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可控硅開關,具體是一種可控硅開關。
背景技術:
1、可控硅是電學領域中應用廣泛的元器件,可控硅開關應用于無觸點開關設備上,能夠?qū)﹄娏Σ⒙?lián)電容器起到很快的投切作用,具有安裝簡單,維護方便,響應速度快,投切無涌流、工作無噪音穩(wěn)定可靠的特點。
2、現(xiàn)有的可控硅開關在使用過程中,內(nèi)部元件的熱量散出效率不佳,導致內(nèi)部元件溫度升高,影響到可控硅開關的使用安全性,同時,可控硅開關在連接線路時,連接方式不夠便捷快速,需要將螺絲拆下進行線路連接,連接速度較慢,并且不利于拆解線路。
3、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可控硅開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控硅開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xiàn)有的可控硅開關散熱效率不佳,后續(xù)線路拆解不夠便捷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可控硅開關,包括:開關主體,所述開關主體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散熱格柵口,所述開關主體的左側安裝有散熱件,所述散熱件的端部安裝有用于防護的防護框,所述散熱件的內(nèi)部安裝有散熱風扇,所述散熱件的底部安裝有散熱片,所述開關件的上下兩側均安裝有接線柱,所述接線柱的端部活動設置有壓帽,所述接線柱表面開設有線孔,且線孔的上方設置有卡柱,所述壓帽的表面開設有卡槽,所述壓帽的內(nèi)頂部連接有壓柱,且壓柱的下端連接有銅柱。
4、作為本實用新型中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帽與壓柱的上端之間為螺紋轉(zhuǎn)動連接,所述壓柱與線孔相互垂直。
5、作為本實用新型中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柱與銅柱之間為固定連接,且壓柱的外側設置有彈簧。
6、作為本實用新型中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帽表面的卡槽與接線柱表面的卡柱之間尺寸相吻合。
7、作為本實用新型中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線柱的下端連接有導電柱,所述接線柱通過導電柱與開關主體內(nèi)部構成電性連接。
8、作為本實用新型中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熱件與開關主體之間為嵌合結構,且散熱件沿著開關主體平行設置有兩組。
9、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在開關主體的側面設置有兩組散熱件,散熱件通過散熱風扇和散熱片組合使用來配合散熱,利用散熱件從開關主體的側面進行散熱,提高散熱效率,避免開關主體的內(nèi)部元件溫度過高,利于保護可控硅開關。
11、2、通過接線柱與壓帽的設置,將線束穿入線孔中,并且按壓下壓帽,使得銅柱與線孔中的線束端連接,進而接通線路,完成電線與可控硅開關的快速連接,連接速度更快,并且后續(xù)線路的拆解更便捷快速。
1.一種可控硅開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硅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帽(4)與壓柱(13)的上端之間為螺紋轉(zhuǎn)動連接,所述壓柱(13)與線孔(9)相互垂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硅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柱(13)與銅柱(15)之間為固定連接,且壓柱(13)的外側設置有彈簧(14)。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硅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帽(4)表面的卡槽(12)與接線柱(8)表面的卡柱(11)之間尺寸相吻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硅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柱(8)的下端連接有導電柱(10),所述接線柱(8)通過導電柱(10)與開關主體(1)內(nèi)部構成電性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硅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件(3)與開關主體(1)之間為嵌合結構,且散熱件(3)沿著開關主體(1)平行設置有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