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老人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包括椅架、椅腿、搖擺支撐裝置和輔助支腿;椅架至少具有相連接的座部和背部;椅腿是與椅架的座部連接,且為長度可調節的;搖擺支撐裝置是與椅架的座部連接,且位于椅腿之間,是用于使老人椅具備搖椅的功能;輔助支腿是與椅架連接,且用于提供輔助支撐作用。本實用新型的老人椅不僅可以作為搖椅使用,而且通過調節椅腿和滾輪還能作為普通座椅和輪椅使用,同時具有暖風吹風裝置,秋冬季節可以輔助腿部保暖;由于老年人久坐易腿腳疲勞,該座椅還設有腳踏板裝置,方便老人搭腳,緩解疲勞,并且不用時,腳踏裝置可以折疊收起,方便老人使用。
【專利說明】
新型多功能老人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老年椅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多功能老人椅。
【背景技術】
[0002]伴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凸顯,老年人口規模逐漸壯大,讓老人愉悅舒適的生活,成為許多保健服務業的產業目標,這其中,老人椅就是典型代表。市面上的老人椅主要以藤椅、沙發椅、按摩椅為主,功能單一,使用不方便,且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多功能老人椅,目的是方便老年人使用。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包括:
[0005]椅架,其至少具有相連接的座部和背部;
[0006]椅腿,其與椅架的座部連接,且長度可調節;
[0007]搖擺支撐裝置,其與椅架的座部連接,且位于椅腿之間;以及
[0008]輔助支腿,其與椅架連接,且用于提供輔助支撐作用。
[0009]所述椅腿、所述搖擺支撐裝置和所述輔助支腿均位于所述座部下方,輔助支腿位于椅腿的兩側。
[0010]所述椅腿包括與所述座部垂直連接的上支桿、與上支桿連接且相對上支桿為可移動的下支桿和設置于下支桿上的滾輪。
[0011]所述上支桿與所述下支桿為螺紋連接。
[0012]所述輔助支腿包括與所述椅架連接的上輔助桿和與上輔助桿連接且相對上輔助桿為可移動的下輔助桿。
[0013]所述下輔助桿插入所述上輔助桿內部且兩者為滑動連接,下輔助桿上設有嵌入上輔助桿上所設的卡槽中的活動軸,上輔助桿上設有沿長度方向分布的多個卡槽。
[0014]所述輔助支腿還包括可旋轉的設置于下輔助桿上的調節桿和設置于調節桿上的腳踏板。
[0015]所述輔助支腿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輔助桿上且用于吹出暖風的暖風供給機構。
[0016]所述搖擺支撐裝置包括與所述座部連接的上固定板、與上固定板連接的搖腿和與搖腿連接且為弧形的弧形底座,搖腿至少設有兩個。
[0017]所述搖腿設有兩個,所述搖擺支撐裝置還包括與兩個搖腿連接且位于所述上固定板與所述弧形底座之間的中連接板。
[0018]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不僅可以作為搖椅使用,而且通過調節椅腿和滾輪還能作為普通座椅和輪椅使用,同時具有暖風吹風裝置,秋冬季節可以輔助腿部保暖;由于老年人久坐易腿腳疲勞,該座椅還設有腳踏板裝置,方便老人搭腳,緩解疲勞,并且不用時,腳踏裝置可以折疊收起,方便老人使用。
【附圖說明】
[0019]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老人椅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椅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輔助支腿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上輔助桿與下輔助桿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腳踏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是輔助支腿與椅架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是椅腿的結構不意圖;
[0027]圖8是搖擺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標記為:
[0029]1、背部;2、座部;3、安裝板;
[°03°] 4、安全防護裝置;41、安全帶;42、插片;43、上掛環;44、下掛環;45、安全繩;46、固定環;
[0031]5、椅腿;51、上支桿;52、下支桿;53、滾輪;54、橡膠套;
[0032]6、輔助支腿;61、上輔助桿;62、下輔助桿;63、活動軸;64、轉軸;65、插銷;66、第一卡槽;67、第二卡槽;68、第三卡槽;69、滑槽;610、調節桿;611、腳踏板;612、暖風供給機構;613、第一踏板;614、第二踏板;615、第三踏板;
[0033 ] 7、搖擺支撐裝置;71、上固定板;72、搖腿;73、中連接件;74、弧形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003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包括椅架、椅腿5、搖擺支撐裝置7和輔助支腿6;椅架至少具有相連接的座部2和背部I;椅腿5是與椅架的座部2連接,且為長度可調節的;搖擺支撐裝置7是與椅架的座部2連接,且位于椅腿5之間,是用于使老人椅具備搖椅的功能;輔助支腿6是與椅架連接,且用于提供輔助支撐作用。
[0036]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背部I固定設置于座部2上,椅腿5、搖擺支撐裝置和輔助支腿6均位于座部2的下方,椅腿5在座部2的下方豎直設置多個,多個椅腿5并分布在搖擺支撐裝置7的四周,輔助支腿6位于所有椅腿5的兩側。
[0037]如圖1和圖7所示,椅腿5包括與座部2垂直連接的上支桿51、與上支桿51連接且相對上支桿51為可移動的下支桿52和設置于下支桿52上的滾輪53。作為優選的,上支桿51的上端與座部2固定連接,上支桿51的下端與下支桿52為螺紋連接,相應在上支桿51內部設有讓下支桿52插入的螺紋孔,下支桿52的上端外表面設有外螺紋。下支桿52與上支桿51同軸,滾輪53設置于下支桿52的底部,滾輪53的旋轉中心線與下支桿52的軸線相垂直,滾輪53是用于與路面接觸,使老人椅具備輪椅的功能,方便移動。
[0038]如圖1和圖7所示,椅腿5的上支桿51和下支桿52為螺紋連接,方便椅腿5長度的調節。而且,下支桿52上還套設有橡膠套54,以增大摩擦,便于扭轉。下支桿52底部所設的滾輪53帶有剎車功能,實現滾輪53的鎖止固定,避免老人椅隨意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椅腿5共設置四個,四個椅腿5呈矩形分布,各椅腿5分別位于座部2的一個角處。
[0039]當老人椅需轉換成搖椅使用時,要使所有的椅腿5都收縮至不能與地面接觸的狀態,此時只有搖擺支撐裝置7與地面保持接觸,才能使老人椅可以搖動。當老人椅需轉換成輪椅使用時,要使搖擺支撐裝置7不能與地面接觸的狀態,此時只有椅腿5與地面保持接觸,需所有椅腿5伸長至使搖擺支撐裝置7脫離地面的狀態,椅腿5底部滾輪53與地面保持接觸,才能使老人椅可以自如移動。如圖1和圖8所示,搖擺支撐裝置7包括與座部2固定連接的上固定板71、與上固定板71連接的搖腿72和與搖腿72連接且為弧形的弧形底座74,搖腿72至少設有兩個,且搖腿72位于上固定板71與弧形底座74之間。弧形底座74位于上固定板71的下方,弧形底座74的圓心位于弧形底座74的上方,弧形底座74的地面為與地面接觸的圓弧面。
[0040]作為優選的,如圖1和圖8所示,搖擺支撐裝置7共設置兩個,兩個搖擺支撐裝置7相平行且位置對齊,各搖擺支撐裝置7的搖腿72設有兩個,兩個搖腿72呈V形對稱分布。另外,搖擺支撐裝置7還包括與兩個搖腿72連接且位于上固定板71與弧形底座74之間的中連接板,以提高搖擺支撐裝置7的強度。中連接板與上固定板71相平行,中連接板的兩端分別一個搖腿72連接,弧形底座74的圓心和中連接件73的長度方向上的中點處于與中連接件73長度方向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內。
[0041]如圖3所示,輔助支腿6包括與椅架連接的上輔助桿61和與上輔助桿61連接且相對上輔助桿61為可移動的下輔助桿62。下輔助桿62相對于上輔助桿61為可移動的,從而可以實現輔助支腿6長度的調節。作為優選的,如圖4所示,上輔助桿61為一端開口、內部中空的結構,下輔助桿62從上輔助桿61的開口端插入上輔助桿61內部且兩者為滑動連接,下輔助桿62上設有嵌入上輔助桿61的側壁上所設的卡槽中的活動軸63,上輔助桿61上設有沿長度方向分布的多個卡槽。在本實施例中,上輔助桿61上的卡槽共設置三個,三個卡槽從上輔助桿61的開口端開始沿上輔助桿61的長度方向至另一端依次設置為第—^槽66、第二卡槽67和第三卡槽68,三個卡槽并通過設置于上輔助桿61上的滑槽69連通,滑槽69為沿上輔助桿61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下輔助桿62上的活動軸63從其中一個卡槽中脫出后,可以沿著滑槽69移動并嵌入另一卡槽中。
[0042]如圖4所示,作為優選的,上輔助桿61上設置的卡槽為L形槽,卡槽的上端與滑槽69垂直連接,下端靠近上輔助桿61的開口端,第—^槽66、第二卡槽67和第三卡槽68均位于滑槽69的同一側。卡槽和滑槽69的寬度至少要與下輔助桿62上的活動軸63的直徑相等,確保活動軸63能夠在卡槽和滑槽69中移動。L形的卡槽可以防止活動軸63脫出,可靠性高。
[0043]如圖3所示,輔助支腿6還包括可旋轉的設置于下輔助桿62上的調節桿610和設置于調節桿610上的腳踏板611。調節桿610的一端與下支桿52的下端轉動連接,另一端與腳踏板611連接。調節桿610可在與下支桿52相平行和與下支桿52相垂直的兩種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當調節桿610擺動至與下支桿52相垂直時,調節桿610和腳踏板611橫置在椅架的座部2的前下方,腳踏板611用于放置人體腳部;當調節桿610擺動至與下支桿52相平行時,調節桿610和腳踏板611位于下支桿52的前方,此時將腳踏板611收起,以節約空間。
[0044]如圖5所示,腳踏板611是由第一踏板613、第二踏板614和第三踏板615依次連接而成,第一踏板613、第二踏板614和第三踏板615為矩形平板,第一踏板613、第二踏板614和第三踏板615為通過合頁依次轉動連接。第一踏板613、第二踏板614和第三踏板615的長度方向與調節桿610的長度方向相平行,調節桿610并與第二踏板614固定連接,第一踏板613和第三踏板615的旋轉中心線與調節桿610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第一踏板613和第三踏板615翻折后可疊在第二踏板614上,第一踏板613和第三踏板615朝向第二踏板614兩側展開后可形成矩形的腳踏板611。另外,在腳踏板611上還可以設置電阻絲,電阻絲通電可以產生熱量,溫暖腳掌。
[0045]如圖3所示,輔助支腿6還包括設置于上輔助桿61上且用于吹出暖風的暖風供給機構612。暖風供給機構612可以有多種形式,如電吹風機。暖風供給機構612具有出風口,暖風從出風口朝向人體腿部吹出,舒緩輕柔。作為優選的,暖風供給機構612為可移動的設置于上輔助桿61上,暖風供給機構612可在上輔助桿61上直線移動,調節不同高度,使小腿的不同位置都能得到吹風。
[0046]如圖1和圖3所示,輔助支腿6的上端通過轉軸64與椅架連接。如圖6所示,轉軸64設置于上輔助桿61上,轉軸64的軸線與上輔助桿61的長度方向相垂直,椅架還包括固定設置于座部2前端的安裝板3,安裝板3的側面上設有讓轉軸64嵌入的弧形安裝槽,轉軸64可帶動輔助支腿6沿著弧形安裝槽前后移動。在弧形安裝槽的弧形底壁上設有容納彈簧銷的凹孔,凹孔沿弧形底壁弧度方向設置多個,即各凹孔的高度不一,轉軸64上設有讓彈簧銷插入的鎖止孔。彈簧銷具有彈性,彈簧銷插入轉軸64上的鎖止孔中后,從而可以實現輔助支腿6與安裝板3的連接。當需要調節輔助支腿6的位置時,扳動轉軸64使其與彈簧銷分離,實現解鎖,然后移動輔助支腿6至合適位置,同時使轉軸64的鎖止孔移動至相應的彈簧銷處,實現鎖止。當下輔助桿62上的活動軸63嵌入上輔助桿61上的第一卡槽66中后,輔助支腿6的長度最長,此時輔助支腿6上的腳踏板611可對人體腳部提供支撐作用;當活動軸63嵌入第三卡槽68中后,輔助支腿6的長度最短,輔助支腿6完全收回,不起作用;當活動軸63嵌入第二卡槽67中后,輔助支腿6的長度與椅腿5的長度相等,輔助支腿6與椅腿5相配合給椅架再提供一層支撐,增加椅子整體的穩定性。
[0047]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輔助支腿6共設置兩個,安裝板3在座部2上也設置兩個,兩個安裝板3分別位于座部2前端一側,椅腿5位于兩個安裝板3之間。兩個安裝板3并位于兩個輔助支腿6之間,各輔助支腿6分別通過轉軸64與一個安裝板3連接。
[0048]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老人椅還包括設置于椅架上的安全防護裝置4,該安全防護裝置4包括安全帶41、設置于背部I上的上掛環43、設置于座部2上的下掛環44、套設于安全帶41上的插片42和設置于座部2上的安全帶鎖扣(圖中未示出),安全帶鎖扣和下掛環44分別設置于座部2的一側,插片42位于上掛環43與下掛環44之間,插片42與安全帶鎖扣相配合,安全帶鎖扣可使插片42拆卸自如。安全帶41的上端與上掛環43連接,安全帶41的下端與下掛環44連接,上掛環43和下掛環44位于人體同一側。安全帶鎖扣與插片42的配合屬于現有技術,其結構如同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那樣,在此不再贅述。當使用安全防護裝置4時,將插片42與安全帶鎖扣相卡合,從而將老年人鎖緊在座椅上,防止老年人摔倒,尤其是在老年人睡覺時。
[0049]作為優選的,如圖2所示,上掛環43在背部I上設置多個,安全帶41的上端與上掛環43為可拆卸式連接,方便安全帶41上端與不同位置的上掛環43進行連接。通過調節安全帶41上端位置,可以適應于不同身高的老年人使用。
[0050]作為優選的,如圖1和圖2所示,安全防護裝置4還包括設置于背部I上的固定環46和設置于固定環46上的安全繩45,安全繩45的一端系在固定環46上,另一端自由設置,安全繩45是用于與周圍建筑物系起來,防止椅子傾倒,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在本實施例中,固定環46在椅架的背部I上設置兩個,兩個固定環46分別設置于背部I 一側,且位于同一高度,并位于上掛環43的下方,各固定環46上均連接有安全繩45。
[0051]作為優選的,本實用新型的老人椅還包括設置于座部2和/或背部I上的加熱電阻絲,加熱電阻絲通電后可以產生熱量,給人取暖。
[0052]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椅架,其至少具有相連接的座部和背部; 椅腿,其與椅架的座部連接,且長度可調節; 搖擺支撐裝置,其與椅架的座部連接,且位于椅腿之間;以及 輔助支腿,其與椅架連接,且用于提供輔助支撐作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腿、所述搖擺支撐裝置和所述輔助支腿均位于所述座部下方,輔助支腿位于椅腿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腿包括與所述座部垂直連接的上支桿、與上支桿連接且相對上支桿為可移動的下支桿和設置于下支桿上的滾輪。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桿與所述下支桿為螺紋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支腿包括與所述椅架連接的上輔助桿和與上輔助桿連接且相對上輔助桿為可移動的下輔助桿。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輔助桿插入所述上輔助桿內部且兩者為滑動連接,下輔助桿上設有嵌入上輔助桿上所設的卡槽中的活動軸,上輔助桿上設有沿長度方向分布的多個卡槽。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支腿還包括可旋轉的設置于下輔助桿上的調節桿和設置于調節桿上的腳踏板。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支腿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輔助桿上且用于吹出暖風的暖風供給機構。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擺支撐裝置包括與所述座部連接的上固定板、與上固定板連接的搖腿和與搖腿連接且為弧形的弧形底座,搖腿至少設有兩個。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多功能老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腿設有兩個,所述搖擺支撐裝置還包括與兩個搖腿連接且位于所述上固定板與所述弧形底座之間的中連接板。
【文檔編號】A47C7/50GK205682844SQ201620289937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8日 公開號201620289937.X, CN 201620289937, CN 205682844 U, CN 205682844U, CN-U-205682844, CN201620289937, CN201620289937.X, CN205682844 U, CN205682844U
【發明人】熊延靖, 楊雅倩, 方毓楠, 劉安, 蔡天鑫, 程勛鳳, 王海濤
【申請人】皖南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