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瀝青路面施工、試驗檢測的,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評估瀝青混合料抗離析能力的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1、瀝青混合料的整體工藝流程中,拌合、裝卸、機械攤鋪、振動壓實等各工藝環節均會對其集料顆粒分布狀態造成干擾,從而造成集料顆粒分布不均,即通常所說的“離析”或“不均勻性”。瀝青混合料“離析”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攤鋪瀝青層的體積特性、力學特性分布不均勻,即瀝青層局部存在透水孔隙以及力學強度的薄弱點,“離析”會導致鋪筑路面在使用早期出現坑洞、坑槽、局部剝落等質量缺陷,是瀝青混合料質量控制的關鍵點。
2、瀝青混合料是由不同粒徑的集料顆粒、熱瀝青或冷瀝青以及填料組成的離散態物質體系,其中所含集料顆粒具有與固態、液態物質均不相同的獨特運動規律,與瀝青混合料的膠結料類型、集料顆粒粒徑分布、整體粘聚力、所受振動、所處流動狀態均存在相關性,相關技術的測試方法下,“離析”現象通常難以預估與測試,因此在混合料設計中難以對“離析”提出可量化的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評估瀝青混合料抗離析能力的試驗裝置,該裝置可以在室內精確量化表征瀝青混合料的整體抗離析能力,相比于采用表面構造技術指標、成型試件的體積指標,試驗工作量小,可以快速試驗瀝青混合料體系的抗離析能力。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用于評估瀝青混合料抗離析能力的試驗裝置,其包括底座、支撐臺面、緩振件、料框和分離板;
3、所述支撐臺面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撐臺面設有振動器以使所述支撐臺面能夠振動,所述振動器連接調頻控制器;
4、所述緩振件設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撐臺面之間以對所述支撐臺面緩振支撐;
5、所述料框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支撐臺面上,所述料框限定出頂部敞開的容納腔以容納瀝青混合料,所述料框的側面設置插入口以使所述分離板可插入所述容納腔內而將振動后的下層細集料與上層粗集料分離。
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用于評估瀝青混合料抗離析能力的試驗裝置,該試驗裝置通過支撐臺面的振動器對料框內的瀝青混合料振動,使得瀝青混合料出現“巴西果效應”,之后利用分離板分離振動后的下層細集料與上層粗集料,可在試驗時,將上層粗集料倒出料框并進行篩分和記錄>2.36mm以上各檔粒徑的重量,如此可以以>2.36mm以上各檔粒徑重量占總料重的百分比作為評價瀝青混合料抗離析能力的技術指標,進行精確量化表征瀝青混合料的整體抗離析能力。
7、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出的一種用于評估瀝青混合料抗離析能力的試驗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8、可選地,所述緩振件包括彈簧、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設置在所述支撐臺面的底面,所述第二連接塊設置在所述底座的頂面,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
9、可選地,所述振動器設置在所述支撐臺面的底面。
10、可選地,所述料框通過凹凸配合設置在所述支撐臺面上。
11、可選地,所述插入口設置在所述料框的高度的2/3所處位置。
12、可選地,所述容納腔的兩相對側壁均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一端部與所述插入口相通以對所述分離板的插入過程進行導向。
13、可選地,所述底座、所述支撐臺面、所述料框和所述分離板均為剛制件。
14、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用于評估瀝青混合料抗離析能力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撐臺面、緩振件、料框和分離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振件包括彈簧、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設置在所述支撐臺面的底面,所述第二連接塊設置在所述底座的頂面,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器設置在所述支撐臺面的底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通過凹凸配合設置在所述支撐臺面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設置在所述料框的高度的2/3所處位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的兩相對側壁均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一端部與所述插入口相通以對所述分離板的插入過程進行導向。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撐臺面、所述料框和所述分離板均為剛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