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真空充氣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
真空管路。
背景技術:
在各種燈類的生產工藝中,一般需要采用真空設備先進行抽真空,然后再采用充 氣設備進行充保護氣體。由于目前,上述兩套設備是分開的,而且也沒用自動控制措施,造 成了設備多,不易操作,工序復雜繁瑣等缺點,并且在設備切換過程中,容易造成真空度的 不易保持,導致真空度不高的缺點,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很多高真空產品的生產質量和效率。 在研制一體化真空充氣裝置的同時,如何合理排列布置抽真空管路,也成為急需要解決的 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體化真空充氣 主機的抽真空管路,該抽真空管路的空間排列布置合理,有利于縮小主機體積。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設于主機機箱內,并與主機作業臺相連通, 包括機械泵、低真空管路和高真空管路,其中,所述的機械泵設于底部內側;所述的低真空管路包括第一氣動閥、第一三通管、第二氣動閥和第二三通管,第一 氣動閥設于機械泵上方,并與機械泵連通,第一三通管水平連通于第一氣動閥一端,第二氣 動閥設于第一三通管上方,并通過第一金屬軟管相連通,第二三通管水平連通于第二氣動 閥一端,第二三通管上端與主機作業臺通;所述的高真空管路包括第三氣動閥、高真空油擴散泵和第四氣動閥,第三氣動閥 水平連通于第一三通管另一端,高真空油擴散泵設于外側,其一端通過第二金屬軟管與第 三氣動閥另一端連通,第四氣動閥水平設于高真空油擴散泵與第二三通管之間,并分別與 高真空油擴散泵和第二三通管相連通。所述的機械泵、各個氣動閥以及高真空油擴散泵均與機箱相固定。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包括均設于 機箱內的機械泵、低真空管路和高真空管路,機械泵設于機箱底部內側,低真空管路和高真 空管路相通,并分別與機械泵、作業臺相連通。通過在機箱內的合理排布,使得能夠有效利 用機箱內部空間,更有利于將抽真空和充氣兩套機構集成在一起,實現真空充氣的一體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結構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低真空管路與機械泵的排布俯視圖;[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高真空管路的排布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請參閱圖廣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130設于 主機100的框架狀機箱110內部,并與設于機箱110上部的主機作業臺120相連通,用以對 設置在作業臺120上的燈具進行抽真空。該抽真空管路130包括機械泵131、低真空管路 和高真空管路,其中,所述的機械泵131設于底部內側,并與機箱110相連接固定。所述的 低真空管路包括第一氣動閥132a、第一三通管133a、第二氣動閥132b和第二三通管133b, 第一氣動閥13 設于機械泵131上方,并與機械泵131連通,第一三通管133a水平連通于 第一氣動閥133a —端,第二氣動閥13 設于第一三通管133a上方,并通過第一金屬軟管 13 相連通,第二三通管133b水平連通于第二氣動閥133b —端,第二三通管133b上端與 主機作業臺120連通。所述的高真空管路包括第三氣動閥132c、高真空油擴散泵134和第 四氣動閥132d,第三氣動閥132c水平連通于第一三通管133a另一端,高真空油擴散泵134 設于外側,其一端通過第二金屬軟管13 與第三氣動閥132c另一端連通,第四氣動閥132d 水平設于高真空油擴散泵134與第二三通管13 之間,并分別與高真空油擴散泵134和第 二三通管13 相連通。上述的各個氣動閥以及高真空油擴散泵134均與機箱相固定。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圖1中的為一冷水機150,通過循環水管與高真空油擴散泵 134相連接,能夠顯示溫度,水位高低,使水溫始終保持在需要的溫度,用以對工作中的高 真空油擴散泵134進行循環水冷。圖2中的箭頭表示為抽低真空的流向,A處接第二金屬 軟管13 ,B處接第二三通管13 ;圖3中的箭頭表示為抽高真空的流向,C處接第一金屬 軟管135a,D處接作業臺120。該抽真空管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將燈具設于作業臺120的支管122上,然后根據 不同燈類的生產工藝要求進行PLC的程序設定,如若只需低真空抽氣的話,可控制第一、第 二氣動閥13h、132b打開,第三、第四氣動閥132c、132d關閉,從而使得高真空管路封閉,低 真空管路與作業管121連通,此時通過控制機械泵131以及低真空管路進行獨立作業,對燈 具進行低真空抽氣。如若需要高真空抽氣的話,可在抽完低真空后,控制第一、第二氣動閥 132a、132b關閉,打開第三、第四氣動閥132c、132d,從而使得低真空管路封閉,高真空管路 與作業管121相連,在通過高真空油擴散泵134進行噴油以及機械泵131的抽取,從而實現 對燈具進行高真空抽氣。采用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130,排布合理,能夠有效利 用機箱內部空間,更有利于將抽真空和充氣兩套機構集成在一起,實現了真空充氣的一體 化結構。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 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 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設于主機機箱內,并與主機作業臺相連通, 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械泵、低真空管路和高真空管路,其中, 所述的機械泵設于底部內側;所述的低真空管路包括第一氣動閥、第一三通管、第二氣動閥和第二三通管,第一氣動 閥設于機械泵上方,并與機械泵連通,第一三通管水平連通于第一氣動閥一端,第二氣動閥 設于第一三通管上方,并通過第一金屬軟管相連通,第二三通管水平連通于第二氣動閥一 端,第二三通管上端與主機作業臺連通;所述的高真空管路包括第三氣動閥、高真空油擴散泵和第四氣動閥,第三氣動閥水平 連通于第一三通管另一端,高真空油擴散泵設于外側,其一端通過第二金屬軟管與第三氣 動閥另一端連通,第四氣動閥水平設于高真空油擴散泵與第二三通管之間,并分別與高真 空油擴散泵和第二三通管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機械泵、各個氣動閥以及高真空油擴散泵均與機箱相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體化真空充氣主機的抽真空管路,該抽真空管路包括均設于機箱內的機械泵、低真空管路和高真空管路,機械泵設于機箱底部內側,低真空管路和高真空管路相通,并分別與機械泵、作業臺相連通。通過在機箱內的合理排布,使得能夠有效利用機箱內部空間,更有利于將抽真空和充氣兩套機構集成在一起,實現真空充氣的一體化。
文檔編號F04B37/14GK201891568SQ20102059473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8日
發明者鄒仲秋 申請人:上海嘉定泰和玻璃廠, 上海易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