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后支運動冰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臥式后支運動冰橇。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冰上運動越來越越受人們的喜愛,冰橇是一種最為充滿刺激性的運動,受到人們的推崇,冰橇的種類很多,在我國東北地區每到冬季經常有大人和兒童在江邊的冰面上進行冰橇運動,現有冰橇設計不符合人體運動姿態和力量發揮,不能發揮出人體全身力量在冰面上進行運動操作,操作不安全,行走速度慢,沒有運動感和可操控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現有冰橇設計不符合人體運動姿態和力量發揮,不能發揮出人體全身力量在冰面上進行運動操作,操作不安全,行走速度慢,沒有運動感和可操控性的問題,進而提供臥式后支運動冰橇。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臥式后支運動冰橇,它包括剎車機構、冰橇殼體、兩個驅動機構和兩個行走機構,驅動機構包括驅動桿、驅動連接桿、第一運動套管、運動桿、驅動支腿組件、第一運動套管弧形片、第二運動套管、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扭簧、固定耳板、軸座、轉動塊和三個把緊件,剎車機構和兩個行走機構均相對固定安裝在冰橇殼體的底端,兩個驅動桿分別設置在冰橇殼體上,每個驅動桿靠近底端處與冰橇殼體鉸接,驅動連接桿的一端與驅動桿的中部鉸接,驅動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把緊件與第一運動套管頂端的外壁轉動連接,運動桿豎直插入在第一運動套管內,運動桿的頂端與驅動支腿組件鉸接,運動桿上加工有凸臺,凸臺卡在第一運動套管的頂端,運動桿的底端穿過第一運動套管的底端并設置在第二運動套管內,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固定套裝在第一運動套管底端的側壁上,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固定套裝在第二運動套管頂端的外側壁上,第一運動套管弧形片和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相對設置,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上加工有弧形孔,第一運動套管弧形片的底端和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弧形孔相對處固定安裝有一個圓柱銷,圓柱銷的底端穿過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弧形孔,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的底端安裝有固定銷,且第二運動套管通過螺紋頂緊件定在運動桿底端的外壁上,扭簧固定套裝在第二運動套管上,固定銷和圓柱銷均設置在扭簧的兩端之間,第一運動套管通過兩個把緊件固定安裝在轉動塊上,轉動塊上設有轉動塊轉軸,轉動塊轉軸和轉動塊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固定耳板和軸座分別設置在轉動塊轉軸的兩端,且固定耳板和軸座固定安裝在冰橇殼體的殼體尾部上。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實用新型的冰橇殼體4采用流線型外形,使冰橇減少風阻能快速行走,在臥式冰橇殼體4里進行冰橇運動行走更安全。二、本實用新型的兩個行走機構2設有獨立懸掛機構安裝有前刀氣彈簧36,且冰刀獨立懸掛安裝在冰刀架上,隨著冰橇的行走,根據手扳驅動桿5力量的大小使冰刀進行擺動,進而調整冰橇前進的方向,使冰橇運行的穩定性更強。三、操作冰橇時坐在冰橇殼體4內雙手搬動驅動桿5連接的后支結構驅動冰橇在冰面上行走,這樣的設計可以充分發揮人體的全身力量,使冰橇速度更快,冰橇安裝有剎車機構3,剎車機構3的設計是可調節制動冰刀58的角度,制動冰刀58為橫向剎車,剎車效果好,不傷冰面,制動速度快。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機構的后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支腿組件9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冰釬25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剎車機構3、包括前刀調節拉桿組件60、后刀調節拉桿組件63兩個行走機構2、兩個助力驅動桿組件69和兩個后刀固定拉桿組件66安裝在冰橇殼體4底端的仰視圖,圖6是圖1中A處放大圖,圖7是圖5中B處放大圖,圖8是圖5中C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8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臥式后支運動冰橇,它包括剎車機構3、冰橇殼體4、兩個驅動機構I和兩個行走機構2,驅動機構I包括驅動桿5、驅動連接桿6、第一運動套管7、運動桿8、驅動支腿組件9、第一運動套管弧形片10、第二運動套管11、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扭簧13、固定耳板15、軸座16、轉動塊17和三個把緊件14,剎車機構3和兩個行走機構2均相對固定安裝在冰橇殼體4的底端,兩個驅動桿5分別設置在冰橇殼體4上,每個驅動桿5靠近底端處與冰橇殼體4鉸接,驅動連接桿6的一端與驅動桿5的中部鉸接,驅動連接桿6的另一端通過一個把緊件14與第一運動套管7頂端的外壁轉動連接,運動桿8豎直插入在第一運動套管7內,運動桿8的頂端與驅動支腿組件9鉸接,運動桿8上加工有凸臺,凸臺卡在第一運動套管7的頂端,運動桿8的底端穿過第一運動套管7的底端并設置在第二運動套管11內,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固定套裝在第一運動套管7底端的側壁上,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固定套裝在第二運動套管11頂端的外側壁上,第一運動套管弧形片10和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相對設置,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上加工有弧形孔,第一運動套管弧形片10的底端和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弧形孔相對處固定安裝有一個圓柱銷,圓柱銷的底端穿過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弧形孔,第二運動套管弧形片12的底端安裝有固定銷,且第二運動套管11通過螺紋頂緊件定在運動桿8底端的外壁上,扭簧13固定套裝在第二運動套管11上,固定銷和圓柱銷均設置在扭簧13的兩端之間,第一運動套管7通過兩個把緊件14固定安裝在轉動塊17上,轉動塊17上設有轉動塊轉軸,轉動塊轉軸和轉動塊17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固定耳板15和軸座16分別設置在轉動塊轉軸的兩端,且固定耳板15和軸座16固定安裝在冰橇殼體4的殼體尾部上。
[0009]【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臥式后支運動冰橇,所述驅動支腿組件9包括軸承套18、軸承套轉軸19、第一支腿固定板23、冰釬連接軸24、冰釬25、第二支腿固定板73、拉力彈簧27、氣彈簧固定桿26、支腿氣彈簧34、兩個螺紋連接桿20、兩個支腿套管21和兩個支腿連接桿22,每個支腿套管21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一個螺母,軸承套轉軸19插裝在軸承套18上,軸承套轉軸19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一個螺紋連接桿20,每個螺紋連接桿20的螺紋端螺紋連接在支腿套管21頂端的螺母上,每個支腿連接桿22的頂端螺紋安裝在支腿套管21底端的螺母上,兩個支腿連接桿22的底端分別與冰釬連接軸24的兩端固定連接,冰釬25與冰釬連接軸24轉動連接,第一支腿固定板23、第二支腿固定板73和氣彈簧固定桿26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在兩個支腿套管21上,第一支腿固定板23上安裝有螺桿,螺桿的螺紋端頂在運動桿8上,拉力彈簧27的一端固定安裝在第二支腿固定板73上,拉力彈簧27的另一端固定安裝在運動桿8上,氣彈簧34的一端與氣彈簧固定桿26固定連接,氣彈簧34的另一端與冰釬25固定連接。本實施方式中未公開的技術特征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10]【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臥式后支運動冰橇,所述冰釬25包括冰釬連接套管28、冰釬桿29、冰釬頭30、冰釬桿套管31、壓力彈簧32和冰釬桿套管卡裝頂絲33,冰釬連接套管28套設在冰釬連接軸24上,氣彈簧25的另一端與冰釬連接套管28的外壁固定連接,且冰釬桿29的一端與冰釬連接套管28外壁固定連接,冰釬桿29的軸線與冰釬連接套管28軸線垂直,冰釬桿29的另一端與冰釬頭30的一端螺紋連接,冰釬頭30的另一端加工有多個錐形凸起,冰釬桿29沿長度方向加工有條形孔,冰釬桿套管31套裝在冰釬桿29上,且冰釬桿套管卡裝頂絲33的螺紋端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