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正負壓容器的快速側開門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型的壓力容器的開門機構,特別涉及一種
用于LCD生產線的偏光片和玻盒之間所產生氣泡的消除壓力容器的
側向開關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大型壓力容器的開關門方式主要是采用齒圈嚙合 方式實現密封,開關門時采用的是以焊接在腔體上的鉸鏈為軸,旋轉 開門。在LCD生產線上,如果設備采用常規的旋轉開門方式,則很難 與前后工序的設備連接成流水線,影響工作效率,同時會占用較大的 空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側向開關門機構,這種結構在開關門 時解決了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積,并且不可以與生產線上其他的設備連 接成流水線作業的技術問題,滿足大型壓力容器應用于潔凈空間的使 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正負壓容器的快速側開門機構,包括門框架l、門體3、筒體法 蘭4,在所述的門框架1上下框上分別設置有滑軌7,所述的門體3 上固定設置有門支撐8,其側邊固定連有支撐板6,支撐板6下設置
有滑輪9,滑輪9在滑軌7上左右滑動實現容器門體的快速側向開合。 所述的筒體法蘭4的左半圈上還可設置有半圓型的筒體齒圈5,
門體3右半圈設置有半圓型的門齒圈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滿足潔凈廠房中大型LCD顯示器
件的生產需要,結構簡單,不會因摩擦產生粉塵,可以滿足將大尺寸
的兩種材料粘連時,消除粘連處產生的氣泡。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滑軌定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側向開關門結構,包括門框架1、半圓型門齒圈2、門3、筒 體法蘭4、半圓型筒體齒圈5、支撐板6、滑軌7、門支撐8和滑輪9。 門關閉時,滑輪帶動門在滑軌方向運行,門3的左側部分插入半圓型 筒體齒圈5中,筒體法蘭4的右側插入半圓型門齒圈2中,然后用壓 縮空氣將筒體法蘭上密封槽內的密封圈推出壓緊在大齒圈上從而實 現密封。門3的運動軌跡由門框架1上安裝的滑軌7確定,門3由門 支撐8固定,并且依靠其上連接的支撐板6上安裝的滑輪9在滑軌7 中可以輕松滑動。
權利要求1、一種正負壓容器的快速側開門機構,包括門框架(1)、門體(3)、筒體法蘭(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門框架(1)上下框上分別設置有滑軌(7),所述的門體(3)上固定設置有門支撐(8),其側邊固定連有支撐板(6),支撐板(6)下設置有滑輪(9),滑輪(9)在滑軌(7)上左右滑動實現容器門體的快速側向開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正負壓容器的快速側開門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體法蘭(4)的左半圈上設置有半圓型的筒體 齒圈(5),門體(3)右半圈上設置有半圓型的門齒圈(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側向開關門機構,這種結構在開關門時解決了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積,并且不可以與生產線上其他的設備連接成流水線作業的技術問題,包括門框架(1)、門體(3)、筒體法蘭(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門框架(1)上下框上分別設置有滑軌(7),所述的門體(3)上固定設置有門支撐(8),其側邊固定連有支撐板(6),支撐板(6)下設置有滑輪,滑輪在滑軌(7)上左右滑動實現容器門體的快速側向開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滿足潔凈廠房中大型LCD顯示器件的生產線的生產需要,結構簡單,不會因摩擦產生粉塵,可以滿足將大尺寸的兩種材料粘連時,消除粘連處產生的氣泡。
文檔編號F16J13/00GK201007768SQ20072010053
公開日2008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3日
發明者劉軍濤, 李海燕, 楊子俠, 賈松林, 郎新星, 金美華, 魏海燕 申請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