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青草国产在线观看,91网在线,大桥未久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午睡沙发系列大全,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免费

      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

      文檔序號:5447077閱讀:39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
      技術領域
      本案涉及一種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更詳而言之,本案涉及一種不使用潤滑油來潤滑轉軸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例如為離心式壓縮機的加壓裝置而言,通過轉軸帶動葉輪并搭配蝸道等構件,可于吸入流體(例如冷媒、空氣、水等)的同時一并對流體作功,進而達到對流體加壓與輸送的功效。而針對提升壓縮機的運作效能的課題,其關鍵在于如何提供轉軸適當的潤滑與支撐力,以使其得以穩定且快速地旋轉,因此,各式各樣的軸承設計也相應地出現。如第7240515號美國專利案所披露的離心式壓縮機,即為一種磁浮軸承式的壓縮機,其通過磁力讓轉軸懸浮于壓縮機中,使轉軸在旋轉時可維持在適當地位置并不會與周圍的構件發生摩擦。但輸出足以支撐轉軸的磁力必須消耗掉相當的電能,且磁力的輸出功率也須通過精準的控制系統方可達成,而精準的控制系統不但會增加壓縮機的制造成本, 也會消耗掉更多的電能,因此,磁浮軸承式的壓縮機不但不符合壓縮機設計上的節能趨勢, 也會增加使用者的使用負擔。再者,在第6176092號美國專利案中揭露了一種滾珠軸承式壓縮機,其通過滾珠來提供轉軸支撐力,并利用液態冷媒取代一般現有的潤滑油并作為滾珠與轉軸間的潤滑劑,同時避免了潤滑油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對冷媒的污染(潤滑油會污染冷媒,使冷媒熱效率降低);而在第5902049號美國專利案中則揭露了一種彈性動壓式軸承,其通過填充于轉軸與轉軸外壁間的緩沖層來提供轉軸支撐力,并利用緩沖層所具有的彈性降低轉軸發生損壞的機率。而使用液態冷媒來作為潤滑劑雖然可避免潤滑油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但由于液態冷媒的粘稠度通常對于滾珠而言并不足夠,所以無法提供滾珠軸承式壓縮機的轉軸有如潤滑油般良好的潤滑效果,易使滾珠軸承式壓縮機中的滾珠與轉軸發生不當的磨損, 進而使滾珠軸承式壓縮機的故障機率提高。其次,鋪設于轉軸與轉軸外壁間的緩沖層雖然可減低轉軸發生損壞的機率,卻也因緩沖層會增加轉軸與軸管間的阻尼系數而使彈性動壓式軸承無法適用于高轉速的壓縮機中,導致實用性大大地降低。有鑒于此,如何提供一種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不但不需使用潤滑油來作為轉軸的潤滑劑,且在不增加額外電能的前提下,使轉軸維持穩定且高速地旋轉,即為各界所急待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以將低壓冷媒壓縮為高壓冷媒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包括殼體;冷媒流道,連通該殼體,包括用以供該低壓冷媒流入的第一流道以及用以供該高壓冷媒排出的第二流道;壓縮模塊,設置于該殼體內,且具有轉軸以及連接該轉軸的壓縮件與驅動件,用以通過該驅動件驅使該轉軸進行轉動而帶動該壓縮件以將該低壓冷媒壓縮為該高壓冷媒,其中,該轉軸外側具有一固定式外壁包覆該轉軸;徑向軸承,設置于該固定式外壁與該轉軸間,并可旋轉地套覆于該轉軸,其中,該徑向軸承的內表面與該轉軸的表面間以及該徑向軸承的外表面與該固定式外壁間具有微間隙,且該徑向軸承具有至少一由其外周面連通至該轉軸的表面的貫穿孔;第一導入件,設置于該殼體內,并通過該固定式外壁而連通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用以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導入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同時,該潤滑用冷媒流體也通過該徑向軸承的貫穿孔流入該轉軸的表面,以于該壓縮模塊作動時提供該徑向軸承與該固定式外壁間以及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多個匯集槽,分別設置于該徑向軸承的兩端,并連通于該微間隙,用以匯集經該第一導入件導入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的表面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以及第一排出件,連接該匯集槽,用以將該匯集槽中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從該匯集槽中排出。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中,還包括設置于該轉軸的一端與該固定式外壁間的軸向軸承,而該第一導入件還朝向該軸向軸承的表面,用以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導入至該軸向軸承的表面,以于壓縮模塊作動時提供該軸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以及該軸向軸承與固定式外壁間的潤滑;相對地,該匯集槽還設置于該軸向軸承的周緣,用以匯集經該第一導入件導入該軸向軸承的表面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其次,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也提供一種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用以潤滑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轉軸及包覆該轉軸的固定式外壁,包括以下步驟(1)將具有至少一貫穿孔的徑向軸承以可旋轉地套覆于該轉軸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式外壁與該轉軸間,并使該徑向軸承的內表面與該轉軸的表面間以及該徑向軸承的外表面與該固定式外壁間具有微間隙,且該貫穿孔由該徑向軸承的外周面連通至該轉軸的表面;以及( 令潤滑用冷媒流體通過該固定式外壁并導入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且通過該徑向軸承的貫穿孔流入該轉軸的表面,以于該轉軸作動時提供該徑向軸承與該固定式外壁間以及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中,在步驟(1)中還包括設置軸向軸承于該轉軸的一端以及該固定式外壁間的步驟。而該步驟( 還包括令潤滑用冷媒流體通過該固定式外壁并導入至該軸向軸承的表面,以于該轉軸作動時提供該軸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以及該軸向軸承與固定式外壁間的潤滑的步驟。相比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可分別利用徑向軸承及軸向軸承提供轉軸徑向及軸向的負載力,當壓縮模塊作動時,通過第一導入件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從殼體外部導入,可使徑向軸承與固定式外壁間、徑向軸承與轉軸間、軸向軸承與固定式外壁,以及軸向軸承與轉軸間具有適當的潤滑效果,使轉軸得以順暢地進行高速旋轉, 實用性甚佳。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無需耗費額外的電能,也不需搭配其他的控制系統,更不必使用潤滑油來作為轉軸的潤滑劑,所以可進一步減低使用者的使用負擔和避免使用潤滑油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對冷媒的污染。


      圖1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結構圖;圖2A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的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及剖視圖;圖2B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對應圖2A的實施例的剖
      5視圖;圖3A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的另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圖;3B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對應圖3A的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A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的又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圖4B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對應圖4A的實施例的剖視圖;以及圖5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流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10 殼體11冷媒流道110 第一流道111 第二流道112 入口導葉12壓縮模塊120 轉軸121壓縮件122驅動件123迷宮式封環13a、13b 徑向軸承130a、130al、130a2、130a3、130a4 貫穿孔130b、130bl、130b2、130b3、130b4 貫穿孔131a、132a、131b、132b 凹槽14軸向軸承15a、15b、15c 第一導入件16a、16b、16c、16d、16e 匯集槽17a、17b、17c、17d 第一排出件18第二導入件19第二排出件S51 S52 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與功效。請一并參閱圖1、圖2A、圖2B、圖3A、圖3B、圖4A及圖4B,以清楚說明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結構。其中,圖1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結構圖,圖2A與圖2B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的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及剖視圖,圖3A與圖;3B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的另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及剖視圖,而圖4A與圖4B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徑向軸承的又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及剖視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1包括殼體10,冷媒流道11,壓縮模塊12,徑向軸承13a、13b,軸向軸承14,第一導入件15a、15b、15c,匯集槽16a、16b、16c、 16d、16e,第一排出件17a、17b、17c、17d,第二導入件18,以及第二排出件19。冷媒流道11,連通殼體10并包括用以供低壓冷媒流入的第一流道110以及用以供高壓冷媒排出的第二流道111。壓縮模塊12,設置于殼體10內且具有轉軸120以及連接轉軸120的壓縮件121與驅動件122,且轉軸120外側具有一包覆于轉軸120上的固定式外壁(未圖示),詳而言之, 驅動件122可驅使轉軸120進行轉動,進而帶動壓縮件121以將前述的低壓冷媒壓縮為高壓冷媒。本實施例中,壓縮件121為二級葉輪,且設置于轉軸120的一端上,而驅動件122 可為高速變頻馬達定子。該壓縮件121也可為一級葉輪或多級葉輪,且分別設置于轉軸120 的兩端。再者,前述的冷媒流道11中可設置有入口導葉112,以將從第一流道110流入的低壓冷媒集中導向壓縮件121以提升壓縮效率。另外,于壓縮模塊12還包括迷宮式封環123, 其設置于轉軸120靠近壓縮件121的一端上,由此減低壓縮件121所壓縮的高壓冷媒外泄的機率。如圖2A及圖2B所示,以徑向軸承13a為例,為例如一種浮動環,設置于前述的固定式外壁與轉軸120間,并以可自由旋轉的方式套覆于轉軸120之上(如圖1轉軸120的兩端)。徑向軸承13a與轉軸120以及徑向軸承13a與固定式外壁間具有間隙,而間隙的距離可例如為0. 03mm 0. 1mm,最佳值為0. 06mm。再者,徑向軸承13a具有至少一朝向轉軸 120的表面的貫穿孔130a。惟,徑向軸承的數量與設置位置并不以本實施例所揭露者為限, 換言之,實作時可依據不同需求在轉軸120上設置單個徑向軸承13a或同時設置多個徑向軸承(如圖1中兩組徑向軸承13a及13b)。在其他實施例中,徑向軸承13a、i;3b可為層疊式的設計,換言之,徑向軸承13a、 13b上可再套設一層或多層的內徑較大的徑向軸承,以形成層疊式結構。再者,圖1中于徑向軸承13a、13b的中間區域分別形成單個貫穿孔130a及貫穿孔130b,如圖2A及圖2B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如圖3A、圖;3B、圖4A及圖4B所示,徑向軸承13a可于轉軸120的周方向(A方向)或平行于轉軸120的軸方向(B方向)同時設置多個貫穿孔,且多個貫穿孔的設置位置也可彼此相互對應。例如圖3A中所示的徑向軸承13a,在轉軸120的周方向等間隔地形成四個貫穿孔130al、130a2、130a3及130a4,且在與該徑向軸承13a的軸方向正交的水平軸與垂直軸均具有兩個彼此對應的貫穿孔,或者,如圖4A及圖4B所示的徑向軸承 13a,同時朝平行于轉軸120的軸方向及由轉軸120的周方向形成多個彼此對應的貫穿孔, 其中,圖4A的貫穿孔130al對應貫穿孔130a3而貫穿孔130a2對應貫穿孔130a4,在圖4B 中,顯示徑向軸承13a在平行于轉軸120的軸方向(B方向)形成兩組相對應貫穿孔130al、 130a2、130a3 及 130a4 與貫穿孔 130bl、130b2、130b3 及 130b4。軸向軸承14,置于轉軸120的一端與固定式外壁間,用以提供軸向負載予轉軸120。在本實施例中,軸向軸承14可為圓盤狀,并以垂直于轉軸120的軸心方向固設于轉軸 120 一端與前述的固定式外壁間,而轉軸120的一端接置于圓盤狀的軸向軸承14的中心區域上。第一導入件15a、1 及15c,設置于殼體10內,如圖1所示,第一導入件1 可為直線管狀體,且其一端朝向徑向軸承13a的表面。第一導入件1 可為T形管狀體,且其同時朝向徑向軸承13b的表面以及軸向軸承14的一表面。第一導入件15c也可為直線管狀體,且其一端朝向軸向軸承14的另一表面。通過第一導入件15a、1 及15c,即可將潤滑用冷媒流體(例如氣態冷媒或液態冷媒等)分別導入至徑向軸承13a、i;3b及軸向軸承14的表面,同時,位于徑向軸承13a、13b的表面上的潤滑用冷媒流體,也可分別通過貫穿孔130a、 130b流入轉軸120的表面。詳而言之,潤滑用冷媒流體可于徑向軸承13a、13b與前述的固定式外壁間、徑向軸承13a、13b與轉軸120間、軸向軸承14與轉軸120間,以及軸向軸承14與前述的固定式外壁間形成薄膜狀的潤滑用冷媒流體,當壓縮模塊12作動時,前述的薄膜狀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即可提供徑向軸承13a、13b、軸向軸承14,以及所述的固定式外壁適當的潤滑作用,避免轉軸120與該固定式外壁產生磨差而損壞。較佳地,第一導入件1 及第一導入件1 可分別指向貫穿孔130a及貫穿孔130b的位置上方,使潤滑用冷媒流體得以更精準地流入轉軸120的表面。然而,第一導入件15a、15b、15c的形狀、數量及設置方式,皆可隨使用者的設計而有所變更。匯集槽16a及匯集槽16b,分別設置于徑向軸承13a的兩端,用以匯集經第一導入件1 導入徑向軸承13a與轉軸120的表面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匯集槽16c及16d,分別設置于徑向軸承13b的兩端,用以匯集經第一導入件15b導入徑向軸承13b與轉軸120的表面的潤滑用冷媒流體。而匯集槽16e,設置于軸向軸承14的周緣,用以匯集經第一導入件 15b、15c導入軸向軸承14的表面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匯集槽16a與第一排出件17a連通,匯集槽16b可與第一排出件17c連通,匯集槽16c可與匯集槽16e連通,而匯集槽16d同時覆蓋于軸向軸承 14的中心區域。因此,匯集槽16a中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可通過連接于匯集槽16a的第一排出件17a予以排出,匯集槽16b中的潤滑用冷媒流體經由第一排出件17c予以排出,而匯集槽16c中的潤滑用冷媒流體經由第一排出件17d會流至匯集槽16e中,并在軸向軸承14的一表面上再度形成薄膜狀的潤滑用冷媒流體,最后一并匯至匯集槽16e中,而匯集槽16e中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即可再通過連接于匯集槽16e的第一排出件17b予以排出,上述匯集槽 16a、16b、16e內的回收潤滑用冷媒流體均排出至蒸發器(未圖示)。再者,壓縮模塊12中的驅動件122可連接有第二導入件18及第二排出件19,因此,通過例如為管狀體的第二導入件18可將冷卻流體(例如液態冷媒等)導入至驅動件 122中,而驅動件122中的冷卻流體即可再通過例如為管狀體的第二排出件19予以排出。 另外,徑向軸承13a朝向固定式外壁的表面的兩端設置有凹槽131a及凹槽132a,且凹槽 131a、13 分別被匯集槽16a及匯集槽1 包覆于其中,通過凹槽131a及凹槽13 可提升潤滑用冷媒流體匯集于匯集槽16a及匯集槽16b中的效率。同樣的,徑向軸承1 朝向固定式外壁的表面兩端也可再設置有凹槽131b及凹槽132b,且分別被匯集槽16c及匯集槽16d予以包覆,當然,凹槽131b及凹槽132b也可將經潤滑用過的冷媒流體先儲存后,再匯集于匯集槽16c及匯集槽16d中,可避免過量的冷媒流體泄漏。實際實施時,第一導入件15a、15b、15c、第二導入件18與設置于殼體10外部的冷凝器(未圖示)的出口相連接,而第二流道111為高壓氣態冷媒氣道,與冷凝器的入口相連通。第一排出件17a、17b及第二排出件19可與設置于殼體10外部的蒸發器(未圖示)或節能器(未圖示)相連接,可回收低壓冷媒排至蒸發器或節能器,而第一導入件15a、15b、 15c還可連接有一增壓儲存裝置(未圖示),該增壓儲存裝置利用壓力先行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儲存于其中,待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1啟動后,該增壓儲存裝置將其輸送口打開, 通過壓力釋放使該潤滑用冷媒流體得以主動地流入第一導入件15a、15b、15c。因此,當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1啟動后,增壓儲存裝置可先將其儲存的液態冷媒通過所施加的壓力主動地導入第一導入件15a、15b、15c中,對轉軸120與徑向軸承13a、i;3b間,以及對轉軸120軸向軸承14間提供適當的潤滑效果,避免轉軸120因潤滑用冷媒流體來不及導入而發生磨損。接著,轉軸120會通過驅動件122所提供的動力開始進行高速旋轉,并帶動壓縮件121作動,以將低壓的氣態冷媒從第一流道110吸入并形成高壓的氣態冷媒從第二流道111排出。爾后,當高壓的氣態冷媒從第二流道111排出后, 即可通過冷凝器使其轉換為液態冷媒,再將所轉換的液態冷媒引導回第一導入件15a、15b、 15c重新作為潤滑用冷媒流體,同時,所轉換的液態冷媒也會引導至第二導入件18中,以作為冷卻流體供驅動件122進行降溫,使驅動件122的工作溫度得以維持于適當的范圍中。接著,第一排出件17a、17b、及第二排出件19會再將液態冷媒排出并導向蒸發器或節能器,以通過蒸發器或節能器將液態冷媒再度轉換為氣態的低壓冷媒,進而完成冷媒的循環流程。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以徑向軸承13a為例,由于液態冷媒可通過貫穿孔130a于徑向軸承13a與轉軸120間而形成為薄膜狀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因此,當轉軸120進行高速旋轉時,位于徑向軸承13a與轉軸120間的潤滑用冷媒流體會帶動徑向軸承13a以慢于轉軸120的轉速的速度同時進行旋轉,因此,徑向軸承13a可提供轉軸120徑向的負載力。舉例而言,當轉軸120的轉速為10000RPM時,徑向軸承13a的轉速約為3000RPM。其次,由于徑向軸承13a上同時具有的內外兩層薄膜狀的潤滑用冷媒流體,更可提升轉軸120的動態穩定性及減低轉軸120與徑向軸承13a發生損壞的機率。另外,請參閱圖5,以清楚說明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在步驟S51中,將具有至少一貫穿孔的徑向軸承以可旋轉地套覆于該轉軸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式外壁與該轉軸間,并使該徑向軸承的內表面與該轉軸的表面間以及該徑向軸承的外表面與該固定式外壁間具有微間隙,且該貫穿孔由該徑向軸承的外周面連通至該轉軸的表面,接著進至步驟S52。在步驟S52中,令潤滑用冷媒流體通過該固定式外壁并導入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且通過該徑向軸承的貫穿孔流入該轉軸的表面,以于該轉軸作動時提供該徑向軸承與該固定式外壁間以及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在本實施例,當執行完步驟S52時,可設置多個匯集槽于該徑向軸承的兩端,以匯集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的表面的潤滑用冷媒流體。接著,更可將該匯集槽中的潤滑用冷媒流體予以排出,舉例而言,可將匯集槽中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從匯集槽中排出至蒸發器或節能器中。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S51時,還可設置軸向軸承于該轉軸的一端以及該固定式外壁間;由此,步驟S52中所述的潤滑用冷媒流體也可一并導入至該軸向軸承的表面,以于該轉軸作動時提供該軸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以及該軸向軸承與固定式外壁間的潤滑。再者,在本實施例中,也可于該軸向軸承的周緣設置多個匯集槽,以匯集該軸向軸承的表面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當然,也可將匯集槽中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從匯集槽中排出至蒸發器或節能器中。此外,在上述兩個實施例中,執行步驟S52前還可提供用以儲存潤滑用冷媒流體且對所儲存的潤滑用冷媒流體加壓的增壓儲存裝置,由此,潤滑用冷媒流體即可通過該增壓儲存裝置所提供的壓力,主動地流向徑向軸承的表面、轉軸的表面及/或軸向軸承的表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分別利用徑向軸承及軸向軸承提供轉軸徑向及軸向的負載力,且在壓縮模塊進行作動時,第一導入件可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從殼體外部導入,以可提供徑向軸承、轉軸,以及軸向軸承適當的潤滑效果,由此,轉軸得以穩定地進行高速旋轉,大大降低轉軸與外壁的摩擦功耗,也減少電能的浪費,其實用性甚佳。同時,本發明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無需搭配額外的控制系統,更不需使用潤滑油來作為轉軸的潤滑劑,所以不僅可減低壓縮機的制造成本與使用成本,也可避免產生因使用潤滑油所造成的冷媒熱效率下降與環境污染的問題。上述實施型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 因此,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應如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用以將低壓冷媒壓縮為高壓冷媒,包括殼體;冷媒流道,連通該殼體,該冷媒流道包括用以供該低壓冷媒流入的第一流道以及用以供該高壓冷媒排出的第二流道;壓縮模塊,設置于該殼體內,且具有轉軸以及連接該轉軸的壓縮件與驅動件,用以通過該驅動件驅使該轉軸進行轉動而帶動該壓縮件以將該低壓冷媒壓縮為該高壓冷媒,其中, 該轉軸外側具有固定式外壁包覆該轉軸;徑向軸承,設置于該固定式外壁與該轉軸間,并可旋轉地套覆于該轉軸,其中,該徑向軸承的內表面與該轉軸的表面間以及該徑向軸承的外表面與該固定式外壁間具有微間隙, 且該徑向軸承具有至少一由其外周面連通至該轉軸的表面的貫穿孔;第一導入件,設置于該殼體內,并通過該固定式外壁而連通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用以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導入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同時,該潤滑用冷媒流體也通過該徑向軸承的貫穿孔流入該轉軸的表面,以于該壓縮模塊作動時提供該徑向軸承與該固定式外壁間以及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多個匯集槽,分別設置于該徑向軸承的兩端,用以匯集經該第一導入件導入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的表面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以及第一排出件,連接該匯集槽,用以將該匯集槽中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從該匯集槽中排出。
      2.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還包括設置于該壓縮模塊的轉軸的一端以及該固定式外壁間的軸向軸承,而該第一導入件還朝向該軸向軸承的表面,用以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導入至該軸向軸承的表面,以于壓縮模塊作動時提供該軸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以及該軸向軸承與固定式外壁間的潤滑;而該匯集槽還設置于該軸向軸承的周緣, 用以匯集經該第一導入件導入該軸向軸承的表面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
      3.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其中,該第一導入件的一端與設置于該殼體外部的冷凝器相連接,而該第一排出件的一端與設置于該殼體外部的蒸發器或節能器相連接。
      4.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還包括連接于該壓縮模塊的驅動件的第二導入件及第二排出件,其中,該第二導入件用以將冷卻流體導入于該驅動件中,而該第二排出件用以將導入該驅動件的該冷卻流體從該驅動件中排出。
      5.如權利要求4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其中,該第二導入件的一端與設置于該殼體外部的冷凝器相連接,而該第二排出件的一端與設置于該殼體外部的蒸發器或節能器相連接。
      6.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還包括與該第一導入件相連接的增壓儲存裝置,儲存該潤滑用冷媒流體并對該潤滑用冷媒流體施加壓力,以于該壓縮模塊開始作動時通過該壓力使該潤滑用冷媒流體主動地流向該第一導入件。
      7.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其中,該壓縮模塊還包括套設于該轉軸并靠近該壓縮件的迷宮式封環,用以防止該壓縮件所壓縮的高壓冷媒外泄。
      8.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其中,該徑向軸承兩端的匯集槽與徑向軸承內外表面的微間隙連通,且該微間隙值為0. 03毫米至0. 1毫米。
      9.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其中,在與該徑向軸承的軸方向正交的水平軸與垂直軸上,形成有兩個彼此相對應的貫穿孔。
      10.如權利要求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其中,該徑向軸承在平行于該轉軸的軸方向上形成兩組相對應的貫穿孔。
      11.一種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用以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轉軸及包覆該轉軸的固定式外壁,包括以下步驟1)將具有至少一貫穿孔的徑向軸承以可旋轉地套覆于該轉軸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式外壁與該轉軸間,該徑向軸承的內表面與該轉軸的表面間以及該徑向軸承的外表面與該固定式外壁間具有微間隙,且該貫穿孔由該徑向軸承的外周面連通至該轉軸的表面;以及2)令潤滑用冷媒流體通過該固定式外壁并導入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且通過該徑向軸承的貫穿孔流入該轉軸的表面,以在該轉軸作動時提供該徑向軸承與該固定式外壁間以及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間的潤滑。
      12.如權利要求1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還包括步驟3)設置多個匯集槽于該徑向軸承的兩端,以匯集該徑向軸承與該轉軸的表面的潤滑用冷媒流體。
      13.如權利要求12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還包括步驟4)排出該匯集槽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
      14.如權利要求13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其中,排出該匯集槽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的步驟,將該匯集槽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排出至蒸發器及/或節能器中。
      15.如權利要求1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其中,該步驟2)還包括 2-1)提供一增壓儲存裝置用以儲存潤滑用冷媒流體且對所儲存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加壓; 以及2-2)利用該增壓儲存裝置所提供的壓力將該潤滑用冷媒流體送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及該轉軸的表面。
      16.如權利要求11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其中,在步驟1)中還包括設置軸向軸承于該轉軸的一端以及該固定式外壁間的步驟;而在步驟2)中還包括令潤滑用冷媒流體通過該固定式外壁并導入至該軸向軸承的表面的步驟。
      17.如權利要求16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還包括步驟3),設置多個匯集槽于該軸向軸承的周緣,以匯集該軸向軸承的表面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
      18.如權利要求17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還包括步驟4),排出該匯集槽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
      19.如權利要求16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其中,該步驟2)還包括2-1)提供一增壓儲存裝置用以儲存潤滑用冷媒流體且對所儲存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加壓;以及2-2)利用該增壓儲存裝置所提供的壓力將該潤滑用冷媒流體送至該軸向軸承的表面。
      20.如權利要求18的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的潤滑方法,其中,排出該匯集槽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的步驟,將該匯集槽的該潤滑用冷媒流體排出至蒸發器及/或節能器中。
      全文摘要
      一種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用以將低壓冷媒壓縮為高壓冷媒,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包括殼體、冷媒流道、壓縮模塊、徑向軸承、第一導入件、匯集槽,以及第一排出件,其中壓縮模塊具有轉軸、壓縮件及驅動件,徑向軸承可旋轉地套覆于轉軸上,而第一導入件用以將潤滑用冷媒流體導入至該徑向軸承的表面,以于該驅動件驅使該轉軸進行轉動而帶動該壓縮件以將該低壓冷媒壓縮為該高壓冷媒時,使該潤滑用冷媒流體提供該徑向軸承以及該轉軸適當的潤滑效果,而該第一排出件用以將該潤滑用冷媒流體排出。據此,可解決現有壓縮機利用油脂潤滑所產生的污染問題。
      文檔編號F04D29/063GK102155429SQ20101011718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2日
      發明者嚴正忠, 吳登淵, 陳景富 申請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亚洲的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视频 | 皋兰县|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网线在线播放va| 贵德县| 亚洲国产剧情在线精品视| 午夜国产丝袜美腿在线视频| 秋霞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粉嫩嫩00在线正在播放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不卡顿| 亚洲国产精品黑人久久久| 国产农村妇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毛片| 济源市| 红安县| 弥渡县| 呼图壁县| 成人影院免费观看在线播放视频| 日本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m3u8|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亚洲| 三明市|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泸定县| 上虞市| 另类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普兰店市| www.久久av.com|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无码高潮久久一级一级喷水|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AV成人无码网站| 日韩精品永久免费播放平台|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