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尤其是非有源區域與有源區域之間的邊界不可見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當前,由于進入全面信息時代,可視地表達電信息信號的顯示裝置領域已經迅速地發展,并且持續進行研究以改善各種顯示裝置的性能,例如薄的厚度、輕的重量和低的功耗。
2、作為代表性的顯示裝置,有液晶顯示裝置(lcd)、電潤濕顯示裝置(ewd)、有機發光顯示裝置(oled)等。
3、在它們之中,包括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電致發光顯示裝置是自發光顯示裝置,使得不需要單獨的光源,這與液晶顯示裝置不同。因此,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可以被制造成具有輕的重量和小的厚度。此外,因為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不僅由于低的電壓驅動在功耗方面有優勢,也在色彩實現、響應速度、視角、對比度(cr)方面有優勢,其有望在各個領域中被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1、由本公開實現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從有源區域延伸到非有源區域的偏振層,使得非有源區域與有源區域之間的邊界不可見。
2、本公開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上文未提到的其他目的可以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從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
3、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公開的方面,顯示裝置包括:包括多個子像素的顯示面板;設置在顯示面板上并且包括上玻璃和下玻璃的雙玻璃;以及設置在上玻璃與下玻璃之間的偏振層,雙玻璃包括有源區域和非有源區域,并且偏振層可以從有源區域設置到非有源區域。
4、示例性實施例的其他詳細事項包括在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中。
5、根據本公開,提供了不僅設置在有源區域中,也設置在非有源區域中的偏振層,以在不增加表面反射率的情況下無縫實施有源區域與非有源區域之間的邊界。
6、根據本公開,提供了設置在有源區域和非有源區域中的偏振層,以由偏振層向整個區域,即,包括有源區域和非有源區域的區域,提供基本上相同或均勻的可見度。
7、根據本公開,當顯示裝置顯示黑色時,有源區域與非有源區域之間的邊界是無縫實施的。
8、根據本公開的效果不限于上文例示的內容,并且更多的各種效果包括在本說明書中。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多個子像素設置在所述有源區域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遮光構件設置在所述非有源區域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所述非有源區域中,所述偏振層設置在所述遮光構件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所述遮光構件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沒有附加偏振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層接合到所述下玻璃。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上玻璃接合到所述偏振層。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外殼接合到所述非有源區域中的所述下玻璃的后表面。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上玻璃的強度高于所述下玻璃的強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上玻璃的厚度大于所述下玻璃的厚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上玻璃的端部和所述下玻璃的端部設置在同一平面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偏振層的端部與所述上玻璃的所述端部和所述下玻璃的所述端部設置在同一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