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輸液泵。
【背景技術】
[0002]在醫療領域中,輸液泵在常溫下正常工作時,將具有彈性的輸液管安裝在對應輸液泵的泵片的位置;再通過泵片的蠕動擠壓和松開輸液管,以實現連續輸液功能,同時準確的控制輸液泵的輸液精度。由上可知,輸液管需要在泵片松開時恢復彈性以產生容納液體的空腔,以供下次擠壓。
[0003]但是,由于輸液管隨溫度的下降,其彈性將下降,進而將造成輸液精度下降,甚至無法輸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液泵,旨在使得低溫時也能正常使用的效果O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輸液泵,所述輸液泵包括壓板和與所述壓板間隔設置的泵片,所述泵片和壓板在工作時夾持于輸液管管壁的相對側;所述泵片能進行靠近和遠離所述壓板的移動,以擠壓所述輸液管來控制輸液,所述壓板為金屬件,所述壓板包括朝向所述泵片的正面和與所述正面相對的背面;所述輸液泵還包括加熱器,所述加熱器安裝于所述壓板的背面,以加熱所述壓板而間接加熱所述輸液管。
[0006]優選地,所述加熱器的加熱面通過導熱膠貼合于所述壓板的背面。
[0007]優選地,所述壓板為鋁件。
[0008]優選地,所述壓板的背面形成有容置所述加熱器的安裝槽。
[0009]優選地,所述輸液泵還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加熱器連接以檢測所述加熱器的溫度;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加熱器連接,以根據所述溫度傳感器獲得的溫度值與預設的溫度閾值來控制加熱器的工作。
[0010]優選地,所述加熱器內設有容腔,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于所述容腔內。
[0011]優選地,所述溫度傳感器為熱敏電阻。
[0012]優選地,所述泵片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泵片排成一排;一排泵片沿著所述壓板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一排泵片能呈波浪狀蠕動以擠壓位于所述壓板上的輸液管。
[0013]優選地,所述輸液泵包括泵體和與所述泵體樞接的泵門,所述壓板設于所述泵門上,所述一排泵片設于所述泵體上。
[0014]優選地,在所述泵門關閉時,所述壓板與所述一排泵片對安裝于其之間的輸液管進行預壓。
[001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輸液泵,通過將加熱器安裝于所述壓板的背面,從而可以在溫度較低時,運行所述加熱器,從而使得壓板保持較高的溫度,進而提高輸液管的溫度,提高輸液管的彈性,使得輸液泵在低溫時也能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輸液泵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的輸液泵與輸液管的工作示意圖;
[0018]圖3為圖1中的輸液泵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輸液泵。
[0022]圖1至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輸液泵一實施例。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輸液泵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不意圖;圖2為圖1中的輸液泵與輸液管的工作不意圖;圖3為圖1中的輸液泵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3]請結合參看圖1和圖2,本實施例中,所述輸液泵包括壓板I和與所述壓板I間隔設置的泵片2,所述泵片2和壓板I在工作時夾持于輸液管3管壁的相對側。所述泵片2能進行靠近和遠離所述壓板I的移動,以擠壓所述輸液管3來控制輸液。
[0024]所述壓板I為金屬件,金屬片具有較好的導熱性能,能夠快速導熱。所述壓板I包括朝向所述泵片2的正面11和與所述正面11相對的背面(被遮擋,未標注)。所述輸液泵還包括加熱器4,所述加熱器4安裝于所述壓板I的背面(被遮擋,未標注),以加熱所述壓板I而間接加熱所述輸液管3。
[0025]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輸液泵,通過將加熱器4安裝于所述壓板I的背面,從而可以在溫度較低時,運行所述加熱器4,從而使得壓板I保持較高的溫度,進而提高輸液管3的溫度,提高輸液管3的彈性,使得輸液泵在低溫時也能正常使用。
[0026]優選地,所述加熱器4的加熱面通過導熱膠貼合于所述壓板I的背面(被遮擋,未標注)。導熱膠能夠粘貼,并且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從而可以達到更好的傳熱效果。
[0027]優選地,所述壓板I為鋁件。鋁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并且還具有質量輕的特點,從而可以減輕輸液泵的整體重量。
[0028]優選地,所述壓板I的背面(被遮擋,未標注)形成有容置所述加熱器4的安裝槽(被遮擋,未標注)。加熱器4安裝于壓板I的背面的安裝槽內,從而使得加熱器4產生的熱量更好的傳輸至壓板I。
[0029]優選地,所述輸液泵還包括溫度傳感器5和控制器6,所述溫度傳感器5與所述加熱器4連接以檢測所述加熱器4的溫度;所述控制器6與所述溫度傳感器5和所述加熱器4連接,以根據所述溫度傳感器5獲得的溫度值與預設的溫度閾值來控制加熱器4的工作。
[0030]控制器6內設有最高溫度閾值和最低溫度閾值。溫度傳感器5可以獲得加熱器4的溫度,當溫度傳感器5檢測到加熱器4的溫度低于最低溫度閾值時,則控制器6控制加熱器4工作,以提高加熱器4的溫度。當溫度傳感器5檢測到加熱器4的溫度高于最高溫度閾值時,則控制器6控制加熱器4停止工作。
[0031]由于壓板I為金屬件,因此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基本上加熱器4的溫度是多少,則壓板I的溫度即為多少。而又由于壓板I與輸液管3接觸,因此,壓板I能夠傳熱至輸液管3,使得輸液管3的溫度得到提升。由上可知,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輸液泵,能夠實現輸液管3始終保持在特定溫度范圍內工作,并且能夠實現自動化控制的效果。
[0032]優選地,所述加熱器4內設有容腔(被遮擋,未標注),所述溫度傳感器5安裝于所述容腔內。當溫度傳感器5安裝于加熱器4的容腔內時,則溫度傳感器5可以避免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而能夠精確的測試出加熱器4的溫度。因此,具有控制溫度更精確的效果。
[0033]優選地,所述溫度傳感器5為熱敏電阻。熱敏電阻的阻值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控制器6可以通過檢測熱敏電阻上的電流,來判斷當前溫度是多少,從而達到結構簡單的實現溫度檢測功能的效果。
[0034]優選地,所述泵片2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泵片2排成一排;一排泵片2沿著所述壓板I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壓板I的長度方向即輸液管3內的液體的流動方向。所述一排泵片2能呈波浪狀蠕動以擠壓位于所述壓板I上的輸液管3。通過蠕動來擠壓輸液管3能夠具有平緩地推出輸液管3內的液體的效果。
[0035]請結合參看圖3,優選地,所述輸液泵包括泵體7和與所述泵體7樞接的泵門8,圖3為泵門8打開的狀態,此時泵門8能繞轉軸81并沿方向82轉動,轉動至與泵體7結合則泵門8為關閉狀態。所述壓板I設于所述泵門8上,所述一排泵片2設于所述泵體7上。并且,在所述泵門8關閉時,所述壓板I與所述一排泵片2對安裝于其之間的輸液管3進行預壓。通過預壓,能夠使得輸液管3的固定位置更穩定,避免輸液管3安裝后隨機移動。
[0036]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輸液泵,所述輸液泵包括壓板和與所述壓板間隔設置的泵片,所述泵片和壓板在工作時夾持于輸液管管壁的相對側;所述泵片能進行靠近和遠離所述壓板的移動,以擠壓所述輸液管來控制輸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為金屬件,所述壓板包括朝向所述泵片的正面和與所述正面相對的背面;所述輸液泵還包括加熱器,所述加熱器安裝于所述壓板的背面,以加熱所述壓板而間接加熱所述輸液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的加熱面通過導熱膠貼合于所述壓板的背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為鋁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的背面形成有容置所述加熱器的安裝槽。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泵還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加熱器連接以檢測所述加熱器的溫度;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加熱器連接,以根據所述溫度傳感器獲得的溫度值與預設的溫度閾值來控制加熱器的工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內設有容腔,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于所述容腔內。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為熱敏電阻。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片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泵片排成一排;一排泵片沿著所述壓板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一排泵片能呈波浪狀蠕動以擠壓位于所述壓板上的輸液管。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泵包括泵體和與所述泵體樞接的泵門,所述壓板設于所述泵門上,所述一排泵片設于所述泵體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輸液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門關閉時,所述壓板與所述一排泵片對安裝于其之間的輸液管進行預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泵,所述輸液泵包括壓板和與所述壓板間隔設置的泵片,所述泵片和壓板在工作時夾持于輸液管管壁的相對側;所述泵片能進行靠近和遠離所述壓板的移動,以擠壓所述輸液管以控制輸液,所述壓板為金屬件,所述壓板包括朝向所述泵片的正面和與所述正面相對的背面;所述輸液泵還包括加熱器,所述加熱器安裝于所述壓板的背面,以加熱所述壓板而間接加熱所述輸液管。本實用新型的輸液泵具有低溫時也能正常使用的效果。
【IPC分類】A61M5-142, A61M5-44
【公開號】CN204484934
【申請號】CN201420865603
【發明人】徐雄
【申請人】深圳市科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