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幕墻施工,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幕墻的高效測量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建筑幕墻作為現代高層建筑外圍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大特點是將建筑物的功能、結構、節能、美學等因素有機結合起來,賦予建筑獨特風格和靈動氣質。
2、在傳統的幕墻結構施工中,通常采用全站儀測量建筑物的輪廓數據,以此來確定幕墻單元的安裝位置和生產尺寸。然而,這樣的測量方法不僅效率低下,且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導致測量精度不高,進而造成幕墻單元在安裝過程中需要頻繁調整,不僅增加了施工成本,還延長了施工工期。
3、針對這一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建筑幕墻的高效測量施工方法,旨在提高測量精度和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在的幕墻結構施工中,如何提高測量精度和施工效率,從而降低施工成本的問題,提供一種建筑幕墻的高效測量施工方法。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建筑幕墻的高效測量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4、步驟一、掃描建模:對完工的建筑物外立面進行三維掃描,對比實際建筑物外立面輪廓與設計圖紙的偏差數據后建立bim模型;
5、步驟二、幕墻龍骨及鋁板下料生產:依據bim模型對外立面未安裝的幕墻龍骨、鋁板進行精細化建模,并完成幕墻龍骨、鋁板的下料生產;
6、步驟三、測量放線:在bim模型中提取幕墻龍骨的安裝點位數據,現場施工人員根據點位數據放出固定埋板和幕墻龍骨的安裝標準線;
7、步驟四、固定埋板及幕墻龍骨安裝:依據步驟三中設置的標準線安裝固定埋板,之后將幕墻龍骨與固定埋板連接,安裝過程中,利用激光水平儀和垂直儀進行實時監測,及時調整龍骨位置,保證龍骨的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
8、步驟五、外墻保溫棉安裝:根據bim模型中保溫棉的布局設計,精確裁剪保溫棉;然后,將保溫棉安裝于建筑外墻與幕墻龍骨之間;
9、步驟六、幕墻鋁板安裝:按照設定的安裝位置,將幕墻鋁板逐一連接在幕墻龍骨上;
10、步驟七:打膠及幕墻鋁板表面清潔:幕墻鋁板安裝完成后,對幕墻鋁板之間的縫隙進行打膠處理,打膠完成后,對幕墻鋁板表面進行清潔,去除表面的污漬和灰塵,保持幕墻的整潔和美觀。
11、優選地,在步驟一的掃描建模作業中將建筑物外立面劃分為多個模型區段,之后將按照劃分的區段逐區進行掃描建模。
12、優選地,固定埋板包括固定平板和轉接件,所述固定平板連接在建筑外立面上;所述轉接件垂直連接在所述固定平板的表面;幕墻龍骨包括主立桿和橫桿,所述主立桿豎直設置,所述主立桿與所述轉接件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所述橫桿連接在相鄰的兩根所述主立桿之間,所述橫桿與所述主立桿垂直設置;在將所述主立桿與所述轉接件連接時,由建筑物的上部至下部進行所述主立桿的安裝。
13、優選地,所述主立桿的其中一端還設置有插桿,另一端設置有調節滑孔,所述插桿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主立桿的截面尺寸,兩根所述主立桿對接時,所述插桿插入對接的所述主立桿內部的容納腔內;以所述主立桿的中軸線作為分界線,所述主立桿靠所述轉接件的一側為左區,另一側為右區;所述調節滑孔設置為條狀結構,所述調節滑孔橫跨所述主立桿的左、右兩區設置,所述調節滑孔位于左區的長度大于位于右區的長度;所述調節滑孔斜設置,且所述調節滑孔位于左區的端部高度低于位于右區的端部高度;在所述插桿的端部還設置有掛接板,所述調節滑孔內插接有可分離的銷桿,將所述掛接板掛接于所述銷桿上可建立兩根所述主立桿的臨時連接。
14、優選地,所述掛接板靠所述主立桿的左區一側設置。
15、優選地,所述橫桿上連接有隔離板,所述隔離板與建筑物外墻抵接設置,所述隔離板的正面設置有第一限位板,背面設置有第二限位板,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連接線作為分界線,將相鄰所述隔離板之間的空間劃分為第一容納區和第二容納區,所述第一容納區對應建筑物的外墻一側設置,保溫棉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納區內,
16、所述第一限位板上還連接有承載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容納區內,所述承載板可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高度方向滑動,所述承載板與所述隔離板之間還設置有吸液墊,建筑物主體外墻上還設置有彈簧推桿,所述彈簧推桿靠所述承載板的一側設置;所述承載板與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間具有第一配合形態和第二配合形態;
17、在第一配合形態時,所述承載板平面與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頂部之間具有高差,此時由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阻擋,保溫棉穩定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納區;雨水從幕墻鋁板接縫部位滲入時,所述吸液墊吸水膨脹推動所述承載板向上移動,當所述承載板平面與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頂部齊平時,二者形成第二配合形態;此時所述彈簧推桿的彈性勢能釋放,頂推保溫棉的底部使其向所述第二容納區移動,最終保溫棉形成傾斜狀態橫跨在所述第一容納區和所述第二容納區之間。
18、優選地,所述隔離板與建筑物外墻抵接的邊緣采用橡膠材料制作。
19、優選地,所述隔離板與建筑物外墻抵接的邊緣設置有密封膠。
20、優選地,所述隔離板的向上傾斜設置。
21、優選地,保溫棉位于所述第一容納區時,其與建筑結構外墻之間設置有配合間隙。
22、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建筑幕墻的高效測量施工方法,利用三維掃描儀對建筑主體結構進行精確測量,可以精確獲取建筑物的三維輪廓數據,避免了傳統測量方法中的數據誤差,提高了測量精度;進一步,利用獲取的建筑物三維輪廓數據建立bim模型后,進行幕墻單元的設計和優化,可以確保幕墻單元與建筑主體結構的完美匹配,減少了安裝過程中的調整次數,從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再進一步,采用模塊化安裝方式,將加工好的幕墻單元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組裝和安裝,實現了幕墻的快速、高效、精確施工,進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
24、2、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建筑幕墻的高效測量施工方法,在對接兩根所述主立桿的操作中,利用所述掛接板與所述銷桿配合,建立所述主立桿的臨時連接,在作業過程中施工人員不必始終扶持待安裝的所述主立桿,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由于兩根所述主立桿在對接時建立了臨時連接,避免了高空墜物,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進一步,通過改變所述銷桿在所述調節滑孔內的相對位置,可實現對待安裝所述主立桿位置的微調,如此提高了所述主立桿安裝的便利性和靈活性;更進一步,利用待安裝所述主立桿自身的重力,使所述轉接件與所述固定平板抵接后再進行焊接的操作,能夠將所述轉接件臨時固定,提高了焊接操作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避免了焊接時所述轉接件出現位移,保證了焊接位置的準確性,同時避免了所述轉接件與所述固定平板之間存在間隙,提高了焊接的質量;
25、3、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建筑幕墻的高效測量施工方法,當所述幕墻鋁板之間的密封膠老化開裂,雨水從所述幕墻鋁板之間的縫隙滲入過程中,首先會被設置在所述隔離板正面的所述吸液墊吸收;隨著吸水量的增加,所述吸液墊逐漸膨脹,推動所述承載板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高度方向向上滑動;當所述承載板平面與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頂部齊平形成第二配合形態時,所述彈簧推桿被壓縮的彈性勢能釋放,頂推保溫棉的底部,使其向所述第二容納區移動;保溫棉最終形成傾斜狀態橫跨在所述第一容納區和所述第二容納區之間;此時從幕墻鋁板接縫部位滲入的雨水,被保溫棉吸收,并且由于保溫棉呈傾斜狀態橫跨在所述第一容納區和所述第二容納區之間,吸水保溫棉與建筑外墻以及左右兩側干燥保溫棉的接觸面積大幅縮小,如此有效抑制了雨水向建筑物外墻及左右兩側干燥保溫棉蔓延滲透,一方面降低了雨水滲入建筑室內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滲水后保溫棉受潮損壞的面積,降低了幕墻滲漏后的維修成本;
26、此外,保溫棉呈傾斜狀態橫跨在所述第一容納區和所述第二容納區之間,所述保溫棉吸水膨脹后能夠與幕墻鋁板抵接,如此保溫棉能夠一定程度上封堵密封膠老化開裂的縫隙,減緩了雨水向幕墻內部滲透的速度,為維修人員的搶修工作爭取了時間。同時,保溫棉吸水膨脹后能夠擠壓幕墻鋁板使其凸起變形,如此維修人員通過觀察幕墻鋁板的形變,可迅速定位密封膠老化開裂的位置,提高了維修的及時性及維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