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旋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水旋鈕組件。
背景技術:
1、在戶外的傳感或者控制的電子器件領域,如戶外水閥定時器,或者土壤檢測器等,由于其工作環境下容易出現高溫暴雨天氣,導致水汽容易從旋鈕與電子器件的殼體的縫隙進入到殼體的內部中,對其內部的電路板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提出了一種防水旋鈕組件。
2、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出一種一種防水旋鈕組件,所述防水旋鈕組件包括:
3、殼體,包括容納腔,所述殼體包括殼蓋板,所述殼蓋板包括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第一旋鈕通孔,所述殼體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殼蓋板遠離所述容納腔一側且繞所述第一旋鈕通孔設置的支撐圍板,所述支撐圍板形成與所述第一旋鈕通孔連通的第二旋鈕通孔;
4、旋鈕件,轉動設置于所述殼體上,包括與所述支撐圍板轉動設置的主體部、設置于所述主體部上且繞所述支撐圍板設置的把手部以及設置于所述主體部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旋鈕通孔的第一連接部;
5、旋鈕支架,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容納腔中,包括穿過所述第一旋鈕通孔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的第二連接部以及繞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且與所述殼蓋板相對設置的阻擋部;
6、第一防水圈,設置于所述主體部和所述支撐圍板之間。
7、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水圈包括基底部和分別設置于所述基底部兩端的第一止水部和第二止水部,所述第一止水部、第二止水部以及基底部形成第一止水槽和第二止水槽。
8、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水圈通過第一止水槽套設于所述支撐圍板上;
9、所述主體部包括支撐部,所述支撐部嵌套設置于所述第二止水槽中且與所述支撐圍板相對設置。
10、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止水部相對所述第二止水部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
11、其中,所述第一止水部沿軸向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止水部。
12、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防水旋鈕組件還包括套設于所述第二連接部且設置于所述阻擋部和所述殼蓋板之間的第二防水圈。
13、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阻擋部包括靠近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的臺階部,所述殼蓋板設置有與所述臺階部對應的臺階槽,所述第二防水圈設置于所述臺階部和所述臺階槽之間。
14、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固定盲孔,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有固定通孔,所述防水旋鈕組件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從所述第二連接部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方向依次穿入所述固定通孔與所述固定盲孔以將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和/或
15、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相互嵌套設置。
16、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旋鈕件包括設置于所述主體部和所述第一連接部之間的扭轉徑向筋條,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有與所述扭轉徑向筋條對應的扭轉槽;
17、所述扭轉徑向筋條與所述扭轉槽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連接部可帶動所述第二連接部進行扭轉。
18、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防水旋鈕組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容納腔中的pcb板,所述pcb板包括電接觸區,所述旋鈕支架設置有用于所述電接觸區接觸的觸角片。
19、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殼體包括可相對拆卸的第一子殼體和第二子殼體,所述第一子殼體和所述第二子殼體圍合形成所述容納腔;
20、所述殼蓋體設置于所述第一子殼體上。
21、本申請提出的防水旋鈕組件,通過設置第二旋鈕通孔和第一旋鈕通孔,且將旋鈕件和旋鈕支架通過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旋鈕通孔的第一連接部和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旋鈕通孔的第二連接部進行連接,且通過將旋鈕件轉動設置于殼體上并在旋鈕件的主體部和殼體的支撐圍板之間設置第一防水圈,可以有效的減少或者避免液體從主體部和第一防水圈之間的縫隙進入到第二旋鈕通孔、第一旋鈕通孔以及容納腔中,保證了整個防水旋鈕組件的防水性,從而有效的減少或避免對容納腔中的電路板造成損壞。且通過設置凸出于殼蓋板的支撐圍板,也可以對濺射或者滴落到殼蓋板的液體進行一定的阻擋作用,防止液體進入第二旋鈕通孔、第一旋鈕通孔以及容納腔中,使得整個防水旋鈕組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1.一種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旋鈕組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圈包括基底部和分別設置于所述基底部兩端的第一止水部和第二止水部,所述第一止水部、第二止水部以及基底部形成第一止水槽和第二止水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圈通過第一止水槽套設于所述支撐圍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部相對所述第二止水部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旋鈕組件還包括套設于所述第二連接部且設置于所述阻擋部和所述殼蓋板之間的第二防水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部包括靠近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的臺階部,所述殼蓋板設置有與所述臺階部對應的臺階槽,所述第二防水圈設置于所述臺階部和所述臺階槽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固定盲孔,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有固定通孔,所述防水旋鈕組件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從所述第二連接部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方向依次穿入所述固定通孔與所述固定盲孔以將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和/或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鈕件包括設置于所述主體部和所述第一連接部之間的扭轉徑向筋條,所述第二連接部設置有與所述扭轉徑向筋條對應的扭轉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旋鈕組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容納腔中的pcb板,所述pcb板包括電接觸區,所述旋鈕支架設置有用于所述電接觸區接觸的觸角片。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防水旋鈕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可相對拆卸的第一子殼體和第二子殼體,所述第一子殼體和所述第二子殼體圍合形成所述容納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