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空調,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及空調。
背景技術:
1、貫流風機具有噪音低、流量大的特點,目前圓柱柜機一般采用貫流風機,但圓柱柜機的出風口均位于殼體正面,因而冷風容易吹人;為解決這一問題,現有技術存在多種方式,但這些方式均存在一些弊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2、1)采用微孔出風:可實現不直吹人,但風量損失嚴重,且遠端無法達到降溫需求。
3、2)加大掃風角度,避開人體活動區:由于貫流風機出風較弱,掃風角度加大僅可減少較多的風吹到人,但無法完全避開人體活動區。
4、3)采用分段式出風:通過關閉下面一半出風口,可避免坐姿下直吹人問題,無法解決站姿直吹人問題,并且同樣存在風量損失大問題,且結構復雜。
5、此外,貫流風機的出風壓力低,送風距離短;使得遠端升降溫均非常緩慢。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及空調,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冷風直吹、送風距離短和送風范圍小等問題。
2、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
3、殼體,其后側壁形成有進風口,所述殼體的前側壁形成出風口,所述殼體的內部在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之間形成有風道,所述風道連通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出風口包括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一出風口包括上下相對設置的上出風區和下出風區;
4、風機,其包括上下相對設置在所述風道內的上風機和下風機,且所述上風機與上出風區對應,所述下風機與下出風區對應;
5、所述上風機為貫流風機和離心風機中的一種,所述下風機為貫流風機和離心風機中的另一種。
6、進一步可選地,所述上風機為貫流風機,所述下風機為離心風機,且所述貫流風機的軸向和離心風機的軸向均沿上下方向。
7、進一步可選地,所述上出風區和下出風區均設置有多個導風板,多個所述導風板在所述空調室內機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間隔設置;多個所述導風板可被控制上下擺動,對所述上出風區和下出風區的出風起到導向作用。
8、進一步可選地,所述上風機靠近所述上出風區,所述下風機靠近所述下出風區;所述空調室內機還包括室內換熱器,所述室內換熱器設置在所述風道內且靠近所述進風口。
9、進一步可選地,所述空調室內機設置有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所述空調室內機運行所述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中的任一送風模式時,所述上風機和下風機均處于運行狀態;
10、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常規送風模式時,所述導風板的板面與水平方向平行;
11、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制冷送風模式時,所述導風板的板面相對于水平方向斜向上;
12、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制熱送風模式時,所述導風板的板面相對于水平方向斜向下。
13、進一步可選地,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制冷送風模式時,所述導風板處于可擺動狀態,且滿足:40°≤α1≤50°,55°≤α2≤65°;
14、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制熱送風模式時,所述導風板處于可擺動狀態,且滿足:15°≤β1≤25°,40°≤β2≤50°;
15、其中,所述α1為所述導風板的斜向上最小傾斜角度,所述α2為所述導風板的斜向上最大傾斜角度;所述β1為所述導風板的斜向下最小傾斜角度,所述β2為所述導風板的斜向下最大傾斜角度。
16、進一步可選地,所述出風口還包括第二出風口,所述第二出風口在所述空調室內機的高度方向上間隔設置且所述第二出風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風口的下方;
17、所述上風機為貫流風機,且所述貫流風機的軸向沿上下方向;所述下風機為離心風機,且所述離心風機的軸向沿前后方向;所述離心風機形成有上下相對設置的離心風機上出風口和離心風機下出風口,所述離心風機上出風口與第一出風口通過上出風道連通,所述離心風機下出風口與第二出風口通過下出風道連通。
18、進一步可選地,所述離心風機形成有風葉腔,所述風葉腔的軸向形成有離心風機進風口,所述離心風機進風口與風道連通;
19、所述風葉腔的徑向上端形成有所述離心風機上出風口,所述離心風機上出風口處可活動地設置有上擋板,所述上擋板可被控制打開或封閉所述離心風機上出風口;所述風葉腔的徑向下端形成有所述離心風機下出風口,所述離心風機下出風口處可活動地設置有下擋板,所述下擋板可被控制打開或封閉所述離心風機下出風口。
20、進一步可選地,所述空調室內機設置有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所述空調室內機運行所述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中的任一送風模式時,所述上風機和下風機均處于運行狀態;
21、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常規送風模式時,所述離心風機上出風口和離心風機下出風口均處于打開狀態;
22、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制冷送風模式時,所述離心風機上出風口處于打開狀態且所述離心風機下出風口處于封閉狀態;
23、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制熱送風模式時,所述離心風機上出風口處于封閉狀態且所述離心風機下出風口處于打開狀態。
24、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空調室內機,所述空調室內機為圓柱柜機。
2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6、將貫流風機和離心風機相結合,充分發揮貫流風機和離心風機的優點。徹底解決冷風直吹的問題,利用離心風機的高壓力和高風速特性,帶動貫流風機的氣流,提高送風距離,擴大送風范圍;貫流風機的風量損失小和噪音低,提高室內機運行效果。
1.一種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風機為貫流風機,所述下風機為離心風機,且所述貫流風機的軸向和離心風機的軸向均沿上下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風區和下出風區均設置有多個導風板,多個所述導風板在所述空調室內機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間隔設置;多個所述導風板可被控制上下擺動,對所述上出風區和下出風區的出風起到導向作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風機靠近所述上出風區,所述下風機靠近所述下出風區;所述空調室內機還包括室內換熱器,所述室內換熱器設置在所述風道內且靠近所述進風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室內機設置有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所述空調室內機運行所述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中的任一送風模式時,所述上風機和下風機均處于運行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室內機處于所述制冷送風模式時,所述導風板處于可擺動狀態,且滿足:40°≤α1≤50°,55°≤α2≤6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還包括第二出風口,所述第二出風口與第一出風口在所述空調室內機的高度方向上間隔設置且所述第二出風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風口的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風機形成有風葉腔,所述風葉腔的軸向形成有離心風機進風口,所述離心風機進風口與風道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室內機設置有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所述空調室內機運行所述常規送風模式、制冷送風模式和制熱送風模式中的任一送風模式時,所述上風機和下風機均處于運行狀態;
10.一種空調,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空調室內機,所述空調室內機為圓柱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