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衣物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驅動機構及衣物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1、本部分提供的僅僅是與本公開相關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現有技術。
2、衣物處理設備通常包括箱體以及設于箱體內的筒組件和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安裝在箱體的底座上并與筒組件傳動連接,以驅動筒組件在箱體內旋轉。
3、現有技術中,驅動機構與底座為剛性連接,驅動機構在運行過程中,易于產生較大的振動噪聲以及共振頻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是至少解決如何減少驅動機構運行過程中的振動噪聲的問題。該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2、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驅動機構,用于衣物處理設備,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3、電機組件,所述電機組件包括殼體和轉軸,所述轉軸用于輸出動力;
4、減振組件,所述殼體和所述轉軸中的至少一者與所述減振組件相連,并且所述減振組件用于安裝在所述至少一者與所述衣物處理設備的底座之間,所述減振組件構造為至少沿所述轉軸的徑向方向能夠發生彈性形變。
5、根據本申請的驅動機構,當驅動機構用于衣物處理設備時,將電機組件的轉軸和殼體中的至少一個與衣物處理設備的底座相連。驅動機構在運行過程中,轉軸發生轉動,通過將轉軸和殼體的至少一個通過減振組件與底座相連,利用減振組件至少對電機組件在轉軸的徑向方向產生的振動,減少了電機組件運行過程中向底座傳遞的振動,從而減少了振動噪聲以及共振頻率的產生。
6、另外,根據本申請的驅動機構,還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7、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機組件還包括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的內圈套裝在所述轉軸上,所述減振組件包括第一減振圈,所述第一減振圈的內周面套裝在所述第一軸承的外圈上。
8、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減振組件還包括第二減振圈,所述第二減振圈的內周面套裝在所述第一減振圈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減振圈與所述底座相連。
9、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減振圈為塑料件;
10、和/或所述第二減振圈為橡膠件。
11、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減振圈的外周面上設有第一配合結構,所述第二減振圈的內周面上設有第二配合結構,所述第一配合結構和所述第二配合結構凹凸配合。
12、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結構為凹槽,沿所述轉軸的軸向方向,所述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減振圈的相反兩端,所述第二配合結構為凸塊,所述凸塊嵌設在所述凹槽內;
13、或者所述第二配合結構為凹槽,沿所述轉軸的軸向方向,所述凹槽貫穿所述第二減振圈的相反兩端,所述第一配合結構為凸塊,所述凸塊嵌設在所述凹槽內。
14、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結構的數量為多個,全部所述第一配合結構沿所述第一減振圈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二配合結構的數量與所述第一配合結構的數量一致,并且所述第二配合結構與所述第一配合結構一一對應設置。
15、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包括端蓋,所述轉軸穿過所述端蓋設置,所述減振組件包括減振件,所述端蓋通過所述減振件與所述底座相連。
16、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端蓋上設有套裝結構,所述減振件為圈狀結構,所述減振件套裝在所述套裝結構上。
17、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減振件為橡膠件。
18、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端蓋上設有連接結構,所述電機組件還包括電連接裝置,所述電連接裝置與所述連接結構相連。
19、本發明的第二方面還提出了一種衣物處理設備,所述衣物處理設備包括:
20、箱體,所述箱體包括底座;
21、筒組件,所述筒組件設置在所述箱體內;
22、根據如上所述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安裝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電機組件與所述筒組件傳動連接。
23、根據本申請的衣物處理設備,將電機組件的轉軸和殼體中的至少一個與衣物處理設備的底座相連。驅動機構在運行過程中,轉軸發生轉動,通過將轉軸和殼體的至少一個通過減振組件與底座相連,利用減振組件至少對電機組件在轉軸的徑向方向產生的振動,減少了電機組件運行過程中向底座傳遞的振動,從而減少了振動噪聲以及共振頻率的產生。
1.一種驅動機構,用于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組件(41)還包括第一軸承(418),所述第一軸承(418)的內圈套裝在所述轉軸(416)上,所述減振組件(42)包括第一減振圈(421),所述第一減振圈(421)的內周面套裝在所述第一軸承(418)的外圈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組件(42)還包括第二減振圈(422),所述第二減振圈(422)的內周面套裝在所述第一減振圈(421)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減振圈(422)用于與所述底座(11)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減振圈(421)為塑料件;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減振圈(421)的外周面上設有第一配合結構(4211),所述第二減振圈(422)的內周面上設有第二配合結構(4221),所述第一配合結構(4211)和所述第二配合結構(4221)凹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結構(4211)為凹槽,沿所述轉軸(416)的軸向方向,所述凹槽貫穿所述第一減振圈(421)的相反兩端,所述第二配合結構(4221)為凸塊,所述凸塊嵌設在所述凹槽內;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結構(4211)的數量為多個,全部所述第一配合結構(4211)沿所述第一減振圈(421)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二配合結構(4221)的數量與所述第一配合結構(4211)的數量一致,并且所述第二配合結構(4221)與所述第一配合結構(4211)一一對應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411)包括端蓋(4111),所述轉軸(416)穿過所述端蓋(4111)設置,所述減振組件(42)包括減振件(423),所述端蓋(4111)通過所述減振件(423)與所述底座(11)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4111)上設有套裝結構,所述減振件(423)為圈狀結構,所述減振件(423)套裝在所述套裝結構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件(423)為橡膠件。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4111)上設有連接結構,所述電機組件(41)還包括電連接裝置(43),所述電連接裝置(43)與所述連接結構相連。
12.一種衣物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處理設備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