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總體涉及風電領域,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風電場中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風電行業風機葉片、風機塔筒及發電機等大型風機設備在風電場建設運輸過程中對運輸道路有著特殊的要求。為了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輸,目前物流運輸部門需要提前對風電場已有道路進行實地踏勘,提前對不滿足運輸條件的路段進行標記和改造。傳統踏勘作業模式是通過手工量測(路寬及坡度)、相機和手機拍照、gps定位及文字描述的方式將不符合車輛通過的路段標定。然而,這種作業方式非常不便于外業人員對已收集道路信息的整理和踏勘軌跡的整體把控。
盡管隨著技術的發展,在一些領域出現了一些便于地理信息采集的移動設工具,但這些工具通常僅標注了諸如路線、位置、輸入描述等簡單功能,無法適用于風電場道路踏勘業務。現有技術仍然采用人工方式來實現風電場已有道路踏勘任務,并且現有技術的道路踏勘通常由三部分構成,即,數據的采集、數據的編輯以及踏勘成果的導出。然而,在現有的方式中存在以下不足:
1、數據采集及管理方面:現有技術傳統依靠gps、相機、手機等設備對道路信息的采集無法實現踏勘點位置信息與照片等多媒體信息的連接,同時傳統的手工記錄方式也無法達到信息的數據化要求,無法建立有效的運輸道路的空間信息以及實現道路信息定制化查詢管理。
2、數據編輯方面:依靠從其它行業引入的手持地理信息采集工具,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踏勘位置點標注、踏勘軌跡查詢等數據采集和可視化問題,但踏勘路段信息的采集仍需要手動添加大量的文字描述,無法實現已有道路踏勘數據的定量化,容易出現描述信息缺失和不準確情況,給后期信息判別帶來了難度。同時,因為業務需求無法滿足外業踏勘人員對照片及踏勘路段空間位置信息的編輯和量測,無法有效顯示和判定當前踏勘的行進方向。此外,因行業應用特點的限制,目前已有的手持地理信息采集工具也無法達到風電行業工程建設使用的精度需求。
3、踏勘成果輸出方面:傳統的風電場已有道路踏勘方式及其他行業的手持地理信息采集工具及其輸出成果的類型和構成方式與踏勘業務人員需要的最終結果還有很大差距。此外,因外業踏勘人員對問題認知的個體差異等原因導致的對信息表述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內業及道路運輸人員對道路狀況的判別難度,后期可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對采集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能夠便于踏勘人員完成風電場已有道路踏勘信息的采集、錄入和結果展示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方法及系統。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任務管理單元,用于創建踏勘任務,并設置踏勘任務相關信息;地圖信息單元,用于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以及踏勘信息采集單元,用于根據預先設置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采集每個踏勘點位置處的與所需采集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相關的數據,并將所述數據與踏勘點位置相映射地一起存儲在踏勘信息數據庫中。
可選地,踏勘任務相關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信息:踏勘區域范圍信息、踏勘區域的地理基礎數據信息、以及踏勘區域道路的重點踏勘路段信息。
可選地,任務管理單元還可用于實現以下操作之一:導出踏勘結果;刪除已有踏勘任務;以及修改已有踏勘任務。
可選地,地圖信息單元可使用gps定位功能或移動網絡定位功能來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
可選地,地圖信息單元還還用于采集踏勘點移動方向。踏勘信息采集單元可采集每個踏勘點位置處沿所述踏勘點移動方向的與所需采集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相關的數據。
可選地,道路踏勘信息類別可包括以下類別的信息: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以及踏勘位置路障信息。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可包括以下子類別的信息中的至少一個:道路類型信息、道路寬度信息、道路坡度信息、道路轉彎半徑信息以及堆場預設信息。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可包括以下子類別的信息中的至少一個:照片信息和錄像信息。踏勘位置路障信息可包括以下子類別的信息中的至少一個:橋梁、樹木、房屋、山體固定物、涵洞、路燈、廣告指示牌、道路指示牌、以及測速桿。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道路踏勘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創建踏勘任務并設置踏勘任務相關信息;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根據預先設置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采集每個踏勘點位置處的與所需采集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相關的數據,并將所述數據與踏勘點位置相映射地一起存儲在踏勘信息數據庫中。
可選地,踏勘任務相關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個信息:踏勘區域范圍信息、踏勘區域的地理基礎數據信息、踏勘區域道路的重點踏勘路段信息。
可選地,所述道路踏勘信息處理方法還可包括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個操作:導出踏勘結果;刪除已有踏勘任務;以及修改已有踏勘任務。
可選地,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的步驟可包括:使用gps定位功能或移動網絡定位功能來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
可選地,上述道路踏勘細信息處理方法還可包括:采集踏勘點移動方向,并且采集每個踏勘位置處的與所需采集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相關的數據的步驟可包括:采集每個踏勘點位置信息處沿所述踏勘點移動方向的與所需采集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相關的數據。
可選地,道路踏勘信息類別可包括以下類別的信息: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以及踏勘位置路障信息。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可包括以下子類別的信息中的至少一個:道路類型信息、道路寬度信息、道路坡度信息、道路轉彎半徑信息以及堆場預設信息。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可包括以下子類別的信息中的至少一個:照片信息和錄像信息。踏勘位置路障信息可包括以下子類別的信息中的至少一個:橋梁、樹木、房屋、山體固定物、涵洞、路燈、廣告指示牌、道路指示牌、以及測速桿。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中,所述計算機程序用于使計算機的處理器執行上述道路踏勘信息處理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計算機,其中,所述計算機包括如上所述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通過應用如上所述的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及其方法,能夠使得踏勘人員在進行道路踏勘時更具有目的性,從而節約踏勘時間。此外,本發明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及其方法還可使踏勘人員更加方便的進行踏勘信息錄入,規范了踏勘信息的格式和類型,從而便于專業人員對踏勘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另一方面,在使用本發明的方案完成踏勘任務之后,還可以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示踏勘成果,便于查看各踏勘點路障屬性信息及踏勘方向等空間信息,從而方便道路運輸人員及業內分析人員模擬運輸過程。
將在接下來的描述中部分闡述本發明總體構思另外的方面和/或優點,還有一部分通過描述將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經過本發明總體構思的實施而得知。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100的框圖。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分類結構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在下文中,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貫穿附圖,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來指示。
具體實施方式
提供以下參照附圖進行的描述,以幫助全面理解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所述描述包括各種特定細節以幫助理解,但這些細節被認為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對這里描述的實施例進行各種改變和修改。此外,為了清楚和簡明,可省略已知功能和構造的描述。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100的框圖。
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100可以以諸如app的軟件形式被實現在已有的便攜式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中,或者還可以以專用硬件裝置的形式來實現。
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100可包括任務管理單元110、地圖信息單元120和踏勘信息采集單元130。
如圖1所示,任務管理單元110可用于創建踏勘任務,并設置踏勘任務相關信息。
具體地講,任務管理單元110可設置踏勘區域范圍信息、踏勘區域的地理基礎數據、踏勘區域道路的重點踏勘路段等信息。
可選地,任務管理單元110還可預先定義踏勘信息的輸出類型以及格式等(例如,道路踏勘信息輸出的文本格式、jpg圖片格式和空間數據矢量格式文件等),以便規范化管理踏勘結果。
可選地,任務管理單元110還可用來導出踏勘結果以便由專業人員度對采集的踏勘信息進行分析、刪除已有踏勘任務或者是修改(或更新)已有踏勘任務。例如,為便于踏勘工程的管理,便于同一路段多次踏勘的需要,任務管理單元110可建立數據自動更新和覆蓋已有數據的機制,在踏勘信息數據庫中設置指定字段來標注針對某一路段的踏勘次數和踏勘狀態,由此能夠基于踏勘任務的工作范圍、踏勘的次數實現對踏勘工作的工程化管理方式,并直接導出具有使用價值的踏勘報告成果,使得業內人員能夠方便地使用踏勘成果數據,而無需對其進行再整理。
地圖信息單元120可用于提供踏勘任務路線(離線或在線地圖)和踏勘點位置信息。具體地講,在任務管理單元110創建踏勘任務之后,地圖信息單元120可根據任務管理單元110所設置的踏勘區域范圍等信息,導入踏勘任務的路線以及將執行踏勘作業的踏勘點位置,并根據所述路線對用戶進行導航,以便于用戶能夠到達期望的踏勘點位置(例如,最近的踏勘點位置)。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地圖信息單元120可使用gps定位功能或移動網絡定位功能來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例如,所在踏勘點的經度和緯度坐標信息)。
可選地,地圖信息單元120還可采集踏勘點移動方向。詳細地講,由于在執行風電場已有道路踏勘任務時,道路的坡度、路障位置等踏勘信息的具體數據會與踏勘車輛的行進方向緊密相關,因此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當執行踏勘任務時,地圖信息單元120在提供踏勘點位置信息的同時還可采集踏勘點的移動方向。僅作為示例,地圖信息單元120可獲取用戶在踏勘位置處手動標注的方向(例如,使用箭頭標注所述方向),或者可在利用照片采集踏勘信息時增加采集方位的設置來完成對采集照片的方位標注,由此獲得踏勘點移動方向。以這種方式,能夠清楚的獲知整個踏勘路線的指定方向上的地物信息,便于在運輸風機、葉片等過程中調整行車軌跡。應該理解,以上舉例僅是示例,本申請不限于此,還可使用各種方法來獲得踏勘點移動方向
可選地,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地圖信息單元120不僅可在執行踏勘任務時提供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在完成整個踏勘任務或完成階段性踏勘任務之后,還可使用地圖信息單元120來實現踏勘成果的預覽、編輯等功能。例如,當用戶瀏覽踏勘成果時,利用地圖信息單元120,可在地圖上標出各個踏勘點位置、踏勘任務行進路線,在每個踏勘點位置處顯示相應的各項踏勘信息等數據,由此便于用戶在地圖上對踏勘軌跡進行瀏覽查看,統計踏勘道路中的包含的所有路障信息,并對工程成本進行估算。
繼續參照圖1,踏勘信息采集單元130可根據預先設置的道路踏勘信息的類別,采集每個踏勘點位置處的與所需采集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相關的數據,并將所述數據與踏勘點位置相映射地一起存儲在踏勘信息數據庫中。在所述踏勘信息數據庫中,僅作為示例,可通過全局唯一字段實現踏勘點與照片、踏勘位置道路描述信息、踏勘點空間信息等踏勘信息的映射。所述唯一字段可用32位guid碼進行標識,在數據庫中唯一不重復,并且作為踏勘點的唯一識別碼存儲于其他所有與該踏勘點相關的數據表中。然而,應該理解,上述存儲方式僅是示例,本申請不限于此,還可使用各種存儲方式在踏勘信息數據庫中建立踏勘點與其他踏勘信息的映射。
可選地,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踏勘信息采集單元130可預先將踏勘信息設置為三個大類別,即,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以及踏勘位置路障信息。此外,可按照所述三種類別,對踏勘信息進行進一步劃分,例如,如圖2所示,可將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進一步劃分為道路類型信息、道路寬度信息、道路坡度(橫坡/縱坡)信息、道路轉彎半徑信息以及堆場預設信息等子類別;可將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進一步劃分為照片信息和錄像信息等子類別;可將踏勘位置路障信息進一步劃分為橋梁、樹木、房屋、山體固定物、涵洞、路燈、廣告/道路指示牌、測速桿等子類別。踏勘任務執行人員可按照上述劃分出的類別和子類別輸入所需的踏勘信息。例如,對于踏勘位置路障信息,可針對進一步劃分出的各項子類別(即,橋梁、樹木、房屋、山體固定物、涵洞、路燈、廣告/道路指示牌、測速桿等)輸入數量和單價信息,由此便于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對應的整改方案及相應的工程成本估算。然而,應該理解,以上類別或子類別的信息僅是為了解釋而列舉的示例,本申請不限于此,還可根據需要而設置更多的類別或減少一些類別。
可選地,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可針對上述類別或子類別提供若干選項以便于踏勘人員進行輸入(例如,針對道路類型信息,可提供多種道路類型以供踏勘人員在采集信息時進行選擇和輸入)。此外,還可預先規定上述各個類別或子類別中的度量因子(即,上述類別或子類別中可通過測量或其它方式獲得可度量的值的參數,例如,圖2中的道路寬度信息、道路坡度(橫坡/縱坡)信息、道路轉彎半徑信息等)的單位和尺度(例如,度量因子的值的采集范圍)。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由于統一規定了諸如道路長度、轉彎半徑等子類別的單位和尺度(例如,場內路寬最低要求5米、會車點最低要求6米,坡度最低要求15度等),使得用戶在進行信息采集時可通過按照所述預設類別、格式、尺度等錄入踏勘信息,規范了道路踏勘的業務流程,同時保證了輸出踏勘成果信息表述的規范性和可讀性,能夠減少因踏勘人員個體差異的原因導致的踏勘信息表述不清,措辭不當等錯誤的可能性,提高了野外作業人員對道路信息的采集和錄入的效率,并且更加便于內業道路踏勘人員和運輸人員對道路進行更加清晰直觀的分析,從而采取更合理的道路規劃、整改方案和物流運輸方案。
以下將結合圖3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方法。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3所示,在步驟310,可通過任務管理單元110來創建踏勘任務并設置踏勘任務相關信息。
所述踏勘任務相關信息可包括踏勘區域范圍信息、踏勘區域的地理基礎數據、踏勘區域道路的重點踏勘路段等信息。
可選地,在步驟310,還可使用任務管理單元110預先定義踏勘信息的輸出類型以及格式(例如,道路踏勘信息輸出的文本格式、jpg圖片格式和空間數據矢量格式文件等),以便規范化管理踏勘結果。
以上已結合圖1詳細地描述了任務管理單元110創建踏勘任務并設置相關信息的操作,在此為了簡明,將不再進行更詳細地描述。
在步驟320,可使用地圖信息單元120來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
具體地講,在使用任務管理單元110創建踏勘任務之后,地圖信息單元120可根據任務管理單元110所設置的踏勘區域范圍等信息,導入踏勘任務的路線和將執行踏勘作業的踏勘點位置,并按照所述路線對用戶進行導航,以便于用戶能夠到達到期望的踏勘點位置(例如,最近的踏勘點位置)。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地圖信息單元120可使用gps定位功能或移動網絡定位功能來提供踏勘任務路線和踏勘點位置信息(例如,所在踏勘點的經度和緯度坐標信息)。
可選地,在步驟320,地圖信息單元120還可采集踏勘點移動方向。具體地講,由于在執行風電場已有道路踏勘任務時,道路的坡度、路障位置等踏勘信息的具體數據與踏勘車輛的運行方向緊密相關,因此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當執行踏勘任務時,地圖信息單元120在提供踏勘點位置信息的同時還可采集踏勘點移動方向。僅作為示例,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地圖信息單元120可獲取用戶在踏勘位置處手動標注的方向,或者可在利用照片采集踏勘信息時增加采集方位的設置來完成對采集照片的方位標注,由此獲得踏勘點移動方向。然而,應該理解,以上舉例僅是示例,本申請不限于此,還可使用各種方法來獲得踏勘點移動方向。
在步驟330,踏勘信息采集單元130可根據預先設置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采集每個踏勘點位置處與所需采集的道路踏勘信息類別相關的數據,并將所述數據與踏勘點位置相映射地一起存儲在踏勘信息數據庫中。
具體地講,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踏勘信息采集單元130可預先將踏勘信息設置為三個大類別,即,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以及踏勘位置路障信息。此外,可按照所述三種類別對踏勘信息進行進一步劃分,如圖2所示,可將踏勘位置道路基礎信息進一步劃分為道路類型信息、道路寬度信息、道路坡度(橫坡/縱坡)信息、道路轉彎半徑信息以及堆場預設信息等子類別;可將踏勘位置路障可視化多媒體信息進一步劃分為照片信息和錄像信息等子類別;可將踏勘位置路障信息進一步劃分為橋梁、樹木、房屋、山體固定物、涵洞、路燈、廣告/道路指示牌、測速桿等子類別。踏勘任務執行人員可按照上述劃分出的類別和子類別輸入所需的踏勘信息,例如,對于踏勘位置路障信息,可針對進一步劃分出的各項子類別(即,橋梁、樹木、房屋、山體固定物、涵洞、路燈、廣告/道路指示牌、測速桿等)輸入數量和單價信息,由此便于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對應的整改方案及相應的工程成本估算。然而,應該理解,以上類別或子類別的信息僅是為了解釋而列舉的示例,本申請不限于此,還可根據需要而設置更多的類別或減少一些類別。
可選地,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可針對上述類別或子類別提供若干選項以便于踏勘人員進行輸入(例如,針對道路類型信息,可提供多種道路類型以供踏勘人員在采集信息時進行選擇和輸入)。此外,還可預先規定上述各個類別或子類別中的度量因子(即,上述類別或子類別中可通過測量或其它方式獲得可度量的值的參數,例如,道路寬度信息、道路坡度(橫坡/縱坡)信息、道路轉彎半徑信息等)的單位和尺度(例如,度量因子的值的采集范圍)。
此外,在使用上述方法完成踏勘任務或階段性地完成踏勘任務之后,可使用地圖信息單元120來實現踏勘成果的預覽、編輯等功能。例如,當用戶瀏覽踏勘成果時,利用地圖信息單元120,可在地圖上標出各個踏勘點位置、踏勘任務行進路線,在每個踏勘點位置處顯示相應的各項踏勘信息等數據,由此便于用戶在地圖上對踏勘軌跡進行瀏覽查看,統計踏勘道路中的包含的所有路障信息,并對工程成本進行估算。
通過應用如上所述的本申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和方法,能夠使得踏勘人員在進行道路踏勘時更具有目的性,從而節約踏勘時間。此外,本申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和方法還可使踏勘人員更加方便地進行踏勘信息錄入,規范了踏勘信息的格式和類型,也便于專業人員對踏勘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另一方面,在使用本申請的道路踏勘信息處理系統和方法完成踏勘任務之后,還能夠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示踏勘成果,便于查看各踏勘點路障屬性信息及踏勘行進方向等空間信息,從而方便道路運輸人員及業內分析人員模擬運輸過程。
上述方法和/或操作可被記錄、存儲或固定在一個或多個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包括將由計算機執行的程序指令以使處理器運行或執行所述程序指令。所述介質還可單獨包括程序指令、數據文件、數據結構等或數據文件、數據結構等與程序指令的組合。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的示例包括磁介質(例如,硬盤、軟盤和磁帶)、光介質(例如,cdrom盤和dvd)、磁光介質(例如,光盤)以及專門配置為存儲和執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裝置(例如,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閃存等)。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例如,由編譯器產生的)機器代碼和包含可由計算機使用解釋器執行的更高級代碼的文件。描述的硬件裝置可被配置用作一個或多個軟件單元以執行上述操作和方法,反之亦然。此外,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分布在通過網絡連接的計算機系統中,并且計算機可讀代碼或程序指令可以以分布方式被存儲和執行。
盡管已經參照其示例性實施例具體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