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軸變速旋轉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具體涉及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主要用于 對空氣、液體等介質進行壓縮。
技術背景用于對空氣、液體的泵,要求壓力高,低噪音,能連續運轉,使用 壽命長,效率高,特殊場合無油等?,F工礦企業一般使用的泵有往復式、 活塞式、離心式、壓縮式、軸流式、混流式和螺桿式等。這些泵有的需經常維修,需采用潤滑油潤滑;有的效率低;有的制造成本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長時間連續運轉, 低噪音,無需油潤滑,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兩軸變速旋轉泵。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泵殼、齒輪箱箱體、內軸、外軸、主動軸、主動偏心齒輪、從 動偏心齒輪和扇形塊II,所述泵殼固定連接于齒輪箱箱體后側,所述內軸安裝在齒輪箱箱體和泵殼內,所述外軸為空心軸,外軸通過軸承套置于內軸外,外軸前端置于齒輪箱箱體內,所述主動軸安裝在齒輪箱箱體內,所述主動偏心齒輪有兩件,前后平排固定安裝在主動軸上,兩件主動偏心齒輪在主動軸上錯位180°布置,所述從動偏心齒輪也有兩件,分 別安裝在齒輪箱箱體內的內軸和外軸上,兩件從動偏心齒輪在內軸和外 軸上錯位180°布置,兩件主動偏心齒輪分別與兩件從動偏心齒輪共軛傳 動,所述泵殼內的外軸上徑向開設有一個大于180°的扇形凹槽,使外軸 上留有下一個小于180°的扇形塊I ,內軸上與扇形凹槽相應位置處固定有一個扇形塊n,內軸上的扇形塊n與外軸上的扇形塊i相同,這樣就 使內軸上的扇形塊n與外軸上的扇形凹槽之間留有空缺以形成一個供介 質填充的空腔。主動軸上的兩個呈180°錯位安裝的兩個主動偏心齒輪對安裝在內軸和外軸上的兩從動偏心齒輪進行共軛轉動,當主動軸旋轉180°時通過齒輪轉動迫使內軸和外軸一快一慢轉動,又旋轉iso。時迫使內軸和外軸 一慢一快轉動,這樣當主動軸旋轉一圈時內軸和外軸上兩扇形塊有二次 離合即完成二次壓縮。對氣體、液壓均可增壓。本實用新型能長時間連續運轉,可以減低噪音,實現無需油潤滑壓 縮,結構簡單,少維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可用于液體、氣體的增壓。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兩軸變速旋轉泵的端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C-C剖示圖。圖3為兩對齒輪共軛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軸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左側視圖。圖6為圖2的D-D剖示圖。圖7為圖6的運動狀態一示意圖。圖8為圖6的運動狀態二示意圖。圖中主動偏心齒輪1、從動偏心齒輪2、內軸3、外軸4、齒輪箱 箱體5、泵殼6、后蓋7、壓蓋8、平衡塊9、端蓋IO、主動軸ll、補充 閥I 12、補充閥I113、扇形塊14。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主要由泵殼6、 齒輪箱箱體5、內軸3、外軸4、主動軸ll、主動偏心齒輪l、從動偏心 齒輪2和扇形塊II14組成。所述泵殼6固定連接于齒輪箱箱體5后側,所述內軸3前端通過軸承安裝于齒輪箱箱體5前墻壁上,后端通過 軸承安裝于泵殼6的后蓋7的軸孔內,所述外軸4為空心軸,外軸4通過軸承套置于內軸3外,外軸4前 端置于齒輪箱箱體5內,外軸4后端通過軸承套裝于后蓋7的前端,所述壓蓋8嵌置于內軸3后端外周壁與后蓋7的軸孔之間,所述主動軸11通過軸承裝置于齒輪箱箱體5內,主動軸11與內軸3 在齒輪箱箱體5內平行布置,端蓋10蓋置于主動軸11后端。所述主動偏心齒輪1有兩件,前后平排固定安裝在主動軸ll上,兩 件主動偏心齒輪1在主動軸11上錯位180°布置,即兩件主動偏心齒輪 1中的一件相對另一件旋轉180°后重疊,所述從動偏心齒輪2也有兩件, 分別安裝在齒輪箱箱體5內的內軸3和外軸4上,兩件從動偏心齒輪2在 內軸3和外軸4上錯位180°布置,即兩件從動偏心齒輪2中的一件相對 另一件旋轉180°后重疊,兩件主動偏心齒輪1分別與兩件從動偏心齒輪 2共軛傳動,如圖3。參見圖2、 4、 5,置于泵殼6內的外軸4上徑向開設有一個大于180 °的扇形凹槽4. 1,使外軸4上留有下一個小于180°的扇形塊I 4. 2, 內軸3上與扇形凹槽4. 1相應位置處固定有一個扇形塊I114,所述扇形 塊1114與所述外軸4上的扇形塊I 4. 2相同,這樣就使內軸上的扇形塊 1114與外軸上的扇形凹槽4. 1之間留有空缺以形成一個供介質填充的空 腔。相應于外軸4上開設的扇形凹槽4. 1,在扇形凹槽4. l對面的外軸4 上錯位切去一塊去重塊G,以使其旋轉時動平衡,相應于該內軸3上的扇 形塊14,在內軸3后端凸塊連接有一平衡塊9,平衡塊9置于壓蓋8夕卜, 對扇形塊14起平衡作用。參見圖6-8,所述外軸4的扇形塊I 4. 2和內軸3上的扇形塊14側 壁各設置有一個補充閥I 12,兩個補充閥I 12分別設置于兩個扇形塊的 兩個配合面上;所述泵殼6殼壁上設置有一個補充閥I113 (對于氣體可不用)。其中外軸4的扇形塊I 4. 2快速轉動,內軸3上的扇形塊14慢速 轉動,外軸4的扇形塊I 4. 2的a面與內軸3上的扇形塊14的B面產生 真空效應,補充閥I12對其起補充作用,泵殼6上C點是內軸3上的扇 形塊14壓縮終點,當外軸4的扇形塊I 4. 2 (A塊)的a面在C點上時開 始快速轉動,內軸3上的扇形塊14 (B塊)B面在C點上,內軸3上的扇 形塊14開始慢速轉動。兩扇形塊的中心角度由兩對共軛偏心齒輪來決定,如圖6, 360°減 去兩扇形塊的中心角度之和就是扇形塊要壓縮作功的角度,也就是兩對 共軛偏心齒輪在180。中一快一慢扇形塊偏移相加的角度,偏心齒輪對兩 扇形塊偏移的角度關系是由偏心齒輪的偏心系數來決定的,設偏心齒輪 的一邊的齒數為E,另一邊為F,且E〉F,則一對偏心齒輪共軛時,主動 偏心齒輪1在轉動180。時對從動偏心齒輪轉過的度數為E/F*180° ,另 一對偏心齒輪則有F/E*180° ,第一對共軛偏心齒輪比主軸多轉了 E/F*180° -180。,第二對共軛偏心齒輪比主軸少轉了 F/E*180° -180。,這樣多轉了的與少轉了的相加就是扇形塊所要作功的角度,扇形塊扇形 角度就有360°減去作功角度除2(實際角度應略小于此角度,以免相碰)。 通過上述方式能達到以下目的1、 兩對偏心共軛齒輪互呈180°布置,在轉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慣性 力相互抵消,齒輪運轉平衡。2、 根據設定轉速可對外軸上去重,內軸上加平衡塊的方法達到扇形 塊的動平衡,使泵體轉動平3、 在壓縮過程中對介質的密封是以內孔與外圓,平面對平面以面密 封的方式密封,既可為間隙式密封,也可加填料后為接觸式密封,其內 孔外圓平面,用一般的通用機床就可達到其所需要的配合精度。4、 本產品屬于容積式壓縮機,壓力上升不受轉速的影響,只要轉動 一圈就能達到預定的壓縮比。5、 工作面無需潤滑油潤滑,可輸送要求介質不被潤滑油污染的場合。6、 根據泵對所壓縮的介質、流量、壓力的不同而對扇形塊的扇形角 度、內外軸的經向軸向尺寸合理選擇,可使泵的效率提高,在受力允許 的條件下盡可能的減少內外軸的經向尺寸,使扇形塊作功的力距減少, 達到省力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泵殼(6)、齒輪箱箱體(5)、內軸(3)、外軸(4)、主動軸(11)、主動偏心齒輪(1)、從動偏心齒輪(2)和扇形塊II(14),所述泵殼(6)固定連接于齒輪箱箱體(5)后側,所述內軸(3)安裝在齒輪箱箱體(5)和泵殼(6)內,所述外軸(4)為空心軸,外軸(4)通過軸承套置于內軸(3)外,外軸(4)前端置于齒輪箱箱體(5)內,所述主動軸(11)安裝在齒輪箱箱體(5)內,所述主動偏心齒輪(1)有兩件,前后平排固定安裝在主動軸(11)上,兩件主動偏心齒輪(1)在主動軸(11)上錯位180°布置,所述從動偏心齒輪(2)也有兩件,分別安裝在齒輪箱箱體(5)內的內軸(3)和外軸(4)上,兩件從動偏心齒輪(2)在內軸(3)和外軸(4)上錯位180°布置,兩件主動偏心齒輪(1)分別與兩件從動偏心齒輪(2)共軛傳動,所述泵殼(6)內的外軸(4)上徑向開設有一個大于180°的扇形凹槽(4.1),使外軸(4)上留有下一個小于180°的扇形塊I(4.2),內軸(3)上與扇形凹槽(4.1)相應位置處固定有一個扇形塊II(14),內軸(3)上的扇形塊II(14)與外軸(4)上的扇形塊I(4.2)相同。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軸(4)的扇形塊I (4. 2)和內軸(3)上的扇形塊(14)側壁各設置有一個補充閥I (12),兩個補充閥I (12)分別設置于兩個扇形塊的兩個配合面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 殼(6)殼壁上設置有一個補充閥II (13)。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其特征在于相 應于外軸(4)上開設的扇形凹槽(4. 1),在扇形凹槽(4. 1)對面的外軸(4) 上錯位切去一塊去重塊。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其特征在于相 應于該內軸(3)上的扇形塊(14),在內軸(3)后端凸塊連接有一平衡塊 (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軸變速旋轉泵,主要用于對空氣、液體等介質進行壓縮。包括泵殼(6)、齒輪箱箱體(5)、內軸(3)、外軸(4)、主動軸(11)、主動偏心齒輪(1)、從動偏心齒輪(2)和扇形塊II(14),所述內軸(3)安裝在齒輪箱箱體(5)和泵殼(6)內,所述外軸(4)為空心軸,外軸(4)套置于內軸(3)外,主動軸(11)安裝在齒輪箱箱體(5)內,主動偏心齒輪(1)有兩件,安裝在主動軸(11)上,從動偏心齒輪(2)也有兩件,分別安裝在內軸(3)和外軸(4)上,所述泵殼(6)內的外軸(4)上徑向開設有一個大于180°的扇形凹槽(4.1),內軸(3)上與扇形凹槽(4.1)相應位置處固定有一個扇形塊II(14)。本實用新型能長時間連續運轉,低噪音,無需油潤滑,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F04C2/02GK201103539SQ20072004416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4日
發明者趙祖良 申請人:趙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