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成閥及壓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成閥,包括閥塊以及設置在所述閥塊上的第一通斷閥和第二通斷閥,所述閥塊具有加載口、卸載口以及供油口;在所述閥塊內,所述供油口與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入口連通,所述加載口與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出口連通,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出口還與第二通斷閥的入口連通,所述卸載口與第二通斷閥的出口連通;其中,在所述供油口與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入口連通的通道內布置有節流裝置。本實用新型同時也提出了一種包含該集成閥的壓縮機。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閥及壓縮機,能夠實現壓縮機的油缸活塞的移動速度可調,滿足壓縮機能量調節的需求,簡化能量調節回路的安裝結構。
【專利說明】一種集成閥及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縮機領域,特別是一種集成閥及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開啟式壓縮機是是一種靠原動機來驅動伸出機殼外的軸或其他運轉零件的制冷壓縮機。在開啟式壓縮機的實際應用中,往往存在根據負荷改變壓縮機制冷能力來實現能量調節的需求,而為了滿足該需求,需要壓縮機能夠實現平穩緩慢加載、快速卸載。其中,緩慢加載可以實現壓縮機平穩的能量調節,如果加載過快,就失去了能量調節的意義。而卸載往往是壓縮機吸氣溫度達到需求值或者吸氣溫度低于需求值,這時需迅速卸載,不然吸氣溫度還會更低,不利于吸氣溫度的控制。
[0003]目前開啟式壓縮機組的壓縮機加、卸載油缸活塞的移動調速控制基本依賴于進口元件,國內無專用產品,導致制造成本高昂。而對于冷凍機組所采用的開啟式壓縮機供油系統,目前也存在通過購買單個閥進行組合實現的方案,但這種實現方案外部管路復雜,安裝和使用上較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集成閥及壓縮機,能夠實現壓縮機的油缸活塞的移動速度可調,滿足壓縮機能量調節的需求,降低成本,簡化能量調節回路的安裝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集成閥,包括閥塊以及設置在所述閥塊上的第一通斷閥和第二通斷閥,所述閥塊具有加載口、卸載口以及供油口 ;在所述閥塊內,所述供油口與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入口連通,所述加載口與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出口連通,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出口還與第二通斷閥的入口連通,所述卸載口與第二通斷閥的出口連通;其中,在所述供油口與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入口連通的通道內布置有節流裝置。
[0006]進一步地,所述節流裝置可更換地連接在所述通道內。
[0007]進一步地,所述節流裝置為可調式節流裝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閥塊還具有測壓口,在所述測壓口安裝有測壓元件,所述測壓口與所述第一通斷閥的出口和第二通斷閥的入口均連通。
[0009]進一步地,所述測壓元件為針閥。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通斷閥均包括殼體、位于所述殼體內的線圈、以及位于所述線圈內的閥芯,所述閥芯的一端固定有安裝法蘭,所述閥芯經所述安裝法蘭可拆地連接于所述閥塊上。
[0011]進一步地,所述加載口、卸載口以及供油口上均安裝有管接頭,以用于連接至外部油路。
[0012]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壓縮機,包括具有有桿活塞的油缸,所述有桿活塞將所述油缸分為無桿腔和有桿腔,所述無桿腔內設置有復位彈簧;還包括上述的集成閥,所述加載口與所述有桿腔連通,所述卸載口與所述無桿腔連通。
[0013]進一步地,所述無桿腔與所述壓縮機的低壓腔連通。
[0014]進一步地,還包括滑閥,所述壓縮機為開啟式壓縮機,該開啟式壓縮機的有桿活塞的桿端伸出所述有桿腔,且與所述滑閥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將用于加載和卸載的通斷閥均集成到閥塊上的方式,取消了外部管路的連接,將管路連接集成于閥塊內部,使用時,通過將加載口和卸載口分別連接至開啟式壓縮機加卸載油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通過在該集成閥的加載端設置可調的節流裝置,實現壓縮機的油缸活塞的移動速度可調,滿足壓縮機能量調節的需求,降低成本,簡化能量調節回路的安裝結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集成閥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0019]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集成閥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俯視圖。
[0020]圖3a為圖2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21]圖3b為圖2中B-B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22]圖4a為圖2中C-C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23]圖4b為圖2中D-D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0024]圖5為包含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閥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6]如圖1和圖2分別示出了本實用新型集成閥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分解圖和俯視圖,該集成閥包括閥塊I和設置在所述閥塊I上的第一通斷閥V1、第二通斷閥V2,所述閥塊具有加載口 R、卸載口 S以及供油口 P ;如圖,第一通斷閥Vl和第二通斷閥V2集成在閥塊I上,從而便于維護和更換。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通斷閥和第二通斷閥也可以選擇為電磁單向閥,只要滿足所需功能即可。
[0027]圖3&、313、4&及413分別示出圖2中六4、8-8、(:-(:、0-0中的截面圖。如圖3a、3b、4a及4b所示,在閥塊I內,供油口 P與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入口 Il連通,所述加載口 R與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出口 Ol連通,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出口 Ol還與第二通斷閥V2的入口 12連通,所述卸載口 S與第二通斷閥V2的出口 02連通;這樣,所有的連接管路均位于該閥塊I的內部,因此減少了外部的管線,提高了集成性,從而便于安裝和維護。為了實現集成閥的加載端油量可調,在第一通斷閥Vl的入口 Il與供油口 P連通的通道Pl內設置一個節流裝置2。這樣,在向例如壓縮機油缸的加載腔加載液壓油時,可通過該節流裝置2來控制油量,從而可以實現壓縮機油缸的加載腔中液壓油的緩慢加載,從而滿足壓縮機能量調節的需求。
[0028]本實施例中,節流裝置2以可更換的方式連接于所述通道Pl內部。這樣,根據壓縮機工況的需要,可更換不同型號的節流裝置2,以滿足壓縮機能量調節需求。
[0029]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節流裝置2為可調式節流裝置,通過人工或自動調節的方式來調節該節流裝置2的流量,這樣,根據壓縮機工況的需要,可調節節流裝置2的流量,以滿足壓縮機能量調節需求。
[0030]為了便于檢測供油壓力,以判斷活塞狀態,便于維修檢測,本實施例中的閥塊I還具有測壓口 3,所述測壓口 3上安裝有測壓元件4,測壓口 3與第一通斷閥Vl的出口 Ol和第二通斷閥V2的入口 12均連通。測壓元件4可以為例如針閥等常規測壓元件。
[0031]再參考圖1,第一通斷閥Vl和第二通斷閥V2均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的線圈5、以及位于線圈5內的閥芯6,所述閥芯6的一端固定有安裝法蘭7,閥芯6經安裝法蘭7可替換地連接于所述閥塊I上。這樣,當通斷閥發生故障,可方便地更換,而不必再重新布置油路,因此安裝和維護起來較為方便。
[0032]本實施例中,在安裝法蘭7和閥塊I之間還設置橡膠墊11,該橡膠墊11上設置通孔,以便于通斷閥的出口和入口與該閥塊I的內部油路接通。本實施例中,通過固定裝置,例如一對螺栓10,來將通斷閥固定至該閥塊I上。
[0033]為了便于將加載口 R、卸載口 S、供油口連通至外部油路,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加載口 R、卸載口 S以及供油口 P上均安裝有管接頭8,以用于連接至外部油路。為了防止磨損,在管接頭8下還可以設置墊片9。
[0034]圖5示出了包含本實用新型的集成閥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一種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圖。如圖5所示,該壓縮機包括具有有桿活塞PL的油缸,該有桿活塞PL將該油缸分為無桿腔C2和有桿腔Cl,所述無桿腔C2內設置有復位彈簧SI以便于活塞復位。上述集成閥的加載R連通至有桿腔Cl,而卸載口 S與無桿腔C2連通。從該原理圖上還可以清楚地看出,節流元件3設置在供油口 P和第一通斷閥Vl的入口之間的通道中。所述的壓縮機還可以包括滑閥V3,該壓縮機可以是開啟式壓縮機,該開啟式壓縮機的有桿活塞的一端伸出所述有桿腔Cl,且與所述滑閥V3連接。
[0035]另外,為了實現回油,無桿腔C2與一個低壓腔連通,例如壓縮機低壓腔,最后通過壓縮機作用通過排氣口進入帶儲油功能的油分中,實現油循環。
[0036]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進行簡單描述:1)當壓縮機加載時,第一通斷閥Vl得到開啟的信號,液壓油從供油口 P經過節流元件2節流后通過第一通斷閥VI,此時第二通斷閥V2閉合,故液壓油通過加載口 R到達油缸的有桿腔Cl即加載腔,活塞PL推動滑閥V3移動,由于節流閥2的作用,加載時可實現緩慢加載的動作,從而利于壓縮機的能量調節。而無桿腔C2即卸載腔中的液壓油流回低壓腔L。其中節流元件2可更換或可調節,用于調節壓縮機加載速率;2)當壓縮機卸載時,第一通斷閥Vl關閉,第二通斷閥V2打開,油缸活塞在彈簧SI推力作用下迅速退回,有桿腔Cl中的液壓油可通過卸載口 R經第二通斷閥V2回流至無桿腔C2中,從而達到卸載目的。
[0037]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集成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塊(I)以及設置在所述閥塊(I)上的第一通斷閥(Vl)和第二通斷閥(V2),所述閥塊⑴具有加載口(R)、卸載口⑶以及供油口⑵;在所述閥塊⑴內,所述供油口⑵與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入口連通,所述加載口(R)與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出口連通,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出口還與第二通斷閥(V2)的入口連通,所述卸載口(S)與第二通斷閥(V2)的出口連通;其中,在所述供油口(P)與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入口連通的通道(Pl)內布置有節流裝置(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節流裝置(2)可更換地連接在所述通道(Pl)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節流裝置(2)為可調式節流裝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塊(I)還具有測壓口(3),在所述測壓口(3)安裝有測壓元件(4),所述測壓口(3)與所述第一通斷閥(Vl)的出口(Ol)和第二通斷閥(V2)的入口(12)均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測壓元件(4)為針閥。
6.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成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斷閥(Vl)和第二通斷閥(V2)均包括殼體、位于所述殼體內的線圈(5)、以及位于所述線圈(5)內的閥芯(6),所述閥芯(6)的一端固定有安裝法蘭(7),所述閥芯(6)經所述安裝法蘭(7)可拆地連接于所述閥塊⑴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口(R)、卸載口(S)以及供油口(P)上均安裝有管接頭(8),以用于連接至外部油路。
8.—種壓縮機,包括具有有桿活塞(PL)的油缸,所述有桿活塞(PL)將所述油缸分為無桿腔(C2)和有桿腔(Cl),所述無桿腔(C2)內設置有復位彈簧(SI);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集成閥,所述加載口(R)與所述有桿腔連通,所述卸載口(S)與所述無桿腔(C2)連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桿腔(C2)與所述壓縮機的低壓腔(L)連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滑閥(V3),所述壓縮機為開啟式壓縮機,該開啟式壓縮機的有桿活塞(PL)的一端伸出所述有桿腔(Cl),且與所述滑閥(V3)連接。
【文檔編號】F04B39/10GK204200522SQ201420603833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7日
【發明者】苗志強, 顧裕林, 肖福佳, 馬寧芳, 劉加春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