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隔爆的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直流無刷微型齒輪泵頭包括直流無刷電機、磁力驅動器和齒輪泵頭頭,三者左右并排設置,且直流無刷電機左部的轉軸與磁力驅動器的右部相連,該磁力驅動器的左部與所述齒輪泵頭頭的右部相連。由于微型齒輪泵頭工作時直流無刷電機易產生火花, 而磁力驅動器和齒輪泵頭不易產生火花,如果將傳統(tǒng)的直流無刷微型齒輪泵頭運用在礦井內,直流無刷電機產生的火花就極易與礦井內的瓦斯等易燃氣體接觸,從而引爆瓦斯等易燃氣體,引發(fā)嚴重的安全事故,為此,急需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隔爆的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包括直流無刷電機、磁力驅動器和齒輪泵頭,三者左右并排設置,且直流無刷電機左部的轉軸與磁力驅動器的右部相連,該磁力驅動器的左部與所述齒輪泵頭的右部相連,其關鍵在于在所述直流無刷電機外設置隔爆箱,隔爆箱的左端敞口,該敞口由封板封口,在封板上開有隔爆孔,且隔爆箱的底部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直流無刷電機的轉軸穿設在支撐板上的過孔中,該支撐板為圓形板,支撐板的右部插入所述封板的隔爆孔中,兩者緊密貼合,支撐板的左部固套有隔爆板,該隔爆板與所述封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在傳統(tǒng)結構的基礎上,在所述直流無刷電機外設置隔爆箱,隔爆箱的左端敞口,該敞口由封板封口,在封板上開有隔爆孔,且隔爆箱的底部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直流無刷電機的轉軸穿設在支撐板上的過孔中,該支撐板為圓形板,支撐板的右部插入所述封板的隔爆孔中,兩者緊密貼合,支撐板的左部固套有隔爆板,該隔爆板與所述封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與傳統(tǒng)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將不易產生火花的齒輪泵頭和磁力驅動器隔在隔爆箱外,同時將易產生火花的直流無刷電機裝在隔爆箱內,并使直流無刷電機的轉軸穿設在支撐板上的過孔中,且進行隔爆處理,這樣就能可靠地將直流無刷電機產生的火花屏蔽在隔爆箱內,使之與礦井內的瓦斯等易燃氣體隔離開來,防止它們相互接觸,避免引爆瓦斯等易燃氣體,從而有效地達到隔爆的目的,且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適于大規(guī)模推廣運用。作為優(yōu)化,在所述底板的左部設置支座,該支座的上部開有半圓形缺口,在支座的上方對應設置半圓形的緊固件,該緊固件與所述支座通過螺釘對接固定,且所述齒輪泵頭的中部支撐在支座與緊固件對接形成的圓形孔中。所述隔爆箱為方形箱體,在該隔爆箱的頂部設置“ Π ”字型的提手,這樣就便于搬運本微型齒輪泵頭。在所述隔爆箱的后側壁左右并排設置兩個空心接線柱,其中一個空心接線柱為電源線接線柱,另外一個空心接線柱為控制線接線柱。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不易產生火花的齒輪泵頭和磁力驅動器隔在隔爆箱外, 同時將易產生火花的直流無刷電機裝在隔爆箱內,這樣就能可靠地將直流無刷電機產生的火花屏蔽在隔爆箱內,使之與礦井內的瓦斯等易燃氣體隔離開來,防止它們相互接觸,避免引爆瓦斯等易燃氣體,從而有效地達到隔爆的目的,且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適于大規(guī)模推廣運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左視圖;圖4為圖1中支撐板7及隔爆板8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A-A向剖視圖;圖6為圖1中封板5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 6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直流無刷電機1、磁力驅動器2、齒輪泵頭3、隔爆箱4、封板5、底板6、支撐板7、隔爆板8、支座9、緊固件10、提手11和空心接線柱12構成,其中直流無刷電機1、磁力驅動器2和齒輪泵頭3左右并排設置,具體為直流無刷電機1 居右,齒輪泵頭3居左,而磁力驅動器2位于直流無刷電機1和齒輪泵頭3之間。同時,上述直流無刷電機1左部的轉軸Ia與磁力驅動器2的右部相連,該磁力驅動器2的左部與所述齒輪泵頭3的右部相連。并且,上述直流無刷電機1、磁力驅動器2和齒輪泵頭3的結構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連接結構均為現(xiàn)有結構,在此均不做贅述。參照1 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發(fā)明點,在上述直流無刷電機1的外面設置一個方形的隔爆箱4,直流無刷電機1被裝在該隔爆箱4的內腔中。所述隔爆箱4的左端敞口,該敞口由上述封板5封口,且封板5為方形板,在封板5上開有圓形的隔爆孔5a,該隔爆孔fe的孔壁為圓形的隔爆面。作為優(yōu)化,所述隔爆箱4的底部設有兩個水平安裝支耳13, 該水平安裝支耳13通過螺釘與所述底板6的右部固定。另外,在所述隔爆箱4的后側壁上左右并排設置有兩個空心接線柱12,其中一個空心接線柱12為電源線接線柱,另外一個空心接線柱12為控制線接線柱。為了便于搬運本微型齒輪泵頭,特在所述隔爆箱4的頂部從左往右設置一個“ Π ”字型的提手11。所述直流無刷電機1的轉軸Ia穿設在支撐板7上的過孔7a中,該過孔7a為階梯形孔,并沿支撐板7的厚度方向開設。所述支撐板過孔7a的小孔徑端的孔徑與轉軸Ia的軸徑相等,在過孔7a的大孔徑端裝有滾動軸承14,該滾動軸承14套在直流無刷電機轉軸 Ia的軸身上。上述支撐板7為圓形板,該支撐板7的右部插入所述封板5的隔爆孔fe中,兩者緊密貼合,具體為支撐板7右部的外圓面與封板隔爆孔fe孔壁的隔爆面緊密貼合。在所述支撐板7的左部固套有方形的隔爆板8,該隔爆板8通過螺釘與所述封板5固定連接。另外,所述直流無刷電機1的外殼通過螺釘與支撐板7的右板面固定連接。參照1、2及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發(fā)明點,在上述底板6的左部設置支座9,該支座9的上部開有半圓形缺口(圖中未標出)。在支座9的上方對應設置半圓形的緊固件10, 該緊固件10的下端向外彎折形成有兩個外翻邊10a。所述緊固件10與支座9對接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形孔,且緊固件10的兩個外翻邊IOa通過螺釘與與所述支座9固定連接。上述齒輪泵頭3的中部支撐在支座9與緊固件10對接形成的圓形孔中。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如改變隔爆箱4的形狀, 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包括直流無刷電機(1)、磁力驅動器(2)和齒輪泵頭(3), 三者左右并排設置,且直流無刷電機(1)左部的轉軸(la)與磁力驅動器(2)的右部相連,該磁力驅動器的左部與所述齒輪泵頭(3)的右部相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無刷電機(1) 外設置隔爆箱(4),隔爆箱的左端敞口,該敞口由封板(5)封口,在封板(5)上開有隔爆孔 (5a),且隔爆箱(5)的底部與底板(6)固定連接;所述直流無刷電機(1)的轉軸(Ia)穿設在支撐板(7)上的過孔(7a)中,該支撐板為圓形板,支撐板(7)的右部插入所述封板(5)的隔爆孔(5a)中,兩者緊密貼合,支撐板(7)的左部固套有隔爆板(8),該隔爆板(8)與所述封板 (5)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5)的左部設置支座(9),該支座(9)的上部開有半圓形缺口,在支座(9)的上方對應設置半圓形的緊固件(10),該緊固件與所述支座(9)通過螺釘對接固定,且所述齒輪泵頭(3)的中部支撐在支座(9)與緊固件(10)對接形成的圓形孔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箱(4)為方形箱體,在該隔爆箱(4)的頂部設置“ Π,,字型的提手(1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爆箱(4)的后側壁左右并排設置兩個空心接線柱(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礦用直流無刷微型泵,包括直流無刷電機、磁力驅動器和齒輪泵頭,三者左右并排設置,且直流無刷電機左部的轉軸與磁力驅動器的右部相連,該磁力驅動器的左部與所述齒輪泵頭的右部相連,在所述直流無刷電機外設置隔爆箱,隔爆箱的左端敞口,該敞口由封板封口,在封板上開有隔爆孔,且封板的底部與底板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將不易產生火花的齒輪泵頭和磁力驅動器隔在隔爆箱外,同時將易產生火花的直流無刷電機裝在隔爆箱內,這樣就能可靠地將直流無刷電機產生的火花屏蔽在隔爆箱內,使之與礦井內的瓦斯等易燃氣體隔離開來,防止它們相互接觸,從而有效地達到隔爆的目的,且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文檔編號H02K5/136GK202190168SQ20112027994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3日
發(fā)明者劉國慶, 吳付祥, 張強, 李德文, 王杰, 程昌華, 范正偉, 黃衛(wèi) 申請人: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