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日常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電動自行車由于其具有節能環保、操作簡單的特點,在短程內可以替代汽車作為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現有的不能折疊的電動自行車,泊車時需要安排較大的空間來擺放電動自行車,容易失竊且不方便停放,而現有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只能實現主梁的折疊,方向把和坐墊均不能折疊,折疊后的電動自行車雖然體積有所較小,但折疊程度不夠仍然不方便攜帶。因此,設計一種充分折疊且方便攜帶的電動自行車是目前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其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折疊操作方便、占用體積小、重量輕,增加了電動自行車的便攜能力和實用性,便于產品的推廣。
[0004]為了達到上述設計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包括車架、設置在車架上的前輪、后輪、方向把、坐墊,設置于后輪中的輪轂電機,所述車架包括前架、后架、連接機構,前架、后架為相似或相同形狀結構,且前架、后架分別設置有容置前輪和后輪的輪腔,前架、后架通過連接機構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所述前輪和后輪均包括輪體和連接輪體與車架的叉體,叉體可旋轉地固定在車架上,電動自行車折疊時,先分別將前輪和后輪旋轉到前架、后架的輪腔內,再通過連接機構轉動前架、后架,使其折疊,從而實現電動自行車四次折疊。
[0006]優選地,所述連接機構包括連接塊,其兩端分別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與前架和后架進行鉸接,第一轉軸上設置有使連接塊與后架固定的第二鎖止機構,連接塊配合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使得前架和后架能夠相互折疊,第二鎖止機構用于對使得展開后的后架不會相對連接塊運動。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轉軸的徑向外緣上設置有凸起,連接塊上設置有容置凸起轉動的空腔,空腔內設置有限制凸起的轉動范圍的限位塊,凸起、空腔和限位塊用于實現電動自行車的轉向功能和控制電動自行車的轉向范圍。
[0008]優選地,所述車架上設置有使得叉體和車架固定的第一鎖止機構,第一鎖止機構包括固設在車架上的軸件,軸件固定在車架上,前架和后架上均設置有用于固定軸件的螺母,軸件兩端設置有配合螺母的螺紋部,叉體通過繞軸件轉動而運行到前架和后架的輪腔中。
[0009]優選地,所述軸件外套設有與車架固定的第一套筒、與叉體固定的第二套筒和使第一套筒緊貼第二套筒的彈性元件,彈性元件在軸件的軸向上設置的擋板和設置在擋板和第二套筒之間的彈簧,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間通過凹槽的方式進行卡扣,第一套筒上設置有橫向和豎向的寬度不同的十字形凹槽,第二套筒上設置有配合十字形凹槽的凸塊,第二套筒上設置有使第二套筒能夠背向第一套筒運動的分離元件,分離元件固設在第二套筒上的推桿;推動推桿使得第一套筒與第二套筒分離,凸塊離開凹槽,此時松開推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可以相對轉動,則叉體相對車架I轉動,在轉動180度之后,凸塊滑入凹槽且配合彈簧作用使得第一套筒與第二套筒進行卡扣,叉體與車架固定。
[0010]優選地,所述后架上設置有升降桿,升降桿通過卡箍結構固定在后架上,升降桿的頂部鉸接有支承坐墊的支承板,升降桿的頂部還設置有限制支承板轉動角度的限位部,升降桿用于調整坐墊的高度,支承板和升降桿之間可以轉動,限位部用于限制支承板和升降桿之間的轉動角度。
[0011]更優選地,所述坐墊與支承板之間通過滑槽的方式進行連接,坐墊呈盒狀,在折疊時可拆成上下兩層設置于前架和后架的輪腔中,坐墊內設置有電池和充電控制板。
[0012]更優選地,所述前架和/或后架優選地呈圓環狀,前架和/或后架也可以呈正多邊形狀,前架和后架的內部優選地設置有用于減輕重量的腔室,前輪和后輪轉動至前架和后架的輪腔中,減小電動自行車所需占用的空間。
[0013]更優選地,所述方向把包括伸縮桿,伸縮桿的頂部設置有T形部,T形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可拆卸的左握把和右握把。
[0014]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有益效果是:其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折疊操作方便、占用體積小、重量輕,增加了電動自行車的便攜能力和實用性,便于產品的推廣。
[0015]具體為: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通過前輪和前架、后輪和后架、前架和后架、升降桿和支承板之間的可轉動的連接結構來使得電動自行車能夠折疊成便攜式結構,折疊后的電動自行車能夠放置在隨身攜帶的背包或箱子中,折疊操作方便、占用體積小、重量輕,增加了電動自行車的便攜能力和實用性,使用者不會為如何放置電動自行車而煩惱。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在展開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連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第一鎖止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坐墊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坐墊和后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前輪或后輪與第一鎖止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后輪和第一鎖止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3]圖8為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的電動自行車在折疊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對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的描述。
[0025]如圖1-8所示,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包括車架1、設置在車架I上的前輪2、后輪3、方向把4、坐墊5,設置于后輪3中的輪轂電機31,所述車架I包括前架11、后架12、連接機構13,前架11、后架12為相似或相同形狀結構,且前架11、后架12分別設置有容置前輪2和后輪3的輪腔,前架11、后架12通過連接機構13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所述前輪2和后輪3均包括輪體22和連接輪體22與車架I的叉體21,叉體21可旋轉地固定在車架I上,電動自行車折疊時,先分別將前輪2和后輪3旋轉到前架11、后架12的輪腔內,再通過連接機構13轉動前架11、后架12,使其折疊,從而實現電動自行車四次折疊,折疊操作方便、占用體積小,增加了電動自行車的便攜能力和實用性。
[0026]具體實施中,所述連接機構13包括連接塊131,其兩端分別通過第一轉軸132和第二轉軸133與前架11和后架12進行鉸接,第一轉軸132上設置有使連接塊131與后架12固定的第二鎖止機構135。
[0027]進一步實施中,所述第一轉軸132的徑向外緣上設置有凸起134,連接塊131上設置有容置凸起134轉動的空腔136,空腔136內設置有限制凸起134的轉動范圍的限位塊137。連接塊131配合第一轉軸132和第二轉軸133使得前架11和后架12能夠相互折疊,第二鎖止機構135用于對使得展開后的后架12不會相對連接塊131運動,凸起134、空腔136和限位塊137用于實現電動自行車的轉向功能和控制電動自行車的轉向范圍。
[0028]具體實施中,所述車架I上設置有使得叉體21和車架I固定的第一鎖止機構。第一鎖止機構包括固設在車架I上的軸件23,軸件23優選地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在車架I上,前架11和后架12上均設置有用于固定軸件23的螺母,軸件23兩端設置有配合螺母的螺紋部。
[0029]進一步實施中,所述軸件23外套設有與車架I固定的第一套筒24、與叉體21固定的第二套筒25和使第一套筒24緊貼第二套筒25的彈性元件26,彈性元件26優選為在軸件23的軸向上設置的擋板和設置在擋板和第二套筒25之間的彈簧,第一套筒24和第二套筒25之間通過凹槽26的方式進行卡扣,第一套筒24上優選的設置有橫向和豎向的寬度不同的十字形凹槽26,第二套筒25上設置有配合十字形凹槽26的凸塊,第二套筒25上設置有使第二套筒25能夠背向第一套筒24運動的分離元件28,分離元件28優選為固設在第二套筒25上的推桿。
[0030]使用者推動推桿使得第一套筒24與第二套筒25分離,凸塊離開凹槽26,此時松開推桿,第一套筒24和第二套筒25可以相對轉動,則叉體21相對車架I轉動,在轉動180度之后,凸塊滑入凹槽26且配合彈簧作用使得第一套筒24與第二套筒25進行卡扣,叉體21與車架I固定。叉體21優選為設置在前架11和后架12上的兩個,叉體21通過繞軸件23轉動而運行到前架11和后架12的輪腔中。
[0031]具體實施中,所述后架12上設置有升降桿121,升降桿121通過卡箍結構固定在后架12上,升降桿121的頂部鉸接有支承坐墊5的支承板122,升降桿121的頂部還設置有限制支承板122轉動角度的限位部123,升降桿121用于調整坐墊5的高度,支承板122用于支承坐墊5,支承板122和升降桿121之間可以轉動,限位部123用于限制支承板122和升降桿121之間的轉動角度。坐墊5與支承板122之間優選地通過滑槽的方式進行連接。坐墊5呈盒狀,在折疊時可拆成上下兩層設置于前架11和后架12的輪腔中,坐墊5內設置有電池51和充電控制板52,電池51優選地采用可以單獨拆裝的18650鋰電池51。坐墊5的底部或側部上設置有與電池51電連接的電源接插口,電源接插口使得坐墊5具有充、放電功能,可以作為充電寶使用。
[0032]具體實施中,所述前架11和/或后架12優選地呈圓環狀,前架11和/或后架12也可以呈正多邊形狀,前架11和后架12的內部優選地設置有用于減輕重量的腔室,前輪2和后輪3轉動至前架11和后架12的輪腔中,減小了電動自行車所需占用的空間。前架11和后架12優選地由鋁合金加工而成。
[0033]具體實施中,所述方向把4包括伸縮桿41,伸縮桿41的頂部設置有T形部42,T形部4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可拆卸的左握把43和右握把44,左握把43上設置有顯示電池51電量的LED顯示屏431,右握把44上設置有加減速控制裝置和剎車控制裝置。
[0034]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對本發明做出的簡單改進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設置在車架上的前輪、后輪、方向把、坐墊,設置于后輪中的輪轂電機,所述車架包括前架、后架、連接機構,前架、后架為相似或相同形狀結構,且前架、后架分別設置有容置前輪和后輪的輪腔,前架、后架通過連接機構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所述前輪和后輪均包括輪體和連接輪體與車架的叉體,叉體可旋轉地固定在車架上,電動自行車折疊時,先分別將前輪和后輪旋轉到前架、后架的輪腔內,再通過連接機構轉動前架、后架,使其折疊,從而實現電動自行車四次折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連接塊,其兩端分別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與前架和后架進行鉸接,第一轉軸上設置有使連接塊與后架固定的第二鎖止機構,連接塊配合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使得前架和后架能夠相互折疊,第二鎖止機構用于對使得展開后的后架不會相對連接塊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的徑向外緣上設置有凸起,連接塊上設置有容置凸起轉動的空腔,空腔內設置有限制凸起的轉動范圍的限位塊,凸起、空腔和限位塊用于實現電動自行車的轉向功能和控制電動自行車的轉向范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上設置有使得叉體和車架固定的第一鎖止機構,第一鎖止機構包括固設在車架上的軸件,軸件固定在車架上,前架和后架上均設置有用于固定軸件的螺母,軸件兩端設置有配合螺母的螺紋部,叉體通過繞軸件轉動而運行到前架和后架的輪腔中。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軸件外套設有與車架固定的第一套筒、與叉體固定的第二套筒和使第一套筒緊貼第二套筒的彈性元件,彈性元件在軸件的軸向上設置的擋板和設置在擋板和第二套筒之間的彈簧,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間通過凹槽的方式進行卡扣,第一套筒上設置有橫向和豎向的寬度不同的十字形凹槽,第二套筒上設置有配合十字形凹槽的凸塊,第二套筒上設置有使第二套筒能夠背向第一套筒運動的分離元件,分離元件固設在第二套筒上的推桿;推動推桿使得第一套筒與第二套筒分離,凸塊離開凹槽,此時松開推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可以相對轉動,則叉體相對車架I轉動,在轉動180度之后,凸塊滑入凹槽且配合彈簧作用使得第一套筒與第二套筒進行卡扣,叉體與車架固定。6.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上設置有升降桿,升降桿通過卡箍結構固定在后架上,升降桿的頂部鉸接有支承坐墊的支承板,升降桿的頂部還設置有限制支承板轉動角度的限位部,升降桿用于調整坐墊的高度,支承板和升降桿之間可以轉動,限位部用于限制支承板和升降桿之間的轉動角度。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與支承板之間通過滑槽的方式進行連接,坐墊呈盒狀,在折疊時可拆成上下兩層設置于前架和后架的輪腔中,坐墊內設置有電池和充電控制板。8.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和/或后架優選地呈圓環狀,前架和/或后架也可以呈正多邊形狀,前架和后架的內部優選地設置有用于減輕重量的腔室,前輪和后輪轉動至前架和后架的輪腔中,減小電動自行車所需占用的空間。9.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把包括伸縮桿,伸縮桿的頂部設置有T形部,T形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可拆卸的左握把和右握把。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折疊的電動自行車,包括車架、設置在車架上的前輪、后輪、方向把、坐墊,設置于后輪中的輪轂電機,所述車架包括前架、后架、連接機構,前架、后架為相似或相同形狀結構,且前架、后架分別設置有容置前輪和后輪的輪腔,前架、后架通過連接機構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所述前輪和后輪均包括輪體和連接輪體與車架的叉體,叉體可旋轉地固定在車架上,電動自行車折疊時,先分別將前輪和后輪旋轉到前架、后架的輪腔內,再通過連接機構轉動前架、后架,使其折疊,從而實現電動自行車四次折疊。其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折疊操作方便、占用體積小、重量輕,增加了電動自行車的便攜能力和實用性,便于產品的推廣。
【IPC分類】B62K15/00
【公開號】CN105711719
【申請號】CN201610230772
【發明人】黃德
【申請人】江門市易龍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