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葉輪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動力驅動的液壓泵,具體說是一種葉輪泵。
背景技術:
現有的液壓泵有多種形式,常用的象齒輪泵、柱塞泵、葉片泵,如葉片泵的多個葉片呈放射性安裝在轉子機架上,泵體內腔為橢圓柱形,用電機驅動葉片旋轉,葉片是鑲嵌在槽內,可以自由伸縮滑動。其結構較為復雜,加工難度大,工作效率較低,流量較小。如何開發一種新型泵,使其結構簡單,易加工制作,而且在相同體積下,比現有的液壓泵工作效率高,流量大,這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不足而提供一種葉輪泵,其結構簡單,易加工制作,而且在相同體積下,比現有的液壓泵工作效率高,流量大。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葉輪泵,包括泵體、泵蓋、泵體內的轉輪及其轉軸,轉軸從泵蓋伸出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內腔為圓柱形,泵體上下各安裝一泵蓋,泵體內的轉輪為一凸輪形葉輪,葉輪輪周有三個均布設置的輪凸過渡連接形成圓滑曲面,葉輪輪凸最大半徑處與泵體內腔內側壁之間保持微小間隙,在泵體內腔側壁上對稱設置兩對進、出口,在每對進口與出口之間的泵體內腔內側壁上設置一軸向圓柱形嵌槽,每一嵌槽內各嵌入一滑板的圓柱形端,泵體內腔內側壁靠近滑板處各固定一壓簧的一端,壓簧的另一端頂在對應的滑板上,使滑板的尖薄自由端始終壓在葉輪輪周曲面上,由滑板將其兩側的進、出口隔開,使滑板兩側形成兩個腔室。
所述的葉輪上相鄰的兩個輪凸都間隔120°,泵體出口周邊的內腔內側壁為內凹弧面,滑板也為弧面,泵體內腔側壁上的兩個出口間隔180°,兩個進口間隔180°,泵體內腔內側壁上的兩軸向圓柱形嵌槽間隔180 °。
所述的泵體為圓筒形,泵蓋包括上、下圓盤形泵蓋,泵體側壁及泵蓋邊沿處均垂直設置上下對應的螺栓孔,用螺栓將泵體及泵蓋連為一體,葉輪及滑板夾在上、下圓盤形泵蓋之間。
所述的泵體側壁上兩個出口接出的管路并聯,泵體側壁上兩個進口接出的管路并聯。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有許多優點和積極效果1、本實用新型葉輪泵的葉輪輪周上有三個均布設置的輪凸過渡連接形成圓滑曲面,葉輪為一體式結構,結構簡單、緊湊,易加工制作。
2、本實用新型葉輪泵內有一滑板的圓柱形端嵌入葉輪泵內腔內側壁上的軸向圓柱形嵌槽內,滑板尖薄自由端在一壓簧作用下始終壓在葉輪側面曲面上,由滑板將兩側的進、出口隔開,使滑板兩側形成A、B兩個腔室。通過動力裝置驅動葉輪轉動,使滑板沿輪周曲面擺動,滑板一側與進口連通的B腔室逐漸變大,形成負壓,往B腔室內吸液體,滑板另一側與出口連通的A腔室逐漸變小,A腔室內壓力增大,往A腔室外排液體。泵體側壁上兩個出口接出的管路并聯,泵體側壁上兩個進口接出的管路并聯,在相同體積下,本實用新型葉輪泵比現有的液壓泵工作效率高,流量大。
圖1為本實用新型葉輪泵頂面局部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葉輪泵局部剖面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圖2,一種葉輪泵的實施例,包括泵體1、泵蓋6、泵體1內的葉輪2及其轉軸5、滑板4、壓簧3,葉輪2的轉軸5從泵蓋6伸出一端與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的泵體1為圓筒形,泵體1內腔為圓柱形。泵體1內腔側壁及圓盤形泵蓋6邊沿處均垂直設置上下對應的螺栓孔,用螺栓將泵體1及圓盤形泵蓋6連為一體,將葉輪2及滑板4夾在上、下圓盤形泵蓋6之間。泵體1內的葉輪2為凸輪形狀,葉輪2輪周有三個均布設置的圓弧面輪凸(見圖1中的C處)過渡連接形成圓滑曲面,葉輪2輪凸最大半徑處與泵體1內腔內側壁保持微小間隙,相鄰的兩個輪凸都間隔120°。在泵體1內腔側壁上對稱設置兩對進、出口8、7,泵體1內側壁上兩個出口7間隔180°,兩個進口8間隔180°。在每對進口8與出口7之間的泵體1內腔內側壁上設置一軸向圓柱形嵌槽,兩軸向圓柱形嵌槽間隔180°。每一軸向圓柱形嵌槽內各嵌入一滑板4的圓柱形端,泵體1內腔內側壁靠近滑板4處各固定一壓簧3的一端,壓簧3的另一端頂在對應的滑板4上,使滑板4的尖薄自由端始終壓在葉輪2的輪周曲面上,滑板4兩端分別與泵體1內側壁和葉輪2輪周緊密接觸,起封閉作用,由滑板4將其兩側的進8和出口7隔開,使滑板4兩側形成A、B兩個腔室。
泵體1每個出口7周邊的內側壁均為內凹弧面,滑板4也為弧面,且兩者弧度基本一致,滑板4可嵌入出口7周邊的內凹處。
泵體1側壁上兩個出口7接出的管路并聯,泵體1側壁上兩個進8接出的管路并聯。
葉輪2轉軸5一端通過電機驅動旋轉,滑板4在壓簧3壓力作用下,其尖薄自由端始終壓在葉輪2輪周曲面上,隨著葉輪2按圖示箭頭方向的轉動,滑板4沿葉輪2輪周曲面擺動。在滑板4一側的A腔室與出口7相通,另一側的B腔室與進口8相通。當A腔內的液體在葉輪2的推動下,按箭頭方向移動,當移至滑板4,在滑板4阻擋下,A腔內的壓力增大,容積減小,液體經出口7輸出;同時,B腔容積隨之增大,產生負壓,把液體經進口8吸入。當A腔或B腔不與出口7或進口8相通時,各自成為封閉腔室。腔室內液體由葉輪2推動直至滑板4,在滑板4的阻擋下,腔室內壓力增大,經出口7輸出。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葉輪泵,包括泵體、泵蓋、泵體內的轉輪及其轉軸,轉軸從泵蓋伸出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內腔為圓柱形,泵體上下各安裝一泵蓋,泵體內的轉輪為一凸輪形葉輪,葉輪輪周有三個均布設置的輪凸過渡連接形成圓滑曲面,葉輪輪凸最大半徑處與泵體內腔內側壁之間保持微小間隙,在泵體內腔側壁上對稱設置兩對進、出口,在每對進口與出口之間的泵體內腔內側壁上設置一軸向圓柱形嵌槽,每一嵌槽內各嵌入一滑板的圓柱形端,泵體內腔內側壁靠近滑板處各固定一壓簧的一端,壓簧的另一端頂在對應的滑板上,使滑板的尖薄自由端始終壓在葉輪輪周曲面上,由滑板將其兩側的進、出口隔開,使滑板兩側形成兩個腔室。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輪上相鄰的兩個輪凸都間隔120°,泵體出口周邊的內腔內側壁為內凹弧面,滑板也為弧面,泵體內腔側壁上的兩個出口間隔180°,兩個進口間隔180°,泵體內腔內側壁上的兩軸向圓柱形嵌槽間隔180°。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葉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為圓筒形,泵蓋包括上、下圓盤形泵蓋,泵體側壁及泵蓋邊沿處均垂直設置上下對應的螺栓孔,用螺栓將泵體及泵蓋連為一體,葉輪及滑板夾在上、下圓盤形泵蓋之間。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葉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側壁上兩個出口接出的管路并聯,泵體側壁上兩個進口接出的管路并聯。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葉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體側壁上兩個出口接出的管路并聯,泵體側壁上兩個進口接出的管路并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葉輪泵,包括泵體、泵蓋、泵體內的轉輪及其轉軸,其特點是所述的泵體內腔為圓柱形,泵體上下各安裝一泵蓋,泵體內的轉輪為一凸輪形葉輪,葉輪輪周有三個均布設置的輪凸過渡連接形成圓滑曲面,葉輪輪凸最大半徑處與泵體內腔內側壁之間保持微小間隙,在泵體內腔側壁上對稱設置兩對進、出口,在每對進口與出口之間的泵體內腔內側壁上設置一軸向圓柱形嵌槽,每一嵌槽內各嵌入一滑板的圓柱形端,泵體內腔內側壁靠近滑板處各固定一壓簧的一端,壓簧的另一端頂在對應的滑板上,使滑板的尖薄自由端始終壓在葉輪輪周曲面上,由滑板將其兩側的進、出口隔開,使滑板兩側形成兩個腔室。其結構簡單,易加工制作,工作效率高,流量大。
文檔編號F04C2/46GK2929259SQ200620087008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5日
發明者李琢書 申請人:李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