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線圈部件。
背景技術:
1、已知有一種線圈部件,其具備素體、設置于素體的外部電極、以及配置于素體的內部的線圈的(例如專利文獻1)。線圈與外部電極連接。線圈包含多個線圈導體。
2、現有技術文獻
3、專利文獻
4、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56513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1、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2、在上述線圈部件中,為了確保電感,考慮增大沿著線圈軸方向觀察被線圈包圍的區域的面積。在相同大小的線圈部件中,該區域的面積越大,線圈和外部電極的最短距離越小。本申請發明人著眼于以下現象:即使在較低頻帶的電信號于線圈中導通的情況下確保了所希望的q值,在較高頻帶的電信號于線圈中導通的情況下q值也會降低。
3、本發明一個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圈部件,其能夠實現緊湊化,并且兼顧確保電感和確保相對于較高頻帶的電信號的q值。
4、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5、本申請發明人,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結果,發現:在線圈和外部電極之間存在電位差較大且距離較近的位置的情況下,相對于較低頻率的電信號q值降低。本發明一個方式的線圈部件具備:素體、第一外部電極、第二外部電極、以及線圈。素體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對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和與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連接的側面。第一外部電極包含:設置于第一端面的第一端面電極部、和設置于側面并且從第一端面朝向第二端面延伸的第一側面電極部。第二外部電極包含:設置于第二端面的第二端面電極部、和設置于側面并且從第二端面朝向第一端面延伸的第二側面電極部。線圈配置于素體的內部。線圈在第一端面與第一端面電極部連接,且,在第二端面與第二端面電極部連接。線圈包含多個線圈導體。多個線圈導體各自包含一對端部,在端部與多個線圈導體中的其它線圈導體連接。多個線圈導體包含第一線圈導體和第二線圈導體。第一線圈導體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線圈導體與第一線圈導體連接。第二線圈導體,以隨著接近第二端面而距側面的最短距離變大的方式,從第一線圈導體朝向第二端面延伸。沿著與線圈的線圈軸的方向和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觀察,第一線圈導體不與第二側面電極部重疊。
6、在該線圈部件中,由于與第一外部電極連接的第一線圈導體沿著第二方向觀察與第二外部電極分離,因此,能夠實現緊湊化,并且相對于較高頻帶的信號也能夠確保q值。第二線圈導體,與第一線圈導體連接,以隨著接近第二端面而距側面的最短距離變大的方式,從第一線圈導體朝向第二端面延伸,因此,可確保沿著線圈軸方向觀察被線圈包圍的區域的面積。其結果,能夠實現緊湊化,并且也確保電感。
7、在上述一個方式中,線圈也可以還包含:第三線圈導體,其與第二線圈導體的一對端部中、不同于與第一線圈導體連接的端部的端部連接。第三線圈導體也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在該情況下,可確保沿著線圈軸向觀察被線圈包圍的區域的面積更大。其結果,能夠實現緊湊化,并且進一步可靠地確保電感。
8、在上述一個方式中,也可以是,線圈的一部分,沿著第二方向觀察,與第二側面電極部重疊。在該情況下,可確保沿著線圈軸向觀察被線圈包圍的區域的面積更大。其結果,能夠實現緊湊化,并且進一步可靠地確保電感。
9、在上述一個方式中,也可以是,沿著線圈軸方向觀察,被多個線圈導體包圍的區域呈八邊形形狀。在該情況下,可確保沿著線圈軸向觀察被線圈包圍的區域的面積更大。其結果,能夠實現緊湊化,并且進一步可靠地確保電感。
10、發明效果
11、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提供一種線圈部件,其能夠實現緊湊化,并且兼顧確保電感和確保相對于較高頻帶的電信號的q值的。
1.一種線圈部件,其具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部件,其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線圈部件,其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圈部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