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離合器助力器,具體涉及一種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
背景技術:
1、離合器位于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的飛輪殼內,用螺釘將離合器總成固定在飛輪的后平面上,離合器的輸出軸就是變速箱的輸入軸。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可根據需要踩下或松開離合器踏板,使發動機與變速箱暫時分離和逐漸接合,以切斷或傳遞發動機向變速器輸入的動力。離合器是機械傳動中的常用部件,可將傳動系統隨時分離或者接合。其中,離合器助力器是汽車離合器系統中的關鍵部件,主要用于降低駕駛員操作離合器的力度。
2、如中國專利文獻2020209745133、201020250446以及201020276410都公開了一種離合器助力器,在這些離合器助力器的結構中,都包括氣壓缸、液壓缸、位于氣壓缸內的活塞(活塞兩側分別連接推桿和活塞桿,其中活塞桿插入液壓缸內)、位于活塞和氣壓缸壁之間的復位彈簧以及與液壓腔連接的控制閥,當讓,離合器助力器還包括其他一些輔助結構。雖然上述離合器助力器都能對離合器進行省力的控制,或者,能解決離合器助力器存在的些許問題,但是,在上述液壓離合系統中,受到使用環境或者使用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例如發動機振動、離合器分離力不平順、離合機構受力不均、潤滑不暢等)影響導致液壓缸內液壓油的壓力不穩定,從而降低上述液壓離合系統操控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包括離合器助力器總成,所述離合器助力器總成包括液壓缸,所述液壓缸連接有對所述液壓缸內液壓壓力突變或者壓力波峰進行減震的液壓減震閥。通過液壓缸連接液壓減震閥,將發生突變或者壓力波峰,尤其是二者瞬間產生的液壓油壓力傳遞給液壓減震閥,利用液壓減震閥平衡液壓腔內的突變壓力變化,減少突變后或者波峰的壓力直接傳遞給離合器,使得液壓缸中的液壓壓力平穩輸出,避免由于液壓腔中產生的壓力突變(尤其是變大)與壓力波峰過大對產品控制液壓穩定性的影響,進而避免產品輸出壓力不穩定的影響。
2、進一步,所述液壓減震閥包括與所述液壓缸連接的減震閥殼體,所述減震閥殼體內形成減震空腔,所述減震空腔內設置有減震活塞,所述減震活塞或者設置于減震活塞上的密封件與所述減震空腔內壁滑動密封;所述減震空腔被所述減震活塞或者所述密封件間隔為與所述液壓缸的液壓腔連通的減震驅動腔和不與所述液壓缸的液壓腔連通的減震控制腔;所述減震控制腔內或者所述減震控制腔的自由端連接有輔助塊;所述減震活塞與所述輔助塊之間設置有在所述減震活塞推動下壓縮且無油壓作用復位的彈性件。所述液壓減震閥內設置減震活塞以及與其配合的彈性件,通過突變后或者波峰的液壓油壓力傳遞給所述減震活塞,進而壓縮彈性件,通過彈性件的壓縮緩沖液壓油的突變壓力,使得液壓缸中的液壓壓力平穩輸出。
3、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為至少1個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減震活塞和所述輔助塊抵接。通過采用常見的彈簧設計,減少設計成本,根據彈性系數進行選擇即可。
4、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為至少1組由減震片組成的減震組。通過將減震彈簧替換為由減震片組成的減震組,可以避免減震彈簧由于運動行程過大造成的液壓不穩定性、液壓體積消耗過大等問題,有利于液壓油提供端體積量控制,提高系統行程效率;又如,減震組是由多組減震片組成,可以疊加使用,而彈簧如果設置多個組合,則需要增加連接件或者連接結構,結構復雜,影響性能穩定性。
5、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由至少1個減震彈簧和至少1組由減震片組成的減震組組成。通過減震彈簧和減震組組合,可以組合利用其二者的優點,減少連接件設置,提高系統性能穩定性。
6、進一步,所述彈性件包括1個減震彈簧和由減震片組成的第一減震組和第二減震組。所述減震片為至少具有折彎部的環形結構,所述減震活塞靠近所述輔助塊的端部形成第一柱狀凸起或者第一凹槽,所述輔助塊靠近所述減震活塞的端部形成第二柱狀凸起或者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減震組套設在所述第一柱狀凸起或者放入第一凹槽內,所述減震彈簧的一端套設在所述第二柱狀凸起或者置入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減震彈簧與所述第一減震組的折彎部抵接;所述第二減震組套設在所述輔助塊靠近所述減震活塞的端部,且所述減震活塞靠近所述輔助塊的端部形成在油壓作用下壓縮所述第二減震組的驅動端。
7、更進一步,所述減震彈簧的彈性系數大于所述第二減震組的彈性系數,所述第二減震組的彈性系數大于所述第一減震組的彈性系數。
8、通過設置1個減震彈簧和2組由減震片組成的減震組,并進而設置三者之間的彈性系數,在使用時,當油壓達到設計參數時,優先壓縮第一壓縮組的壓縮片和第二壓縮組的壓縮片之間的空間,減震彈簧不動;接著,第一壓縮組基本不會再變形,隨著油壓的繼續增大,繼續壓縮第二壓縮組的壓縮片,減震彈簧不動或者被微弱壓縮;最后,隨著油壓的繼續增大,第二壓縮組基本不會再變形,繼續壓縮減震彈簧。上述使用過程是指油壓可以達到能夠壓縮彈簧的程度,當然,實際使用過程中,油壓并非都能達到上述程度,上述彈性件的變化過程和油壓的壓力有關,可以是上述過程的一部分;同時,具體的彈性件的壓縮變化過程與選擇的彈性系數有關,比如,可能在上述過程的一部分過程中,兩種彈性件一起被壓縮,當然,彈性系數小的彈性件被快速壓縮至極限。通過上述對彈性件的具體設置,可以有效利用由彈性片組成的減震組的短程壓縮空間,提高了液壓突變時油壓的穩定性,同時使液壓體積消耗不至于過大,提高了液體提供端體積量控制,保證了系統行程效率;同時,應用雙減震組,可以提供多種應用組合,適應多種場景;最后,通過設置彈性系數最大的減震彈簧,起到最后兜底的作用,如出現壓力變大極大時,避免減震組由于行程短而無法起到減震作用,通過大的彈性系數以及大于減震組的行程的組合,盡可能保證油壓穩定,保證系統行程和工作效率。
9、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輔助塊與所述減震控制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輔助塊內形成貫穿所述輔助塊的呼吸通道,在呼吸通道靠近大氣的端部設置濾芯結構。通過設置呼吸通道和濾芯結構,可以提高減震閥的靈敏性。
10、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呼吸通道靠近所述濾芯結構的端部外擴形成環形槽,通過形成環形槽,在吸氣時,利用環形槽將帶入的微小水分阻擋在環形槽內,減少水分進入減震閥內部;呼氣時,能夠反吹將環形槽內的微小水分排出,同時,吸氣時粉塵吸附在濾芯表面,呼氣時反吹去除。
11、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減震閥殼體與所述液壓缸一體成型。一體成型設計可以減少油路連接,減少泄漏可能,盡可能避免減震失效。
1.一種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離合器助力器總成,所述離合器助力器總成包括液壓缸,所述液壓缸連接有對所述液壓缸內液壓壓力突變或者壓力波峰進行減震的液壓減震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減震閥包括與所述液壓缸連接的減震閥殼體,所述減震閥殼體內形成減震空腔,所述減震空腔內設置有減震活塞,所述減震活塞或者設置于減震活塞上的密封件與所述減震空腔內壁滑動密封;所述減震空腔被所述減震活塞或者所述密封件間隔為與所述液壓缸的液壓腔連通的減震驅動腔和減震控制腔;所述減震控制腔內或者所述減震控制腔的自由端連接有輔助塊;所述減震活塞與所述輔助塊之間設置有在所述減震活塞推動下壓縮且無油壓作用復位的彈性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至少1個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減震活塞和所述輔助塊抵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至少1組由減震片組成的減震組。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由至少1個減震彈簧和至少1組由減震片組成的減震組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包括1個減震彈簧和由減震片組成的第一減震組和第二減震組。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片為至少具有折彎部的環形結構,所述減震活塞靠近所述輔助塊的端部形成第一柱狀凸起或者第一凹槽,所述輔助塊靠近所述減震活塞的端部形成第二柱狀凸起或者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減震組套設在所述第一柱狀凸起或者放入第一凹槽內,所述減震彈簧的一端套設在所述第二柱狀凸起或者置入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減震彈簧與所述第一減震組的折彎部抵接;所述第二減震組套設在所述輔助塊靠近所述減震活塞的端部,且所述減震活塞靠近所述輔助塊的端部形成在油壓作用下壓縮所述第二減震組的驅動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彈簧的彈性系數大于所述第二減震組的彈性系數,所述第二減震組的彈性系數大于所述第一減震組的彈性系數。
9.根據權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塊與所述減震控制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輔助塊內形成貫穿所述輔助塊的呼吸通道,在呼吸通道靠近大氣的端部設置濾芯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通道靠近所述濾芯結構的端部外擴形成環形槽。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液壓減震閥的離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閥殼體與所述液壓缸一體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