的上端與分支母線的管筒相連,下端與墻體相連。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減小沿墻體水平方向的出線占用空間。壓縮了出線間隔寬度、節省空間,減少配電裝置橫向尺寸和主母線長度,高效利用架空出線通道,增加架空出線回數,減少出線投資。
1.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耐張絕緣子串(1)、第二耐張絕緣子串(2)、第三耐張絕緣子串(3)、第一出線套管(4)、第二出線套管(5)、第三出線套管(6)、a相引接線(7)、b相引接線(8)、c相引接線(9)、a相線(10)、b相線(11)、c相線(12)和地線(1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線套管(4)向所述遠離墻體(16)的方向l1傾斜向上布置,所述第一出線套管(4)遠離所述分支母線(14)的一端位于所述a相線(10)與b相線(11)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線套管(4)遠離分支母線(14)的一端靠近所述a相線(10),所述第二出線套管(5)遠離分支母線(14)的一端與b相線(11)相齊平,所述第三出線套管(6)遠離分支母線(14)的一端靠近所述c相線(1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戶內配電裝置架空出線縱向布置橫向引接的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分支母線(14)下方的斜撐(15),所述斜撐(15)的上端與分支母線(14)的管筒相連,下端與墻體(16)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