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經編機開關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織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經編機開關門。
【背景技術】
[0002]經編機在紡織設備的使用非常的廣泛,用一組或幾組平行排列的紗線,于經向喂入機器的所有工作針上,同時成圈而形成針織物,這種方法稱為經編,織物稱為經編織物,完成這種經編的機器稱為經編機。
[0003]經編機凸輪的高速運轉來實現經編機對織物進行經瑋的編織,所以經編機的凸輪的精密性往往決定著織物產品所織出的質量問題,都會將凸輪安裝在箱體內,在箱體內加入潤滑油保持凸輪的潤滑性減小凸輪運轉帶來的相互摩擦且箱體都會采用密封處理防止空氣中的一些灰塵雜物落入到箱體內,灰塵雜物落入到潤滑油中會影響潤滑油的潤滑效果,且摻雜了灰塵的潤滑油還會增加凸輪之間的摩擦使運轉的凸輪磨損的更加嚴重影響凸輪的正常運作,密封的箱體雖然能對凸輪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是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箱體內的潤滑油在長期的使用后潤滑的效果會越來越差,就需要對潤滑油進行更換才能對凸輪起到更好潤滑性,這時就需要對箱體進行拆裝將潤滑油倒入到箱體內,這樣非常的不方便且麻煩,經編機在使用的過程發出異響時,由于箱體的密封性操作人員就不能對箱體的內部運轉的凸輪進行隨時的觀察。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觀察且方便更換潤滑油的經編機開關門。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包括箱體,所述箱體上設置有長方形的門框,所述門框上設置有開關門,所述開關門包括開關門本體和把手,所述開關門本體與門框相互配合,所述開關門本體設置在箱體的內側且封閉門框,所述把手設置在開關門本體上,所述把手與開關門本體鉸接,所述把手與箱體的外壁抵觸,所述把手的長度大于門框的長度且小于門框對角線的長度。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開關門本體與把手對箱體的抵觸使開關門本體很好的固定在箱體上,由于把手的長度大于門框的長度且小于門框對角線的長度,把手與開關門本體鉸接,將抵觸在門框上的把手通過鉸接轉動到對角線的方向時就能輕易的將開關門本體從箱體上取出,取出開關門本體就能方便操作人員隨時的對箱體內部的凸輪進行觀察,當潤滑油需要更換的時候只要通過門框將內部的潤滑油抽出就能方便的對潤滑油起到更換的作用。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開關門本體的四周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設置在朝向箱體內壁的一側。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開關門本體的四周設置密封圈來增加開關門本體與箱體之間的密封性,防止箱體內部的潤滑油從開關門本體與箱體之間的縫隙中流出,流出的潤滑油機即對清理造成了一定的工作量又造成了對潤滑油的極大浪費。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把手包括旋轉桿和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與開關門本體的中央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旋轉桿垂直并與旋轉桿的中部鉸接。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桿的一端與開關門本體的中央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旋轉桿垂直并與旋轉桿的中部鉸接,就可以用雙手同時對把手進行轉動,這樣的轉動方式比單手轉動把手更加的省力。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旋轉桿上設置有朝向箱體外部彎曲的彎曲部。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把手上設置彎曲部能增加把手與開關門本體的距離,在手動轉動把手的時候能使手方便的伸入到把手與開關門本體之間也防止在轉動把手的時候手與開關門本體發生直接接觸從而對手造成傷害,且彎曲部的設置更適合手的握取同時也增加了手與把手的接觸面積使轉動更加的方便。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開關門本體向箱體內部凹陷形成凹陷部。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凹陷部能使手能方便的伸入到把手與開關門本體之間也增加手的放置空間,使手在轉動把手的時候手與開關門本體不會發生直接的接觸從而避免在轉動把手時對手造成傷害。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經編機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6]圖2為經編機實施例的開關門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1、箱體;2、門框;3、開關門本體;4、旋轉桿;5、密封圈;6、彎曲部;7、凹陷部;8、固定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參照圖1、圖2對經編機開關門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9]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上設置有長方形的門框2,所述門框2上設置有開關門,所述開關門包括開關門本體3和把手,所述開關門本體3與門框2相互配合,所述開關門本體3設置在箱體1的內側且封閉門框2,所述把手設置在開關門本體3上,所述把手與開關門本體3鉸接,所述把手與箱體1的外壁抵觸,所述把手的長度大于門框2的長度且小于門框2對角線的長度。
[0020]通過開關門本體3與把手對箱體1的抵觸使開關門本體3很好的固定在箱體1上,由于把手的長度大于門框2的長度且小于門框2對角線的長度,把手與開關門本體3鉸接,將抵觸在門框2上的把手通過鉸接轉動到對角線的方向就能輕易的將開關門本體3從箱體1上取出,取出開關門本體3就能方便操作人員隨時的對箱體1內部的凸輪進行觀察,當潤滑油需要更換的時候只要通過門框2將內部的潤滑油抽出就能方便的對潤滑油起到更換的作用。
[0021]所述開關門本體3的四周設置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設置在朝向箱體1內壁的一側,在開關門本體3的四周設置密封圈5來增加開關門本體3與箱體1之間的密封性,防止箱體1內部的潤滑油從開關門本體3與箱體1之間的縫隙中流出,流出的潤滑油機即對清理造成了一定的工作量又造成了對潤滑油的極大浪費。
[0022]所述把手包括旋轉桿4和固定桿8,所述固定桿8的一端與開關門本體3的中央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旋轉桿4垂直并與旋轉桿4的中部鉸接,通過旋轉桿4與固定桿8的鉸接方式就可以用雙手對旋轉桿4進行轉動,這樣轉動的方式比單手轉動旋轉桿4的方式更加的省力。
[0023]所述旋轉桿4上設置有朝向箱體1外部彎曲的彎曲部6,在旋轉桿4上設置彎曲部6能增加旋轉桿4與開關門本體3的距離,在手轉動旋轉桿4的時候能使手方便的伸入到旋轉桿4與開關門本體3之間也防止在轉動旋轉桿4的時候手與開關門本體3發生直接接觸從而對手造成傷害,且彎曲部6的設置更適合手的握取同時也增加了手與旋轉桿4的接觸面積使轉動更加的方便。
[0024]所述開關門本體3向箱體1內部凹陷形成凹陷部7,凹陷部7能使手能方便的伸入到旋轉桿4與開關門本體3之間也增加手的放置空間,使手在轉動旋轉桿4的時候手與開關門本體3不會發生直接的接觸從而避免在轉動旋轉桿4時對手造成傷害。
[0025]【具體實施方式】:開關門本體3設置在箱體1的內側且與箱體1的內壁抵觸,開關門本體3的寬度大于門框2的寬度且小于或等于門框2的對角線的長度,利用新的傳動原理其目的是在于為了方便開關門本體3通過門框2,固定桿8的一端與開關門本體3的中央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旋轉桿4垂直并與旋轉桿4的中部鉸接,旋轉桿4與箱體1的外部抵觸就實現了開關門本體3在箱體1上的固定,所述開關門本體3與門框2相互配合,所述門框2的長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所述旋轉桿4的長度方向與門框2的長度方向平行設置,由于旋轉桿4的長度大于門框2的長度且小于門框2對角線的長度,由于旋轉桿4的中部與固定桿8鉸接,就可以用雙手去轉動旋轉桿4以更加省力的方式去轉動旋轉桿4,當旋轉桿4轉動到門框2對角線的位置時就能方便的將開關門本體3從箱體1上取出,在開關門本體3的四周上設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增加開關門本體3與箱體1的密封性,防止潤滑油從開關門本體3與箱體1之間的縫隙中流出從而增加清理的工作量同時也造成潤滑油的浪費,所述旋轉桿4上設置有彎曲部6,在旋轉桿4上設置彎曲部6能增加旋轉桿4與開關門本體3的距離,在手動轉動旋轉桿4的時候能使手更好的伸入到旋轉桿4與開關門本體3之間也防止在轉動旋轉桿4的時候手與開關門本體3發生直接接觸從而對手造成傷害,且彎曲部6的設置更適合手的握取的同時也增加了手與旋轉桿4的接觸面積使轉動更加的方便,凹陷部7能使手能方便的伸入到旋轉桿4與開關門本體3之間也增加手的放置空間,使手在轉動旋轉桿4的時候手與開關門本體3不會發生直接的接觸從而避免在轉動旋轉桿4時對手造成傷害。
[002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上設置有長方形的門框,所述門框上設置有開關門,所述開關門包括開關門本體和把手,所述開關門本體與門框相互配合,所述開關門本體設置在箱體的內側且封閉門框,所述把手設置在開關門本體上,所述把手與開關門本體鉸接,所述把手與箱體的外壁抵觸,所述把手的長度大于門框的長度且小于門框對角線的長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門本體的四周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設置在朝向箱體內壁的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旋轉桿和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與開關門本體的中央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旋轉桿垂直并與旋轉桿的中部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桿上設置有朝向箱體外部彎曲的彎曲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門本體向箱體內部凹陷形成凹陷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經編機開關門,旨在提供一種方便觀察且方便更換潤滑油的經編機開關門,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經編機開關門,包括箱體,所述箱體上設置有長方形的門框,所述門框上設置有開關門,所述開關門包括開關門本體和把手,所述開關門本體與門框相互配合,所述開關門本體設置在箱體的內側且封閉門框,所述把手設置在開關門本體上,所述把手與開關門本體鉸接,所述把手與箱體的外壁抵觸,所述把手的長度大于門框的長度且小于門框對角線的長度,通過開關門就能對隨時對箱體的內部進行觀察也能方便潤滑油的換取。
【IPC分類】E06B9/00
【公開號】CN205012893
【申請號】CN201520775331
【發明人】呂鋼, 潘紅友, 王小峰
【申請人】浙江永利經編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