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醫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1、圍絕經期是指女性絕經前后的一段時期,隨著圍絕經期女性卵巢功能的衰退和下丘腦-垂體功能的退化,可導致性激素水平波動和下降,促使機體內分泌環境改變,進而引起月經紊亂、頭暈及潮熱等一系列臨床表現,即圍絕經期綜合征。若癥狀無法得到進一步改善,可引起情緒低落、抑郁及悲觀等負性心理情緒,病情嚴重甚至可進展為圍絕經期抑郁癥(pmd)。
2、pmd屬于中醫學“臟躁”“郁證”“經斷前后諸癥”等范疇。圍絕經期女性天癸將竭,腎氣漸衰,沖任虛損,氣血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而致情志失調,易發抑郁癥。本病以腎為本,與肝密切相關,可涉及心、脾、胃等臟腑;目前多認為其病機為腎虛肝郁,在治則治法以補腎填精,理氣疏肝為主。圍絕經期抑郁癥發病機制及中醫藥防治研究進展,朱麗君等,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4-04-10公開了中藥活性成分治療pmd的作用機制,其活性成分主要來源于葛根、霍羊淫、鎖陽、姜黃、仙茅、鼠尾草、虎杖、黃芪、柴胡、人參等。主要方劑為加味百合地黃湯、小柴胡湯、桃紅四物湯、滋腎疏肝方。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和用途,提高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效果。
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百合12-17份,地黃12-17份,當歸8-10份,白芍12-17份,茯苓10-15份,川芎8-10份,澤瀉10-15份,白術10-15份,夜交藤12-17份,梔子8-10份,浮小麥12-17份,醋香附4-8份,綠梅花4-8份,青皮4-8份,炙甘草2-4份,大棗12-17份,郁金10-15份。
3、優選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百合14-16份,地黃14-16份,當歸8-10份,白芍14-16份,茯苓11-13份,川芎8-10份,澤瀉11-13份,白術11-13份,夜交藤14-16份,梔子8-10份,浮小麥14-16份,醋香附5-7份,綠梅花5-7份,青皮5-7份,炙甘草2-4份,大棗14-16份,郁金11-13份。
4、優選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百合15份,地黃15份,當歸9份,白芍15份,茯苓12份,川芎9份,澤瀉12份,白術12份,夜交藤15份,梔子9份,浮小麥15份,醋香附6份,綠梅花6份,青皮6份,炙甘草3份,大棗15份,郁金12份。
5、優選的,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或口服液。
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將所述中藥組分混合,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第二次加5-7倍量水,合并煎液,濾過,濃縮,得到所述中藥組合物。
7、優選的,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
8、優選的,第一次煎煮的時間為1-2h,第二次煎煮的時間為0.5-1h。
9、優選的,濃縮后的藥液的相對密度為1.3-1.4。
1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用途,所述中藥組合物用于制備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藥物。
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地黃滋陰涼血、養陰生津。兩者配伍,可以養陰清熱、補心養肺,改善心煩氣躁、精神恍惚、失眠多夢等癥狀。白芍,養血柔肝,當歸補血活血,助芍藥補養肝血,川芎行血中之氣滯,氣行則血行,不生壅滯,澤瀉淡滲利濕,白術、茯苓健脾除濕,三藥合以治脾。肝血足則氣調達,脾運健則濕邪除。
12、全方共以疏肝解郁行氣、養血活血、健脾利濕。夜交藤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浮小麥益氣固表、養心安神,醋香附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綠梅花、青皮疏肝理氣,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大棗、炙甘草則調和藥性、補中益氣。諸藥合用,增強了養心安神、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
13、本發明在百合地黃湯合當歸芍藥散基礎上增加夜交藤、梔子、浮小麥、醋香附、綠梅花、青皮等,通過實驗發現,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在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上,相對于對比例1-3的組合物,能夠明顯的增加體重,降低紊亂率,提高小鼠進入中心區時間,oe%、ot%值顯著增加,能夠明顯的改善模型小鼠糖水偏好度,對lh、e2調節作用顯著增強,即具有較好的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效果。
1.一種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百合12-17份,地黃12-17份,當歸8-10份,白芍12-17份,茯苓10-15份,川芎8-10份,澤瀉10-15份,白術10-15份,夜交藤12-17份,梔子8-10份,浮小麥12-17份,醋香附4-8份,綠梅花4-8份,青皮4-8份,炙甘草2-4份,大棗12-17份,郁金10-1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百合14-16份,地黃14-16份,當歸8-10份,白芍14-16份,茯苓11-13份,川芎8-10份,澤瀉11-13份,白術11-13份,夜交藤14-16份,梔子8-10份,浮小麥14-16份,醋香附5-7份,綠梅花5-7份,青皮5-7份,炙甘草2-4份,大棗14-16份,郁金11-13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分,百合15份,地黃15份,當歸9份,白芍15份,茯苓12份,川芎9份,澤瀉12份,白術12份,夜交藤15份,梔子9份,浮小麥15份,醋香附6份,綠梅花6份,青皮6份,炙甘草3份,大棗15份,郁金12份。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或口服液。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將所述中藥組分混合,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第二次加5-7倍量水,合并煎液,濾過,濃縮,得到所述中藥組合物。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次煎煮的時間為1-2h,第二次煎煮的時間為0.5-1h。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濃縮后的藥液的相對密度為1.3-1.4。
9.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中藥組合物用于制備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藥物。