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聚合反應的技術領域,特別是聚乙烯反應生成過程中溫度控制方法的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聚合過程是在聚合反應釜內,在分散劑、緩沖劑、鏈轉移劑、防黏劑、熱穩定劑、弓丨 發劑和終止劑等助劑作用下,單體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過程。
[0003] 聚乙烯是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產品分為高、中、低壓聚乙烯和低壓低密 度聚乙烯等。聚乙烯反應系統主要由聚合反應器、循環氣冷卻器和循環氣壓縮機組成。反應 循環氣體在壓縮機的作用下,連續經過被硫化的樹脂反應床和冷卻器,同時帶走反應產生 的熱量。冷卻器是單程殼式換熱器,氣體走管程,調溫水走殼層。聚合反應在硫化床反應器 中進行,反應用料乙烯、氫氣、T 2、C2、C4及其共聚單體從反應器底部加入,一部分轉化為聚乙 烯,大部分單體和共聚單體從反應器頂部作為循環氣又返回到反應器。循環冷卻器的調溫 水由水栗打入,從循環冷卻器出來的調溫水帶出大量的熱量。反應器的出料包含兩路:一路 排出料粉進入出料缸,另一路從反應器頂部排出參與循環反應。
[0004] 為了提高溫度的動靜態控制品質,減少反應器溫度的波動;同時也為了克服催化 劑進料的干擾,本發明提出一種前饋-反饋結構的MPC控制方案,使反應溫度穩定在設定值 水平。預測控制是70年代后期產生的一類新型計算機控制算法,這類算法以對象的階躍或 脈沖響應為模型,采用滾動優化推移對的方式在線地對過程實現優化控制,在復雜的工業 過程中顯現出良好的控制性能。 【
【發明內容】
】
[0005]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 方法,可以明顯減小反應過程溫度的方差,有效地提高過程系統的控制精度,并且易于實現 計算機控制。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 方法利用預測控制MPC和前饋-反饋控制的形式對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進行跟蹤控制,具 體步驟包括:
[0007] (a)主控建模:建立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之間的機理模型,調溫水量作為操作變 量,循環氣進入反應器的溫度作為被控變量;
[0008] (b)前饋建模:建立催化劑進量與反應器過程溫度的模型,通過比例系數K。疊加到 MPC主控制器上;
[0009] (c)線性處理:在不同工作點處,對主控模型進行線性化,得到調溫水量與循環氣 溫度之間的線性模型;
[0010] (d)參數確定:選取采樣周期T,動態響應測試,得到模型系數&1,&2.....a N,仿真調 優確定其他參數;
[0011] (e)優化計算:通過預測控制MPC算法對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經行迭代求解,控 制調溫水的流量,進而控制反應過程的溫度。
[0012] 作為優選,所述(a)步驟中,采用的是MPC算法,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之間的機理 模型通過脈沖響應的值來確定,需要符合實際生產過程或者分析歷史數據,并不一定為單 位脈沖。
[0013] 作為優選,所述(b)步驟中,在前饋模型的建立之后需要經過參數整定、與主控模 型的關系分析之后確定比例系數K。的值,并應具體考量催化劑的種類、硫化床反應器。
[0014] 作為優選,所述(e)步驟中,優化計算的具體過程參照具體實施過程部分中的預測 控制MPC算法,需要確定參考軌跡和解優化方程,通過控制閥最終確定調溫水量的大小。
[001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在工作過程中, 通過將預測控制與前饋-反饋控制結合的方法進行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控制。在通過機 理建模、得到系統模型的情況下,結合預測控制可用于時變、時滯以及非線性系統的控制的 特點,可以方便的處理控制量、操作工況、裝置上下限等約束;對可測擾動一一催化劑加料 量采用前饋控制及時消除對系統的影響,大大減小了反應器溫度的波動,使裝置運行在經 濟合理的位置,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降低了能耗;同時,裝置的平穩運行節省了高昂的 催化劑,減小了非正常的停車次數。
[0016] 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7] 圖1是本發明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框圖;
[0018] 圖2是本發明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工藝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參閱圖1和圖2,本發明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具體步驟包括:
[0020]步驟一、建立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之間的機理模型,調溫水量作為操作變量,循 環氣進入反應器的溫度作為被控變量;
[0021]步驟二、建立催化劑進量與反應器過程溫度的模型,通過比例系數K。疊加到MPC主 控制器上;
[0022]步驟三、在不同工作點處,對主控模型進行線性化,得到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之 間的線性模型;
[0023]步驟四、選取采樣周期T,動態響應測試,得到模型系數&1,&2.....a N,仿真調優確 定其他參數;
[0024] 步驟五、通過預測控制MPC算法對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經行迭代求解,控制調溫 水的流量,進而控制反應過程的溫度。
[0025]其中預測控制MPC算法的主要過程為:
[0026] 基于聚乙烯反應對象的脈沖響應:
[0027] 1、主控過程的預測模型
[0028]線性對象,其單位脈沖響應的采樣值gl. . .g> ..,離散卷積公式可以寫出:
i其中u,y分別是輸入量、輸出量相對于穩定工作點的偏移量。漸 進穩定的對象,.,3iV,使?ν=ΝΤ。
[0029] 因此,對象的動態特性可以用一個有限卷積的預測模型表示:
[0030]
[0032] 2、參考軌跡
[0033] MPC中,期望輸出是從現實實際輸出溫度y(k)出發向設定值溫度c光滑過度的一條 參考軌跡規定的。
[0034]
[0035] 其中a = eTTA,τ越小,參考軌跡快速性更好,魯棒性能降低。
[0036] 3、滾動優化
[0037] MPC中,k時刻的優化目標是使未來Ρ個時刻的預測輸出yP盡可能的接近由參考輸 出提供的期望輸出y r。性能優化指標:
[0038]
[0039]預測模型輸出值yP:閉環預測
[0040]
,其中y(k)為實際輸出值。
[0041 ] 偏導
,得到:
[0042]
[0043] 本發明工作過程:
[0044]本發明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在工作過程中,通過將預測控制與前 饋-反饋控制結合的方法進行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控制。在通過機理建模、得到系統模型 的情況下,結合預測控制可用于時變、時滯以及非線性系統的控制的特點,可以方便的處理 控制量、操作工況、裝置上下限等約束;對可測擾動一一催化劑加料量采用前饋控制及時消 除對系統的影響,大大減小了反應器溫度的波動,使裝置運行在經濟合理的位置,提高產品 的質量和產量,降低了能耗;同時,裝置的平穩運行節省了高昂的催化劑,減小了非正常的 停車次數。
[0045]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 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利用預測控制MPC 和前饋-反饋控制的形式對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進行跟蹤控制,具體步驟包括: (a) 主控建模:建立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之間的機理模型,調溫水量作為操作變量, 循環氣進入反應器的溫度作為被控變量; (b) 前饋建模:建立催化劑進量與反應器過程溫度的模型,通過比例系數K。疊加到MPC主 控制器上; (c) 線性處理:在不同工作點處,對主控模型進行線性化,得到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 之間的線性模型; (d) 參數確定:選取采樣周期T,動態響應測試,得到模型系數&1,&2……a N,仿真調優確 定其他參數; (e) 優化計算:通過預測控制MPC算法對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經行迭代求解,控制調 溫水的流量,進而控制反應過程的溫度。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 驟中,采用的是MPC算法,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之間的機理模型通過脈沖響應的值來確 定,需要符合實際生產過程或者分析歷史數據,并不一定為單位脈沖。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 驟中,在前饋模型的建立之后需要經過參數整定、與主控模型的關系分析之后確定比例系 數K。的值,并應具體考量催化劑種類、硫化床反應器。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步 驟中,優化計算的具體過程參照具體實施過程部分中的預測控制MPC算法,需要確定參考軌 跡和解優化方程,通過控制閥最終確定調溫水量的大小。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乙烯反應過程溫度的控制方法,具體步驟包括:(a)主控建模:建立調溫水量與循環氣溫度之間的機理模型,調溫水量作為操作變量,循環氣進入反應器的溫度作為被控變量;(b)前饋建模:建立催化劑進量與反應器過程溫度的模型,通過比例系數Kc疊加到MPC主控制器;(c)線性處理;(d)參數確定;(e)優化計算:通過預測控制MPC算法對聚乙烯反應過程的溫度經行迭代求解,控制調溫水流量,進而控制反應過程的溫度。本發明可測擾動—催化劑加料量采用前饋控制及時消除對系統的影響,減小反應器溫度的波動,使裝置運行在經濟合理位置,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降低能耗,節省高昂的催化劑,減小非正常的停車次數。
【IPC分類】G05B13/04
【公開號】CN105607481
【申請號】CN201610046061
【發明人】王嫣俐
【申請人】王嫣俐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