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包含有設置為作為主體的底座(1)、設置為與底座(1)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前端的前卡槽板(2)、設置為與底座(1)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后端的后卡槽板(3),通過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把長筒膠靴固定在底座(1)、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之間,對長筒膠靴進行脫除,不再采礦工人彎腰對長筒膠靴進行脫除,因此方便長筒膠靴的脫除,減輕了采礦工人的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
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穿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
[0003]二、
【背景技術】
[0004]在進行礦山生產中,采礦工人一般需要穿長筒膠靴,因此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是一種重要的礦山裝置,在現有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中,長筒靴子以其美觀、實用著稱。可脫靴子是個問題,當靴子筒長點,或瘦點時,靴子難脫。當勞動了一天的人在脫靴子時很吃力,工人們勞動了一天,還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來脫靴子,有時真是要浪費很長的時間來做這個事,有時靴子上很臟,如果用手脫會把手污染,還沒有一種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方便長筒膠靴的脫除。
[0005]三、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因此方便長筒膠靴的脫除,減輕了采礦工人的勞動強度。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設置為作為主體的底座、設置為與底座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前端的前卡槽板、設置為與底座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后端的后卡槽板。
[0008]由于設計了底座、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通過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把長筒膠靴固定在底座、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之間,對長筒膠靴進行脫除,不再采礦工人彎腰對長筒膠靴進行脫除,因此方便長筒膠靴的脫除,減輕了采礦工人的勞動強度。
[0009]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按照對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卡接的方式把底座、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相互聯接。
[0010]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彈簧、側板和噴嘴,
[0011]底座設置為U字槽型體并且在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前后內壁上分別設置有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在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與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分別設置有彈簧,在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上分別設置有敞口式槽口并且在前卡槽板的敞口式槽口和后卡槽板的敞口式槽口的側面分別設置有側板,在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上設置有噴嘴。
[001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底座設置為包含有前部上凸緣部、前部下凸緣部、通孔體和后部凸緣部,前部上凸緣部和前部下凸緣部設置為按照上下排列方式分布在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前內壁上并且后部凸緣部設置在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后內壁上,在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上設置有通孔體,噴嘴設置在通孔體的下端端面部。
[0013]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前卡槽板和彈簧設置在底座的前部下凸緣部與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并且后卡槽板和彈簧設置在底座的后部凸緣部與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
[0014]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前卡槽板的敞口式槽口的輪廓線和后卡槽板的敞口式槽口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三角形并且前卡槽板的敞口式槽口的敞口部寬度和后卡槽板的敞口式槽口的敞口部寬度設置為按照不同大小排列分布。
[0015]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側板設置為直角三角形體并且側板的大端端部設置為與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前內壁聯接、側板的小端端部設置為與底座的U字槽型體的后內壁聯接。
[0016]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噴嘴設置為噴涌式噴頭。
[0017]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前卡槽板的中心線和后卡槽板的中心線設置為與底座的中心線相互平行分布并且側板設置為間隔式分布在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之間。
[0018]在本技術方案中,對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卡接的底座、前卡槽板和后卡槽板為重要技術特征,在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的技術領域中,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在本技術方案中的術語都是可以用本技術領域中的專利文獻進行解釋和理解。
[0019]四、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不意圖:
[0022]圖2為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的結構示意圖。
[0023]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底座1、前卡槽板2、后卡槽板3、彈簧4、側板5和噴嘴6,
[0026]底座I設置為U字槽型體并且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前后內壁上分別設置有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在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分別設置有彈簧4,在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上分別設置有敞口式槽口并且在前卡槽板2的敞口式槽口和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的側面分別設置有側板5,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上設置有噴嘴6。
[0027]在本實施例中,底座I設置為包含有前部上凸緣部11、前部下凸緣部12、通孔體13和后部凸緣部14,前部上凸緣部11和前部下凸緣部12設置為按照上下排列方式分布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前內壁上并且后部凸緣部14設置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后內壁上,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上設置有通孔體13,噴嘴6設置在通孔體13的下端端面部。
[0028]在本實施例中,前卡槽板2和彈簧4設置在底座I的前部下凸緣部12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并且后卡槽板3和彈簧4設置在底座I的后部凸緣部14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
[0029]在本實施例中,前卡槽板2的敞口式槽口的輪廓線和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三角形并且前卡槽板2的敞口式槽口的敞口部寬度和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的敞口部寬度設置為按照不同大小排列分布。
[0030]在本實施例中,側板5設置為直角三角形體并且側板5的大端端部設置為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前內壁聯接、側板5的小端端部設置為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后內壁聯接。
[0031]在本實施例中,噴嘴6設置為噴涌式噴頭。
[0032]在本實施例中,前卡槽板2的中心線和后卡槽板3的中心線設置為與底座I的中心線相互平行分布并且側板5設置為間隔式分布在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之間。
[0033]通過噴嘴6在底座I的通孔體13上形成噴涌水柱,礦工把長筒膠靴放到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之間,使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前端與前卡槽板2的敞口式槽口連接、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后端與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連接,長筒膠靴的腳部的上端面部與底座I的前部上凸緣部11連接,把長筒膠靴固定在底座1、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之間。
[0034]本實用新型具有下特點:
[0035]1、由于設計了底座1、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通過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把長筒膠靴固定在底座1、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之間,對長筒膠靴進行脫除,不再采礦工人彎腰對長筒膠靴進行脫除,因此方便長筒膠靴的脫除,減輕了采礦工人的勞動強度。
[0036]2、由于設計了彈簧4,保證了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與底座I之間的柔性聯接,防止對采礦工人產生沖擊力。
[0037]3、由于設計了側板5和噴嘴6,保證了長筒膠靴的清潔。
[0038]4、由于設計了底座I,對前卡槽板2、后卡槽板3、彈簧4、側板5和噴嘴6的固定效果好。
[0039]5、由于設計了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通過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的大小,適合不同規格的長筒膠靴。
[0040]6、由于設計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在技術特征的單獨和相互之間的集合的作用,通過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的各項性能指標為現有的各項性能指標的至少為1.7倍,通過評估具有很好的市場價值。
[0041]還有其它的與對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卡接的底座1、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聯接的其它技術特征都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滿足專利法、專利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的實施例都進行描述。
[0042]因此在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設置為作為主體的底座1、設置為與底座I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前端的前卡槽板2、設置為與底座I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后端的后卡槽板3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設置為作為主體的底座(I)、設置為與底座(I)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前端的前卡槽板(2)、設置為與底座(I)聯接并且用于卡住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的后端的后卡槽板(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按照對長筒膠靴的底端根部卡接的方式把底座(I)、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相互聯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還包含有彈簧(4)、側板(5)和噴嘴(6),底座(I)設置為U字槽型體并且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前后內壁上分別設置有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在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分別設置有彈簧(4),在前卡槽板(2)和后卡槽板(3)上分別設置有敞口式槽口并且在前卡槽板(2)的敞口式槽口和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的側面分別設置有側板(5),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上設置有噴嘴(6)。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底座(I)設置為包含有前部上凸緣部(11)、前部下凸緣部(12)、通孔體(13)和后部凸緣部(14),前部上凸緣部(11)和前部下凸緣部(12)設置為按照上下排列方式分布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前內壁上并且后部凸緣部(14)設置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后內壁上,在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上設置有通孔體(13),噴嘴(6)設置在通孔體(13)的下端端面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前卡槽板(2)和彈簧(4)設置在底座(I)的前部下凸緣部(12)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并且后卡槽板(3 )和彈簧(4 )設置在底座(I)的后部凸緣部(14 )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底端端面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前卡槽板(2)的敞口式槽口的輪廓線和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的輪廓線分別設置為三角形并且前卡槽板(2)的敞口式槽口的敞口部寬度和后卡槽板(3)的敞口式槽口的敞口部寬度設置為按照不同大小排列分布。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側板(5)設置為直角三角形體并且側板(5)的大端端部設置為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前內壁聯接、側板(5)的小端端部設置為與底座(I)的U字槽型體的后內壁聯接。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噴嘴(6)設置為噴涌式噴頭。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礦山長筒膠靴的脫穿裝置,其特征是:前卡槽板(2)的中心線和后卡槽板(3)的中心線設置為與底座(I)的中心線相互平行分布并且側板(5)設置為間隔式分布在前卡槽板(2 )和后卡槽板(3 )之間。
【文檔編號】A47G25/80GK205457920SQ201620119153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4日
【發明人】郭玉成, 劉培海, 紀雨良, 朱君, 孫法軍, 辛承峰, 辛顯軍, 孫珂
【申請人】肥城白莊煤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