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電能管理,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儲能系統的分析處理方法與電池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1、在互聯網時代,電能管理人員管理的電能日志記錄需要常常保存到服務器以方便自己及其他人員閱讀及管理,以往我們針對一個管理后的記錄會多次進行網絡傳輸。此時,不斷變大的記錄將導致網絡傳輸耗時增長,并使得網絡存儲空間被大量冗余數據占據。
2、但是,對于人員來說,當查看不同類型的用電需求時都需要通過單獨采集一次數據,一旦需要調度多類型用電需求時,調度效率相對較低。一旦參與運行的協同方過多,且用電需求電量過大時,用電需求仍然可能出現卡頓問題。
3、因此,實時亟需一種能夠在多方協同用電場景中,提升放點使用效率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2、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本發明請求保護一種用于儲能系統的分析處理方法,包括:
3、s100采集第一用電需求記錄;
4、s101對所述第一用電需求記錄進行至少一次預測運行,其中,所述預測運行用于對多個第一用電終端a進行運行;
5、s102記錄多個緩存記錄與多個預測記錄,其中,所述多個緩存記錄包括:第一用電需求記錄;所述預測記錄包括:元數據和用電數據內容,且所述元數據包括:對應的所述緩存記錄的類型號,所述預測記錄的類型號、用電終端數量;所述用電數據內容包括: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的行為類型、數據段和索引信息;
6、s103依據人員的可視化行為,選擇所述緩存記錄和多個所述預測記錄進行預測可視化;其中,s103包括:
7、s31通過所述索引信息查詢所述緩存記錄的用電需求數據庫中是否具有與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相對應的第二用電終端b;如果是,則執行s32,如果否,則執行s33;
8、s32從所述用電需求數據庫中采集所述第二用電終端b,并根據所述用電數據內容和所述第二用電終端b生成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
9、s33根據所述用電數據內容配置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
10、s34將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掛載至對應的所述緩存記錄中以完成預測可視化。
11、進一步地,當具有多個所述緩存記錄時,還包括步驟:
12、采集人員的充電行為指令和實時所可視化的用電需求記錄的可視化類型號i;
13、分別根據所述充電行為指令、所述可視化類型號i采集到對應的充電類型信息和可視化類型信息;其中,所述充電類型信息包括:與實時充電類型相關聯的預測記錄的第一預測類型號;所述可視化類型信息包括:實時所可視化的緩存記錄的第二緩存類型號,以及與實時可視化類型相對應的預測記錄的第二預測類型號;
14、采集沿所述充電行為指令中所指示的充電方向與所述第二緩存類型號相鄰的所述緩存記錄的第三緩存類型號;
15、計算通過第一同步方法同步至充電類型所需處理的第一電量,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方法指的是從所述第三緩存類型號同步至所述第一預測類型號;以及計算通過第二同步方法同步至所述充電類型所需處理的第二電量,其中,所述第二同步方法指的是從所述第二預測類型號同步至所述第一預測類型號;
16、從所述第一電量、所述第二電量過濾出最小一者所對應的同步方法作為推薦同步方法。
17、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
18、s105對其中一個所述緩存記錄進行可視化,所述緩存記錄關聯有多個所述預測記錄;
19、s106對所述緩存記錄進行預測運行,并判斷所述預測運行與對應的所述預測記錄是否具有沖突;如果是,則執行s107;
20、s107向人員發出提示指令。
21、進一步地,所述行為類型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新增、刪除、修改。
22、進一步地,索引信息指的是所述用電需求記錄中用來標識用電終端的唯一索引或編號。
23、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本發明請求保護一種電池管理系統,包括:
24、用電需求采集模塊,被設定采集第一用電需求記錄;
25、運行模塊,被設定對所述第一用電需求記錄進行至少一次預測運行,其中,所述預測運行用于對多個第一用電終端a進行運行;
26、存儲模塊,被設定記錄多個緩存記錄與多個預測記錄,其中,所述多個緩存記錄包括:第一用電需求記錄;所述預測記錄包括:元數據和用電數據內容,且所述元數據包括:對應的所述緩存記錄的類型號,所述預測記錄的類型號、用電終端數量;所述用電數據內容包括: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的行為類型、數據段和索引信息;
27、預測可視化模塊,被設定依據人員的可視化行為,選擇所述緩存記錄和多個所述預測記錄進行預測可視化;其中,所述預測可視化模塊包括:
28、查詢模塊,被設定通過所述索引信息查詢所述緩存記錄的用電需求數據庫中是否具有與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相對應的第二用電終端b;
29、第一配置模塊,被設定從用電需求數據庫中采集所述第二用電終端b,并根據所述用電數據內容和所述第二用電終端b生成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
30、第二配置模塊,被設定當未查詢到所述第二用電終端b時,根據所述用電數據內容配置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
31、可視化模塊,被設定將所述第一用電終端a掛載至對應的所述緩存記錄中以完成預測可視化。
32、本申請涉電能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儲能系統的分析處理方法與電池管理系統,采集第一用電需求記錄;對所述第一用電需求記錄進行至少一次預測運行;記錄多個緩存記錄與多個預測記錄,其中,所述多個緩存記錄包括:第一用電需求記錄;依據人員的可視化行為,選擇所述緩存記錄和多個所述預測記錄進行預測可視化。本發明解決的現有儲能設備中多方協同過程中,電能使用效率低、類型混亂難以管理等問題。
1.一種用于儲能系統的分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具有多個所述緩存記錄時,還包括步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為類型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新增、刪除、修改。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索引信息指的是所述用電需求記錄中用來標識用電終端的唯一索引或編號。
6.一種電池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